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出卖,捧杀

作品:《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

    “俞兴民送来的消息?”


    “是,本来他想见您一面的,不过听我说您最近忙,也就没再提。”


    “只是说了永利碱厂和特种钢的事情。”


    办公室里,听着秘书的汇报,宋文昌眉头微皱。


    放在桌案上的手指弹动几下,问道:“这个林易是……”


    “安道公司林安道的独子,最近风靡沪城的风华自行车,就是他捣鼓出来的。”


    秘书的能力相当强悍。


    早在赶来汇报之前,就已经迅速的,打听清楚了林易的背景来路。


    对于林安道,宋文昌是有些印象的。


    但并不深。


    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在沪城商会有过几面之缘。


    毕竟林安道虽然也算一方富豪,但是在宋文昌的眼里,林家的那点家业,终究还是不值一提。


    不过风华自行车这个名字,这段时间他倒是时常在报纸上见到。


    而且在路上也见过几次。


    不得不说,连他看了都觉得漂亮。


    所以这时,不免又些惊讶道:“风华自行车是他的产业?”


    “对,据说是他从米国回来之后,搞出的项目。”


    “又恰好和张小林被杀的事情扯上了关系,最近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两。”


    秘书说着,笑道:“而且我也是刚知道,他已经凭借着风华自行车,从几家银行拿到了一百八十万的贷款。”


    说着,秘书把手里的项目说明书,放到了宋文昌的案头。


    “我看过了,数据很翔实,放贷流程也完全合规。”


    宋文昌没开口。


    拿起一份项目书草草翻看了几眼。


    作为经济学博士,还在米国银行界工作过几年的宋文昌,对这类项目书很熟悉。


    所以虽然只有短短几眼,但从几个关键数据看,这项目书并没有问题。


    至于流程合规,他也不觉得意外。


    现在华夏几家摆的上台面的银行,基本都是遵从他制定的制度。


    这要是因为不合规,最后成了坏账呆账,按自己制定的银行制度,签字同意的人可是要吃牢饭的。


    所以即使其中有什么猫腻,在流程上也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而风华自行车明显是个赚钱的项目。


    放贷完全合情合理。


    只是,这个叫林易的家伙速度太快了。


    完全是米国人的打法。


    市场刚有眉目,就急不可耐的跑去贷款。


    分明是不打算自己往里多投一分钱。


    这种做法在米国很流行,但是国内的商人,在这方面却一向审慎。


    虽然很多人也从银行贷款,但却鲜少有林易这么干脆利落的。


    尤其是自行车这个行当,即使是按部就班的发展,投入也不会太大。


    更不要说,风华自行车这么畅销,依托利润去发展完全不存在问题。


    用寻常人的眼光看,根本没必要给银行分润一大块利润。


    要知道,现在的银行利息,可是高的很。


    所以答案就很简单了。


    这小子在玩儿资金杠杆。


    他入股永利,又成为冶金厂的大股东,大概用的就是从银行拿到的这笔贷款!


    迅速的把其中的内情分析清楚,宋文昌脸上露出了笑容:“年轻人,有点意思。”


    他这个态度,反倒是让秘书有些摸不准了。


    他追随宋文昌有几年了。


    知道这位并不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类型。


    急了眼,那可是和常凯申都拍过桌子的。


    现在被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撬了永利的墙角,按理说应该是怒火中烧才对的。


    是以秘书先是点头附和一声,而后小心翼翼的问道:“部长,那永利的事情……”


    “暂时就这样吧。”


    秘书的意思他明白。


    要是以往,自己都发话吃定了永利,却还有人这么不给面子。


    肯定是少不了好好的收拾他。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他虽然还兼着国府银行行长的职务,但财长的身份却更引人瞩目。


    坐在这个位置上,有无数的人盯着他。


    就等着他犯错,然后群起而攻之。


    所以很多事情,就变得不再那么方便。


    不说爱惜羽毛,但不授人以柄,这是最起码要做到的。


    当然,对于林易这种蹬鼻子上脸的愣头青,给他个深刻的教训是必须的。


    他已经洞悉了林易玩的是什么路数。


    而这件事,对于宋文昌这种金融专家,好处弊端一目了然。


    玩资金杠杆,确实可以帮助这家伙迅速拿到充裕的资金,快速的发展起来。


    而且这种事情有瘾。


    通常情况下,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如果一切顺利,万事大吉。


    可一旦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甚至收益不及预期,那就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到时候,自己只要轻轻推一把,等待这小子的绝对是天崩地裂。


    所有抵押的资产都被银行收回不说,还会负债累累。


    而只要到了这一步,自己能拿到的收益,绝对要比现在教训林易大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并且还会让局外的人无话可说。


    想清楚这些,又见秘书一脸不解的样子,心里正得意的宋文昌笑道:“听说过一句俚语没有?”


    “什么?”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秘书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了过来。


    笑着附和道:“这些年轻人不知轻重,吃点苦头对他们也好。”


    “部长,那要不要透露些风声出去,以后姓林的这小子再来贷款,适当关照一下?”


    “可以,不过不要用我的名义。”


    宋文昌没做多想,就点头同意。


    推波助澜一下,绝对会让这小子死的更快。


    “明白。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二十天之后。


    就在风华冶金厂点火开炉的第二天,在外奔波近一个月的刘旌,风尘仆仆的回到了沪城。


    而这段时间,林易也是相当忙碌。


    碱厂和钢厂,有范中旭和唐斯德负责。


    已经正式挂牌的风华纺织设备厂,也有井致中全权负责。


    但他准备悄悄发展起来的药厂,却只能靠他自己操持。


    整理资料,和沪城大学的几位专家教授对接。


    期间还用百多息浪做了铺垫,双方正大光明的合办了一间小药厂。


    等铺垫的差不多,确定了几个人选之后,林易才拿出了青霉素这样的大杀器。


    就在一个星期前,他才刚刚把组建起来的技术团队送到秘密基地……


    喜欢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