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2

作品:《三国白话版

    孔明的船如飞一般,远远超过了追赶的船只。


    丁奉和徐盛在岸边叫停,徐盛对丁奉说: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没人能与之匹敌。”


    “而且赵云的勇气更是无人可挡。”


    “你知道他在阳长坂时如何表现吗?”


    “我们现在只能回去报告了。”


    于是,两人回到了周瑜的帐中,告诉他孔明已经预先安排赵云迎接他。


    周瑜听后大惊,说道:


    “这个人如此多谋,真让人夜不能寐。”


    鲁肃安慰道:


    “且待破曹之后,再来图谋他。”


    周瑜听从鲁肃的建议,便召集所有将领开会,安排接下来的行动。


    首先,他命令甘宁:


    “带领蔡中和降卒沿南岸行进,假装打北军旗,直接向乌林进发。”


    “乌林是曹操屯粮的地方,深入敌军后方点燃火把作为信号。”


    “只留下蔡和在帐中,等我有事调度。”


    “其次,他指示太史慈:“你领三千兵马,直接奔赴黄州地区,切断曹操的后援路线,放火作为信号。”


    “只要看到红旗,便说明吴侯的援兵已到。”


    这两支军队走得最远,必须提前出发。


    接着,他指示吕蒙:


    “你领三千兵马去乌林接应甘宁,焚烧曹军的营寨。”


    再者,他命令凌统:


    “你带三千兵,直取彝陵界首,等待乌林的火起后再与兵力接应。”


    他还指示董袭:


    “你领三千兵马直取汉阳,经过汉川进攻曹军的寨营,看到白旗即为接应信号。”


    最后,他命潘璋:


    “你带三千兵马,打白旗,前往汉阳接应董袭。”


    六支军队各自分道而行。周瑜命黄盖准备火船,并命令小卒传书给曹操,告诉他今晚可以投降。


    同时,他调拨了四只战船,跟随黄盖的船后接应。


    第一支队伍由韩当领军,第二支队伍由周泰领军,第三支队伍由蒋钦领军,第四支队伍由陈武领军。


    四支队伍各自带领三百只战船,前面各布置二十只火船作为诱饵。


    周瑜和程普在大艨艟上督战,徐盛和丁奉作为左右护卫,留下鲁肃、阚泽和其他谋士守寨。


    程普看到周瑜调兵有序,深感钦佩。


    孙权派遣使者带着兵符到,告知已经派陆逊为先锋,直取蕲、黄地区,并且吴侯亲自作为后应。


    周瑜又派人向西山放火炮,南屏山也举起号旗。


    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妥当,只待黄昏时分行动。


    与此同时,刘玄德在夏口等候孔明归来,忽然看到一队船只抵达,原来是刘琦公子来探听消息。


    玄德请刘琦上敌楼坐定,开口说道:


    “东南风已经起了很久,子龙去接孔明,至今还没有消息,我心中非常忧虑。”


    小校远远指着樊口港:


    “有一只小船,随风而来,必是军师。”


    玄德听后立刻下楼迎接,过了一会儿,船终于到达,孔明和赵云登上岸,玄德非常高兴。


    问候之后,孔明说道:


    “现在没有时间讨论其他事。”


    “之前约定的军马和战船都准备好了吗?”


    玄德回答:


    “都已准备好了,只等军师调度。”


    孔明与玄德、刘琦一同升帐坐定,随即对赵云说道:


    “子龙,你带领三千兵马渡江,直取乌林小路,找一些树木和芦苇密集的地方埋伏。”


    “今晚四更过后,曹操必定从那条路经过。”


    “等他军队经过时,正中间放起火来。虽然不能将他全军消灭,但也能杀伤一半。”


    赵云答道:


    “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南郡,一条通往荆州。”


    “不知道曹操会走哪条?”


    孔明沉思后说道:


    “南郡的地势紧迫,曹操不敢选择那条路,他必定会走向荆州,然后大军会向许昌进发。”


    赵云接受了孔明的计策,出发执行任务。


    孔明又召来张飞,说:


    “翼德可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


    “曹操不敢走南彝陵,一定会选择北彝陵。”


    “等到明日雨过之后,他必定会停下来做饭。”


    “只要看到烟起,便在山边放起火来。”


    “虽然不能捉到曹操,但这场功劳也不小。”


    张飞领命离开。


    随后,孔明又召来糜竺、糜芳和刘封三人,吩咐他们各自驾船,绕江剿擒败军,夺取敌人的器械。


    他们三人接令后也离开。


    孔明起身,对刘琦公子说:


    “武昌地势险要,非常关键。”


    “公子可以带领部队回去,布阵在岸口。”


    “如果曹操败了,必定会有人逃来,届时可以捕捉逃兵,但切不可轻易离开城池。”


    刘琦辞别玄德和孔明后,回去了。


    孔明对玄德说道:


    “主公可在樊口屯兵,凭高观望。”


    “今晚,周郎必会有所作为,咱们坐等他的胜利。”


    此时,关羽站在旁边,孔明似乎完全不理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关羽忍不住开口说道:


    “自从我随兄长征战,多少年来,我从未落后。”


    “今日遇到大敌,军师为何不派我出征?”


    “这是什么意思?”


    孔明微笑道:


    “云长不要生气!”


    “我本打算让你去把守最为紧要的隘口,但由于一些考虑,未敢派你前去。”


    关羽问道:


    “有何考虑?”


    “请军师明言。”


    孔明说道:


    “当年曹操待你极为优厚,你应有报答之心。”


    “如今曹军败退,必定会通过华容道。”


    “如果你去把守,必然会放曹操过去,因此不敢派你去。”


    关羽回答:


    “军师的好意我心领,但当年曹操确实重待我,而我也曾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过他。”


    “如今若遇上他,我岂能放过他?”


    孔明微笑道:


    “如果你放过他,怎么办?”


    关羽坚定地说:


    “那就依军法处置!”


    孔明听后,便让关羽写下了军令状,随后说道:


    “若曹操不通过华容道,如何是好?”


    关羽答道:


    “那时,我也会将军令状交给你。”


    孔明微笑点头:


    “如此,云长可以在华容小路附近的高山处堆积柴草,放起火烟,吸引曹操前来。”


    关羽问:


    “若曹操看到烟,知道是埋伏,他怎会上当?”


    孔明笑道:


    “兵法有云‘虚虚实实’,曹操虽然精通兵法,但他看见烟起,必会认为是虚张声势,误以为没有埋伏,必然会选择这条路。”


    “你只需毫不留情地对待他。”


    关羽听从了孔明的指令,带领关平、周仓和五百名刀手,悄悄埋伏在华容道上。


    玄德担心地说:


    “我弟义气深重,如果曹操果真走华容道,他可能会放过他。”


    孔明淡然道:


    “我晚上观察天象,曹操此人并非必死。”


    “留给他一些情面,若关羽真的放了他,也算是一件美事。”


    玄德感叹:


    “先生的神算,世人罕见!”


    于是,孔明与玄德一同前往樊口,观看周瑜的兵法,而留孙乾和简雍守城。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