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3

作品:《三国白话版

    关羽连夜率军灭火,直到四更才将火扑灭。


    火灭后,关羽回到城中,召来傅士仁和糜芳,怒斥道:


    “我命你们为先锋,尚未出战,却先烧毁了如此多的军器粮草,还打死了本部士兵!”


    “如此误事,要你们何用?”


    说罢命人将二人斩首。


    费诗上前劝道:


    “军队尚未出征就斩杀大将,不利于军心士气。”


    “还请暂且宽恕二人。”


    关羽怒气未平,喝道:


    “若不是看在费司马的面子上,我必斩你们二人的头!”


    于是命武士各打四十杖,剥去先锋印绶,罚糜芳镇守南郡,傅士仁守护公安,并警告道:


    “若我凯旋之日,你们稍有差池,罪责加倍!”


    二人羞愧难当,喏喏退下。


    关羽随即任命廖化为先锋,关平为副将,自领中军,马良和伊籍为参谋,率军出征。


    此前,胡华之子胡班来到荆州投奔关羽,关羽念及胡华曾救自己性命的旧情,对胡班格外喜爱。


    关羽便命胡班随费诗返回蜀中,见汉中王并接受爵位封赏。费诗告辞关羽,带着胡班返回蜀地。


    却说关公当日祭了“帅”字大旗后,在帐中假寐。


    忽然梦见一只巨大的黑猪,形如牛般大小,闯入帐中,径直咬住关公的左脚。关公大怒,急忙拔剑斩杀那猪,只听一声巨响,如同裂帛一般。


    猛然惊醒,才发现是一场梦,但却感觉左脚隐隐作痛,心中不免疑惑,便唤关平前来,将梦境告诉他。


    关平说道:


    “猪中亦有龙象之兆。”


    “梦见龙附于足,乃是升腾之意,不必多虑。”


    关公随即召集众将官于帐下,告知梦境。


    有人说此梦是吉兆,也有人说是不祥之兆,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关公笑道:


    “我堂堂大丈夫,年近六旬,就算当死,也无所遗憾!”


    正说着,蜀地使者到来,传汉中王诏令,拜关公为前将军,授予节钺,统领荆襄九郡事务。


    关公接旨后,众将纷纷道贺,说道:


    “此梦正是猪龙之瑞兆!”


    关公顿时坦然释怀,遂起兵直奔襄阳。


    此时曹仁正在襄阳城中,忽然听闻关公亲率大军前来,大惊失色,打算坚守不出。


    副将翟元劝说道:


    “魏王已经下令将军联合东吴夺取荆州;如今关公自己送上门来,正是送死,何必避战?”


    参谋满宠进谏道:


    “我深知关公勇而多谋,不可轻敌。”


    “不如坚守城池,这才是上策。”


    骁将夏侯存却不以为然,说道:


    “这些都是书生之见!”


    “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我军以逸待劳,自然可以取胜。”


    曹仁听从夏侯存的意见,命满宠守卫樊城,自己率军迎战关公。


    关公得知曹仁出兵,立即召关平、廖化布置计策,命他们分头行动。


    两军对阵,廖化首先出马挑战,翟元迎战。


    两将交手不久,廖化佯装战败,拨马而走,翟元率军紧追不舍,荆州兵退后二十里。


    次日,荆州军再次挑战,夏侯存和翟元齐出迎战,荆州军再度败退,曹军追杀二十余里。


    然而,忽然从曹军背后传来喊杀声,鼓角齐鸣,曹仁急忙命令前军回撤,却发现关平和廖化已经率军杀到,曹军陷入混乱。


    曹仁见中计,急忙带一支军队逃往襄阳。离城数里时,却见前方关公手持大刀,勒马拦住去路,威风凛凛。


    曹仁心惊胆战,不敢交锋,只能绕道斜路奔向襄阳。关公没有追赶。


    不多时,夏侯存率军赶到,见到关公大怒,上前交战,但仅一回合就被关公斩杀。


    翟元见势不妙转身逃走,却被关平追上,一刀斩首。


    荆州军趁胜追击,曹军大半溃散,许多人死于襄江之中。


    曹仁狼狈不堪,只得退守樊城。


    关公攻下襄阳后,赏赐军士,安抚百姓。随军司马王甫对关公说道:


    “将军一鼓作气夺下襄阳,虽然曹军士气已丧,但依我浅见,如今东吴的吕蒙屯兵陆口,一直有吞并荆州的企图;若他们趁机渡江夺取荆州,将如何应对?”


    关公答道:


    “我也早已想到这一点。”


    “你可负责此事:沿着长江上下,每隔二十里或三十里,挑选地势较高之处修建烽火台,每个烽火台派五十名士兵守卫。”


    “若东吴军队渡江,夜间点燃烽火为号,白天则以烟雾示警。”


    “我定会亲自率兵迎战。”


    王甫接着说道:


    “糜芳、傅士仁分别镇守两大要隘,但恐怕他们不会全力以赴;必须再派一人总领荆州事务。”


    关公说道:


    “我已经派治中潘濬负责镇守荆州,有什么可担忧的?”


    王甫劝道:


    “潘濬平生心胸狭窄,贪图私利,不可重用。”


    “不如派都督粮草的赵累接替他。”


    “赵累为人忠诚耿直,若用此人,荆州定能无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关公却道:


    “我早知潘濬的为人,既然已定,就不必更改。”


    “赵累负责粮草供应,这也是要务。”


    “你不必多疑,只管去修建烽火台。”


    王甫无奈,只得怏怏拜辞而去。


    随后,关公命关平准备船只渡过襄江,攻打樊城。再说曹仁折损两员大将,退守樊城后,对满宠叹道:


    “当初不听你的话,结果兵败将亡,连襄阳都丢了,现在该怎么办?”


    满宠说道:


    “关公乃智勇双全的虎将,不能轻视,只能坚守城池,方能自保。”


    正说着,有人来报:


    “关公率军渡江,正进攻樊城。”


    曹仁大惊,满宠仍主张:


    “坚守为上。”


    此时,部将吕常激愤地说道:


    “请拨给我几千兵马,我愿在襄江阻击关军。”


    满宠劝阻道:


    “不可轻动。”


    吕常不服,怒道:


    “你们这些文官只知道守城,却不知退敌之道!”


    “难道没听过兵法有云:‘敌军半渡而击之,必胜’?”


    “如今关军半渡襄江,正是出击的好时机。”


    “若等他们兵临城下,攻到壕边,再想应对就来不及了!”


    曹仁听从了吕常的建议,拨给他两千兵马,令其出城迎战。


    吕常领军至江口,远远望见关公大旗迎风飘扬,关公横刀立马,威风凛凛。


    吕常想上前迎战,但身后的曹军被关公的气势所震慑,未战先逃,吕常喝止不住,军心大乱。


    关公趁机杀入曹军阵中,大败曹兵,马步军折损大半,剩下的溃兵逃回樊城。


    曹仁急忙派人向曹操求援。


    使者星夜赶至长安,将求援书呈给曹操。


    书中言道:


    “关公攻破襄阳,现在围困樊城甚急,请速派大将前来解围。”


    曹操指着班部中一人说道:


    “由你前去解樊城之围。”


    那人应声而出,众人定睛一看,乃是于禁。


    于禁说道:


    “我愿带一将为先锋,一同领兵出战。”


    曹操又问众人:


    “谁愿担任先锋?”


    只见一人挺身而出说道:


    “我愿尽犬马之劳,定要生擒关某,献于麾下。”


    曹操听后大喜。


    正是:


    未见东吴来伺隙,先看北魏又添兵。


    未见东吴趁机而动,北魏又添劲敌压境。


    至于此人究竟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