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财长扶我凌云志,直接起飞!

作品:《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

    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会让陈道昌生出这样的误会。


    一时间,林易也不得而知。


    只是这点,没必要让陈道昌这样的酒肉朋友知道。


    所以林易直接打起了哈哈:“我说陈兄,金城可是你的地头。”


    “有你在,我和宋文昌之间的那点破事,难道还能影响到我这次的抵押贷款?”


    他话音落下,电话对面,立刻就传来了陈道昌朗爽的笑声。


    显然是这句奉承话,挠中了他的痒处。


    “林老弟,总之事情是办完了,批给你的额度和你的申请一样,一分不差。”


    “我已经给下面的人打好了招呼,你明天安排人来办手续就行。”


    “好。”


    林易应着,又和陈道昌约了今晚的新世界,这才挂断电话。


    随后,他坐在椅子上思考了一阵,渐渐的理出了一些头绪。


    陈道昌虽然只是简短的提了一句,但是信息量很大。


    自己的这次投石问路,非但没有受到宋文昌的阻挠刁难,反而极有可能得到了他的照拂。


    否则,陈道昌也不会误以为,自己摆平了宋文昌。


    只有林易自己清楚,他到现在为止不说和宋文昌见面,期间就连托人递话也没有过。


    碱厂那边,同样也没有关于宋文昌的动作。


    所以,双方之间的梁子依旧很结实。


    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摆平宋文昌这回事儿。


    这莫名其妙的照拂,绝对有猫腻。


    至于是什么猫腻,对于林易这样的商场老手而言,很容易就能想到。


    最大的可能,就是宋文昌打算养猪仔!


    林易又是投资碱厂,又是投资冶金厂。


    虽然目前看都算不上什么大手笔。


    但动作频频,同时又伴随着从银行拿贷款的举动。


    以宋文昌的见识肯定能发现,他是打算利用资金杠杆的招数,快速扩充产业。


    这其中的好处和风险,宋文昌明白,敢这么玩的林易当然更清楚。


    只要运作得当,确实是可以短时间内把产业做大。


    但是与此同时,随着贷款的累加,利息支出也会变成一道紧箍咒。


    如果各个产业发展顺利,源源不断产生的利润,当然可以覆盖贷款利息。


    可一旦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资金链紧张。


    那这道紧箍咒就要发挥效力了。


    尤其是在背后有人推波助澜的情况下。


    到时候,林易利用资金杠杆快速扩充起来的这些产业,很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随着其中一个环节的倒塌,直接崩盘。


    破产倒闭,背负巨债,万劫不复。


    这应该就是宋文昌替他设想的结局。


    至于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以宋文昌的手段,到时候必定能用极低的价格全盘接手。


    可谓是自己栽树他乘凉,一步到位,盆满钵满。


    绝对要比这个时候,直接把林易这个‘小人物’拍死,收获更大。


    把这些琢磨通透,林易笑眯眯的点起了一支烟。


    不得不说,宋文昌算盘打得很不错。


    以他的权势,放眼整个华夏,敢玩资金杠杆的,还真没几个人能逃得出他的手掌心。


    不过可惜,他终究是算错了。


    不说自己有系统傍身,还有另一个时空积累的商业经验。


    利润的事情根本就不用担心。


    最重要的是,这货只算了经济账,却根本没算政治账。


    他根本就没考虑,当自己在银行的贷款,达到某一个数量级的时候。


    那就不单只是经济账这么简单。


    轻快的吐出了一个烟圈,林易掐灭烟头,伸了一个懒腰。


    好事!


    既然宋文昌给自己放水,当然要好好的利用起来!


    所以接下来只用了三天的时间,林易就一股脑的把林家原本的产业,全部都抵押了出去。


    专找国府银行参股的银行。


    船运仓储日化厂,就连林公馆这栋别墅,也被他抵押贷款十万!


    过程之顺利,放款速度之快,完全验证了林易的判断。


    就是宋文昌在放水。


    林家这点资产,按林易之前的预估,折价原本应该在百分之四十。


    抛去已经抵押给金城的纺织厂。


    二百多万的资产,理论上拿到的贷款一百万顶天。


    但现在一圈下来,几家银行批复的贷款额,和他提交的申请材料上一样,全都是按百分之五十折价计算。


    所以也就三天的时间,算上金城银行拿到的四十万。


    总贷款一百八十万到手。


    再加上之前通过自行车业务拿到的贷款,外加林家的储蓄,结余下来的近二十万,


    林易的手头现金流,迅速的攀升到了二百万。


    “设备的销售推广要立刻动起来,先说说你的想法。”


    办公室里,林易一边伏案,书写着风华冶金厂抵押贷款的项目书,一边头也没抬的向刘旌问道。


    刘旌看了着他手里没有丝毫停滞的钢笔,眼眸中满是佩服的神色。


    一心二用,说的就是林少爷这种状态吧?


    果然是天才!


    在心里暗戳戳的赞美了一句,刘旌这才说起了自己的营销思路。


    “林先生,这两天我考虑过这事儿。”


    “我觉得咱们的纺织设备营销推广,完全可以按照风华自行车的路子来。”


    说着,刘旌小心翼翼的打量了林易一眼。


    他也不敢肯定,自己这个想法,符不符合林易的要求。


    “具体思路。”


    林易依旧奋笔疾书。


    风华冶金厂虽然还只是试生产,但特种钢这事儿在外面已经有了一些风声。


    所以他只要在项目书里明确这一点,再附上一些检测数据,还有市场预期。


    已经有资格拿到银行换贷款了。


    冶金厂的总投资没多少,但特种钢技术,林易自己做出的当前估价是一千万。


    所以基于百分之八十的股权,林易把申请额做到了五百万。


    如果是之前,这种八字刚有一瞥的事儿,贷款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财长扶我凌云志,这种情况下,自己要是不起飞,可就太辜负宋财长的一番好意了。


    即使最后打个折扣,四百万肯定是没问题。


    而有了这笔钱,除了可以满足接下来冶金厂的扩产需求,还有碱厂的第三笔投资款。


    至于剩下的钱,可以用来启动兵工厂计划了……


    喜欢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