第63章 收网分赃,永利巨亏一千三百块!

作品:《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

    香江之行用时七天。


    林易从羊城搭乘火车回到沪城的时候,刚好是夜半。


    “林先生。”


    来接站的是井致中和刘旌。


    原本紧盯着站台的两人,看到林易的身影,一溜烟儿跑了过来。


    “辛苦。”


    林易和两人握了握手,随后询问起了现在的情况。


    搞定汤尼,打通出货渠道,这场价格战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林易再操心。


    所以他抽空去了一趟香江,把林安道安排妥当。


    南叔是和他一块去的。


    不过离开香江之后,他说要去拜访几个故交,两人这才分开。


    只是林易知道,南叔应该是去红区送药了。


    带着两个跟班,三个人六只大皮箱,全是百浪多息这种最新型的消炎药。


    当时林易差点没忍住去拦南叔一手。


    这药,自家的药厂马上就要投产了。


    正常交易,地下党只要付钱,要多少有多少。


    哪里还需要跑到香江去倒腾。


    听着林易问起,井致中呵呵笑了起来:“乱了,全乱了。”


    “码头上一连断货三天。”


    “前天好不容易到了两船,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抢干净了。”


    “最乱的是二级市场,现在收货的人太多了,老刘安排的几个人紧赶慢赶,也就抢了两千吨。”


    “这还是又上浮了五个点才拿到的。”


    听着这话,林易眼睛一亮:“还是东瀛来的船?”


    “是,两艘船八千多吨,东洋人的家底太厚实了。”


    井致中赞叹着。


    这段时间,他和刘旌负责这事儿,对工业碱已经是相当的了解。


    在永利第一次宣布售价五百六之前,市场上一吨工业碱售价在七百八到八百二之间浮动。


    但是现在,价格已经降到了一百八十块。


    八千吨货,就算每吨整少六百,那也是四百八十万。


    他不清楚东瀛货的成本是多少,哪怕按照成本上浮百分之二十做售价,那也要巨亏四百万。


    这还没算之前陆陆续续放出的六万吨货。


    虽然价格是从三百一,一路走低跌到了一百八。


    但他和刘旌囤货了五万多吨,最后的平均入手价也就在二百二。


    按这个价格算,就这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东瀛人最少要亏三千多万!


    这要是没点厚实家底,谁能遭得住?


    “呵呵,头是真够铁的。”


    林易嘲讽了一句。


    先断货又出货,只能是东瀛人想查清楚货物的最终流向,自证清白。


    可惜走差一步。


    断货三天这事儿,算是又给市场添了一把火。


    直接引发了二级市场的扫货狂潮。


    不过这事儿他没算计到,最多算歪打正着。


    “对了,知道在二级市场和咱们抢货的都是什么人吗?”


    “有金陵来津门北平的,也有沪城本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洋行的买办。”


    刘旌消息灵通。


    这些人都是他在二级市场的对手,所以情况一出现,他就迅速的做了了解。


    不同于他的遮遮掩掩,这些人可都是光着膀子往前冲。


    打听起来根本不费事。


    “洋行?”


    林易不由得露出了几分诧异。


    “对,就是他们仗着财大气粗在抬价,不然咱们也不会只吃下两千多吨。”


    刘旌一脸的哀怨,随后小心翼翼地说道:“林先生,昨天和今天又断货了。”


    “看情形短时间怕是也不会再有人出货。”


    “现在的问题是,咱们的钱没花完。”


    “花了多少?”


    “一千一百多万,现在账上还有三百多万。”


    整体入手价格比预想的要低不少。


    所以林易自己的钱根本没动用。


    只是把之前忽悠来的一千五百万,陆陆续续的给了刘旌。


    “现在我们有多少货?”


    “五万三千吨刚出头。”


    林易迅速的在脑海里计算了一下。


    按他许给汤尼的价格,这五万三千吨全部出手,浮盈近一千五百万。


    如果按两千万本金,利润率是百分之七十五。


    比预想的要差一些,但也可以接受。


    回头一分赃,净赚小五百万。


    而这么短的周期就赚这么多,合作伙伴们要是有心,应该叫自己爸爸才对。


    想着这些,林易笑了笑:“没关系,就这样吧。”


    “接下来就是安排人手看好仓库,防火防盗。”


    “应该用不了几天就能出货。”


    情况已经很明显了。


    洋行下场扫货,只能那个狗屁工业碱国际联盟已经破产。


    到了这一步,汤尼的顾忌就更少了。


    迅速出货,拿钱分赃,然后再次筹集资金,去米利坚炒莘卡的股价。


    不翻两个跟头,促进一下米国产业空心化的速度,决不收兵!


    ……


    一周一晃而过。


    汤尼脱裤子放屁,拒绝了林易全部从沪城装船海运的提议。


    主动贴运费,搞了不少火车皮,分转羊城津门临安三地装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遮遮掩掩的运走了两万吨。


    好在货款支付的很利落,在几处仓库把货物交割清楚,两千六百八十万的花旗银行本票,就在这天送到了三号码头。


    林易特意准备了香槟,狠狠的庆贺了一下才把人送走。


    上楼回到办公室,林易正准备给盛公馆打电话,通知盛七小姐来分赃,顺便赞美自己。


    范中旭和唐斯德就到了。


    两人脸色都很难看。


    看着两人这副衰样,林易撂下电话笑道:“你们二位,这是皮夹丢了?”


    听着林易的打趣,唐斯德露出一脸苦笑:“林董,一个好消息,两个坏消息。”


    “先说好消息。”


    “好消息是刚刚得到消息,洋人组建的工业碱行业协会解散了,我们之间的价格战也结束了。”


    林易认真的点了点头:“天大的好消息。”


    “那坏消息呢?”


    “第一个是解散之前,他们达成了一项协议,和我们预想的一样,永利的货出不了华夏。”


    “第二个是,我们国内的工业碱存货,已经饱和到不能再饱和。”


    “最起码两年内,我们的货在国内,怕是卖不出去一点。”


    “所以林董,我们的扩产要不要先停下来?”


    唐斯德一脸苦相。


    虽然都是预料之中的坏消息,但他已经愁的十多天没睡好觉了。


    听着这两个假消息,林易忍了忍,没有笑出来。


    “老唐,这段时间碱厂出了多少货?”


    “现货出了一百多吨,另外还有三百吨的订单,还没来及的生产。”


    “平均下来,价格大概在三百六十块一吨,倒是没亏多少。”


    唐斯德意兴阑珊的说着。


    市场上的价格太疯狂了,疯狂到所有人,都去囤东瀛货。


    倒不是他们不支持永利。


    实在是林易严令要随行就市亏本出货,结果客户根本不接受。


    就这四百多吨,还是一开始好不容易拿下来的。


    而永利工业碱,剔除一块产出的化肥厂原料的价值,一吨的成本不到四百块。


    四百多吨货,总亏损不到一千三百块。


    对这点,唐斯德这时候都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该难过。


    而这一点,林易同样也知道。


    所以听着四百吨这个数字,他嘴角抽了两下,畅快的大笑起来……


    喜欢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