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2

作品:《三国白话版

    范疆说道:


    “今天受了这种刑罚,咱们该怎么办?”


    “张飞的性格暴烈如火,如果明天还不能完成,他会杀了我们!”


    张达说道:


    “如果他要杀我们,不如我们先杀他。”


    范疆说道:


    “可惜我们不能靠近他。”


    张达说道:


    “如果我们不死,他一定会醉倒在床上;如果我们死定了,他就不可能喝醉。”


    两人商议定计。


    张飞在帐中,神思恍惚,动静不安,便问部将:


    “我如今心惊肉跳,坐卧不安,这是怎么回事?”


    部将答道:


    “这是因为你在思念关公,才会如此。”


    张飞让人送酒来,与部将共饮,结果不知不觉中大醉,倒在帐中睡着了。


    范疆和张达知道张飞醉酒后,趁着夜深,带着短刀潜入帐中,假装有机密重要事项要禀告,悄悄接近张飞的床前。


    其实,张飞每次睡觉时眼睛都不闭。


    那天晚上,他仍然睡在帐中,二人见张飞虽然躺着,眼睛始终张开,不敢动手。


    等他们听到张飞的鼻息如雷,才敢接近,用短刀刺入张飞的腹部。


    张飞大喊一声后死去,享年五十五岁。


    后人有诗感叹道:


    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


    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


    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合定中州。


    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安喜曾经听说过督邮的鞭声,他帮助刘备消灭了黄巾军。


    在虎牢关,他的战斗声震动了大地;


    在长坂桥,水流倒流。


    他为了义气释放了严颜,安定了蜀地;


    凭借智慧,他击败了张合,稳定了中原。


    他未能完成伐吴的大业就先死了,秋天的草长得很高,留给阆中的人无限悲伤。


    那天晚上,两个叛贼割下了张飞的头,带着数十名随从连夜投奔东吴。


    第二天,军中得知后,立即出兵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


    此时,张飞的部将吴班从荆州赶来见先主,先主任命他为牙门将,协助张飞守阆中。


    吴班先行上表,向天子报告此事,然后命张飞的长子张苞准备棺材,并派弟弟张绍继续守阆中,张苞亲自去向先主报信。


    先主已经决定出征,所有官员都随孔明送了十里后才返回。


    孔明回到成都,心情沉重,心中不快,便对众官说道:


    “如果法孝直还在,一定能制止陛下东行。”


    那天晚上,先主感到异常不安,寝室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他出帐仰望星空,看到西北方有一颗星星,像斗大的样子,突然坠落。


    先主心生疑虑,连夜派人去请教孔明。


    孔明回答道:


    “这是天象的变化,象征着失去一位将领。”


    “三日内必有惊人的消息。”


    先主因此决定暂时不出兵。


    突然有侍臣报告,说张飞的部将吴班带着奏章来了。


    先主一听,叹了口气:


    “唉,三弟啊!”


    打开奏章一看,果然是关于张飞死亡的消息。


    先主放声大哭,昏厥过去,众官赶紧将他救醒。


    第二天,有报信来,称一队军马风驰电掣般地赶到。


    先主出营查看,过了一会儿,见到一名穿白袍银铠的小将从马背上滚下来,跪地痛哭,原来是张苞。


    张苞说道:


    “范疆和张达杀了我的父亲,把他的头送到吴国去了!”


    先主听后悲痛欲绝,连饭都不愿吃。


    群臣劝谏道:


    “陛下刚刚准备为二弟报仇,怎么能先伤害自己的身体?”


    先主才勉强进食,并问张苞:


    “你和吴班,敢带领本部军队为你父报仇吗?”


    张苞答道:


    “为国家,为父亲,我万死不辞!”


    正当先主准备派遣张苞带兵出征时,又有一队军队赶到。


    先主令侍臣去探查,片刻后,侍臣领着一名小将进营,穿白袍银铠,跪地痛哭。


    先主定睛一看,原来是关兴。


    见到关兴,先主不禁又想起了关公,放声大哭。


    众官再次劝解,先主说道:


    “我记得小时候与关羽、张飞结义,誓言同生死;如今我已做了天子,本想与二位兄弟共享富贵,然而他们却都死于非命!”


    “现在见到这两个侄子,心中悲痛不已!”


    话音刚落,又痛哭起来。


    众官劝道:


    “两位小将军请退,让圣上休息,保重龙体。”


    有侍臣奏道:


    “陛下年过六十,不宜过度悲伤。”


    先主叹道:


    “二位弟弟都已死去,我又岂能一个人活下去!”


    说完,他头撞地哭了起来。


    许多官员商量道:


    “如今天子如此痛苦,我们该怎么劝解?”


    马良说道:


    “陛下亲自带领大军伐吴,每天在这里痛哭,对军队不利。”


    陈震说道:


    “我听说在成都青城山的西边有一位隐士,姓李,名意。世人传说他已经三百多岁,能知道人的生死吉凶,是当世的神仙。”


    “为何不请他来,为陛下解答吉凶呢?”


    “比我们说的更为准确。”


    于是,陈震上奏先主。


    先主同意了,便派陈震带着诏书去青城山请李意。


    陈震赶夜路,终于抵达青城山,让当地人带他进入山谷深处,远远看到仙人居住的地方,那里云雾缭绕,气氛非常神秘。


    忽然,见一个小童迎上来说:


    “你是陈孝起吧?”


    陈震惊讶地问道:


    “你怎么知道我姓陈?”


    小童回答:


    “我师傅昨天说过:‘今天必有皇帝的诏命到,来的人一定是陈孝起。’”


    陈震惊叹道:


    “果然是神仙!人们所说并非虚言!”


    于是,他跟小童一起进入仙人居住的地方,拜见李意,宣读天子的诏书。


    李意推辞说自己年老不能前行。


    陈震再三请求,李意才答应,最终跟随陈震一同前往皇营。


    李意到了先主的营帐,见到他鹤发童颜,眼睛碧绿闪亮,身体如古柏般挺拔,先主知道他是个不凡之人,于是礼待他。


    李意说道:


    “我只是一个山村的老百姓,没学问没识见,陛下急召我,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指示?”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