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1

作品:《三国白话版

    孔明吩咐黄忠:


    “既然你坚持要出战,我派法正协助你。”


    “所有事情都要商议后再行动。”


    “我随后会派人马前去接应。”


    黄忠领命,与法正一起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发了。


    孔明对玄德(刘备)说道:


    “这位老将并非因为被激将才出战,即便出战也难以成功。”


    “既然他已经去了,必须派人马去接应。”


    于是他召赵云过来,说道:


    “率一支人马,从小路奇袭以接应黄忠。”


    “如果黄忠获胜,不必出战;倘若他有失,立刻前去救援。”


    接着又命令刘封和孟达:


    “带领三千士兵前往山中的险要地段,多树立旌旗,以壮大我们的声势,迷惑敌人。”


    三人各自领兵前往。孔明又派人前往下辩,把计策传给马超,命令他依计而行。


    同时,孔明命令严颜前往巴西阆中驻守关隘,以接替张飞和魏延一同夺取汉中。


    话说张合与夏侯尚来见夏侯渊,说道:


    “天荡山已经失守,我们折损了夏侯德和韩浩。”


    “如今听说刘备亲自率兵前来攻取汉中,应该立即上奏魏王,请早日派遣精兵猛将前来增援。”


    夏侯渊便派人将消息送达曹洪。


    曹洪连夜赶赴许昌,将情况禀报给曹操。


    曹操听闻,大为震惊,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如何救援汉中。


    长史刘晔建议道:


    “汉中一旦失守,中原将陷入震动之中。”


    “大王切勿辞辛劳,必须亲自率军征讨。”


    曹操叹息道:


    “悔恨当初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以致落到如此地步!”


    于是匆忙下令,集结四十万大军亲征汉中。


    这时正是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秋七月。


    曹操将军队分为三路进发:


    前锋由夏侯惇率领,曹操亲自率领中军,后军由曹休押阵,三路大军陆续出发。


    曹操骑白马,佩戴金鞍,身穿玉带锦衣,仪仗壮丽:


    武士们手持镶有金纹的大红罗伞盖,左右护卫执金瓜银钺,战士们擎着镫棒、戈矛;


    日月龙凤旗帜在军中飘扬。


    护卫曹操的二万五千虎豹军分为五队,每队五千人,分别按照青、黄、赤、白、黑五色配备旗帜、盔甲与战马,场面辉煌夺目,极为雄壮威武。


    曹操带领大军出潼关时,骑在马上望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木,问身边侍从:


    “这是什么地方?”


    侍从答道:


    “这里叫蓝田,林木之间是蔡邕的庄园。”


    “如今蔡邕的女儿蔡琰与她的丈夫董祀就住在这里。”


    原来曹操与蔡邕曾是好友。


    蔡琰先前是卫仲道的妻子,后来被掳到北方,在那里生了两个孩子,并创作了《胡笳十八拍》。


    这首曲子传入中原后,曹操十分怜惜蔡琰的遭遇,派人带着千金前往北方赎回她。


    北方的左贤王因为畏惧曹操的威势,将蔡琰送还汉朝。


    曹操随后将蔡琰嫁给了董祀。


    当天,曹操行至蔡邕庄园前,想起旧事,便命大军继续前行,自己带着一百多名亲随下马,前往庄园。


    此时董祀在外任职,家中只有蔡琰。


    蔡琰听闻曹操到来,连忙出门迎接。


    曹操进入厅堂后,蔡琰行礼问候,随即侍立在一旁。


    曹操偶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幅碑文的画轴,便起身观看,问蔡琰这是什么碑文。


    蔡琰回答:


    “这是曹娥碑的拓本。”


    “汉和帝时期,上虞有一名巫师叫曹,他擅长婆娑起舞,召唤神灵。”


    “有一年五月五日,他喝醉了,在船上跳舞时掉入江中溺亡。”


    “他十四岁的女儿曹娥,绕江哭了七天七夜,最终跳入江中自尽。”


    “五天后,她的尸体浮上江面,背着父亲的尸体漂出水面。”


    “乡人将她父女合葬在江边。上虞令度尚上奏朝廷,为曹娥表彰孝行。”


    “度尚请当时年仅十三岁的邯郸淳撰写碑文,邯郸淳一气呵成,不假修改,人们无不称奇。”


    “我父亲蔡邕听闻后,前往观看碑文。”


    “由于到达时天色已晚,他在昏暗中用手触摸碑文,细细读过后,随即在碑背书写了八个字。”


    “后来人们将这八个字也刻在了碑上。”


    曹操读了碑上的八字:


    “黄绢幼妇,外孙虀臼。”


    便问蔡琰:


    “你能解释这八个字的意思吗?”


    蔡琰答道:


    “虽然是先父的手笔,但我实在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曹操又问身边的谋士:


    “你们中有人能解开这个谜吗?”


    众人都摇头表示不知。


    这时,主簿杨修走出一步,说道:


    “我已明白其中的意思。”


    曹操说道:


    “你先不要说,让我再想一想。”


    随后辞别蔡琰,带着众人离开庄园。


    走了三里路后,曹操忽然领悟,大笑着对杨修说道:


    “你现在说说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杨修回答道:


    “这是一句隐语。‘黄绢’指颜色中的丝,‘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女’旁加‘少’,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旁加‘子’,是‘好’字;‘虀臼’是研磨五辛的器具,‘受’旁加‘辛’,是‘辞’字。”


    “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四个字。”


    曹操听后大惊,说道:


    “果然与我所想完全相符!”


    在场众人无不赞叹杨修的才智敏捷。


    不久,曹操的大军抵达南郑,与曹洪会合。


    曹洪详细汇报了张合的战况。


    曹操说道:


    “这并非张合的过错,胜败乃兵家常事。”


    曹洪接着说道:


    “如今刘备派黄忠进攻定军山,夏侯渊得知大王即将到来,因此坚守未曾出战。”


    曹操说道:


    “如果不出战,反而显得胆怯懦弱。”


    便派人持节前往定军山,命令夏侯渊出兵。


    刘晔进谏道:


    “夏侯渊性格过于刚烈,恐怕会中敌人的计谋。”


    曹操于是亲自写了一封信送去,信中写道:


    “凡是为将者,必须刚柔并济,不可单纯依靠勇猛。”


    “若只依仗勇气,那不过是匹夫之敌罢了。”


    “我如今驻扎南郑,想看看你的‘妙才’,千万不要辜负这两个字的意思。”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