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3

作品:《三国白话版

    玄德哭声不断,孔明从屏风后走出来,说道:


    “我听了很久。”


    “子敬,知道我们主人哭的缘由吗?”


    鲁肃答道:


    “实在不知道。”


    孔明继续说道:


    “其实很简单。”


    “起初我们主人借荆州时,就答应取得西川后归还。”


    “仔细想来,益州刘璋是我主人的弟弟,都是汉室宗亲。”


    “如果我们要兴兵攻取他城池,恐怕会遭到外界的非议;若不攻取西川,又无法归还荆州,那么我们将何去何从呢?”


    “若不归还荆州,又不好拂了尊舅的面子。”


    “事实上,既难取西川,又难归还荆州,真是进退两难,所以才悲痛不已。”


    孔明一番话说完,触动了玄德的心肠,玄德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鲁肃见状,急忙劝道:


    “皇叔请暂且休息,与孔明从长计议。”


    孔明回答:


    “劳烦子敬将我们的烦恼心情一五一十地告知吴侯,再让他宽限一些时日。”


    鲁肃问道:


    “如果吴侯不同意该怎么办?”


    孔明说:


    “吴侯既然已将亲妹妹许配给皇叔,怎会不答应呢?”


    “请子敬回去后,务必为了我们言辞恳切地告知吴侯,请吴侯再容几日。”


    鲁肃见玄德如此悲痛,心生宽仁怜惜之情,便答应了下来。


    玄德和孔明谢过后,宴席结束,送鲁肃下船。


    鲁肃回到柴桑,见了周瑜,详细报告了情况。


    周瑜听后捶胸顿足发怒道:


    “子敬竟然中了诸葛亮的阴谋诡计!”


    “当初刘备依附刘表时,曾有吞并之意,更何况是西川刘璋呢?”


    “如果我们按此推演,未免会累及我了。”


    “现在我有一个计策,让诸葛亮无法摆脱我的算计,子敬便可前去执行。”


    鲁肃急忙问道:


    “愿闻妙策。”


    周瑜笑道:


    “子敬不必去见吴侯,直接去荆州见刘备。”


    “你告诉他:孙、刘两家既结为姻亲,那便是一家人;如果刘备不忍取西川,那我东吴便会出兵去取;如果我们取得西川,就可以作为嫁妆,再把荆州交还东吴。”


    鲁肃答道:


    “西川遥远,攻取不易。”


    “都督此计,怎可成行?”


    周瑜笑道:


    “子敬真是长者。”


    “你以为我真去取西川吗?”


    “不过是以此为名,实则是打算去夺荆州,且令他不做准备。”


    “东吴军队经过荆州时,索要粮草,刘备必定出城劳军,到那时我们便可以趁机夺取荆州,既能雪我之恨,又能解子敬之难。”


    鲁肃听后大喜,便再次启程前往荆州。


    听到鲁肃再次前来,玄德与孔明商议。


    孔明说道:


    “鲁肃此次必定没有直接见吴侯,而是先去柴桑与周瑜商量了一些计策,目的是来诱我。”


    “他说的话,主公只需要看我点头,便满口答应。”


    计策已定。


    鲁肃进见,礼节周到后说道:


    “吴侯极为称赞皇叔的盛德,遂与诸将商议,决定起兵替皇叔夺取西川。”


    “若成功,我们便换回荆州,以西川作为嫁资。”


    “然而,军马经过时,还需一些钱粮支持。”


    孔明听了,急忙点头说道:


    “吴侯真是好心!”


    玄德也拱手称谢,说:


    “这全赖子敬的好言相劝。”


    孔明接着说道:


    “若大军到来,必定会远接犒劳。”


    鲁肃心中暗喜,宴会结束后便告辞返回。


    玄德问孔明: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孔明大笑着回答:


    “周瑜的死期已近!”


    “这样的计策,连小孩子都看得出来!”


    玄德又问:


    “那该如何应对?”


    孔明说:


    “这是‘假途灭虢’的计策。”


    “表面上是借口收取西川,实则要夺取荆州。”


    “等主公出城去劳军时,我们便乘机攻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玄德问道: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孔明笑着说:


    “主公宽心,只需‘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


    “待周瑜到来时,即使他不死,也快要没有九分气力了。”


    于是他召来赵云传令:


    “照这样办,其他的事我自会安排。”


    玄德大喜,心中觉得胜利已经有了定数。


    后人有诗感叹道: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鲁肃回到周瑜那里,报告说玄德和孔明十分高兴,将会出城犒劳我们前去的军队。


    周瑜大笑道:


    “原来这一次他们也中了我的计!”


    于是他指示鲁肃向吴侯报告,并派遣程普引军接应。


    此时,周瑜的箭伤已渐渐痊愈,身体恢复无碍,于是命令甘宁为先锋,自己与徐盛、丁奉为第二队,凌统和吕蒙为后队,带领水陆大军五万,向荆州进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周瑜在船上时,不时露出欢笑,心中以为孔明已经中计。


    前军到达夏口,周瑜问道:


    “荆州有人来接我们吗?”


    回报说:


    “刘皇叔派糜竺来见都督。”


    周瑜叫糜竺上前,问劳军的准备情况。糜竺回答:


    “主公已经做好安排。”


    周瑜问:


    “皇叔在哪里?”


    糜竺说:


    “他在荆州城门外等候,准备和都督把盏。”


    周瑜说:


    “既然我们是为了帮助解决你家之事,出兵远征;劳军的礼节你们可不能马虎。”


    糜竺领命回去了。


    吴军的战船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江上,依次前进。


    直到抵达公安,却没有看到一艘军船,也没有人来接应。


    周瑜催促船只加速前行。


    临近荆州时,江面上依旧静悄悄的。


    侦察员回报:


    “荆州城上插着两面白旗,城中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周瑜心生疑虑,命令船只靠近岸边,他亲自上岸骑马,带着甘宁、徐盛、丁奉等一班将领,率精兵三千人,径直朝荆州城进发。


    到了城下,依旧没有动静。


    周瑜勒住马,命令士兵去叫城门。


    城上的人问:


    “你们是什么人?”


    吴军回答:


    “是东吴周都督亲自前来。”


    话音未落,忽然城上响起了警梆声,城内的士兵全都举起了枪刀。


    赵云从城楼上的暗处走出来,问道:


    “都督此行,到底是为了什么?”


    周瑜回答:


    “我来替你们主公取西川,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赵云答道:


    “孔明军师早已知晓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所以让我留在此地守城。”


    “主公有言:‘我与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怎能背叛义理,去夺西川?’”


    “‘如果东吴真想取蜀,我愿披发入山,绝不失信于天下!’”


    周瑜听后,勒马便准备回去。


    正当此时,一个人打着令旗,在马前报告:


    “侦察到四路敌军齐齐赶来:关羽从江陵杀来,张飞从秭归杀来,黄忠从公安杀来,魏延从孱陵的小路杀来。”


    “四路敌军正对我军来势汹汹,喊声震动百里,大家都在说要捉拿周瑜。”


    周瑜立刻大叫一声,之前的箭伤又裂开,身体剧痛,最终从马背上坠下。


    正如那句诗所说:


    “一着棋高难对敌,几番算定总成空。”


    周瑜在一番深思熟虑的布局后,却没能料到最后的结果,全盘计划都落空了。


    周瑜的性命如何,仍不得而知,且待下文继续揭晓。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