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1

作品:《三国白话版

    却说庞统听徐庶一席话后,心中大吃一惊,急忙回头细看,发现果然是徐庶。


    庞统见是故人,心里才稍稍安定下来。


    他四下望了望,确定周围无人,这才说道:


    “你若揭破我的计策,岂不是让江南八十一州的百姓都遭殃了吗?”


    徐庶笑着回答:


    “可眼前这八十三万大军的性命又该如何是好呢?”


    庞统叹道:


    “元直(徐庶字元直),你当真要破坏我的计谋吗?”


    徐庶回答:


    “刘皇叔待我恩重如山,我不敢不报答他。”


    “但当年曹操软禁我母亲,我已经发誓,此生再不为曹操出一计一策。”


    “今天我绝不会破坏兄长的良谋。”


    “只是,我如今随军而来,若军队败北,玉石俱焚之时,我也难以幸免。”


    “先生若能教我一条脱身之计,我自然闭口不言,远远避开。”


    庞统听后笑道:


    “元直如此远见卓识,要想脱身又有何难?”


    徐庶忙道:


    “还请先生指教。”


    庞统便在徐庶耳边低语了几句。


    徐庶听后大喜,连忙拜谢。


    庞统告别徐庶,下船返回江东。


    当夜,徐庶暗中派人到曹军各营寨中散布谣言。


    次日,各营寨士兵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很快,探事的人将消息上报给曹操:


    “军中传言,西凉州的韩遂和马腾谋反,正带兵攻向许都。”


    曹操大惊,急忙召集谋士商议道:


    “我带兵南征,最担忧的便是韩遂和马腾。”


    “如今军中传出这样的谣言,虽不知真假,却不得不防。”


    话音未落,徐庶站出来说道:


    “我蒙丞相收留,始终无以为报。”


    “如今愿请三千兵马,星夜赶往散关守住关隘。”


    若有情况,再行汇报。”


    曹操大喜,说道:


    “若有元直把守散关,我便无忧了!”


    “散关处本已有军队驻守,你统领即可。”


    “现在拨给你三千马步军,臧霸为先锋,速速前去,不得耽搁!”


    徐庶辞别曹操,与臧霸领军连夜出发。


    这正是庞统为徐庶所设之计。


    后来有诗称赞此事:


    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


    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


    曹操派走徐庶后,心中稍感安慰,便带众将巡视沿江营寨。


    先看旱寨,再看水寨。他登上一艘大船,船上竖着“帅”字旗号,两侧布满水军战船,船上埋伏着千余弓弩手。


    曹操坐在船上,指挥全军。


    此时正值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江面风平浪静。


    曹操命人在船上设宴,召集众将聚会。


    他端坐在船中,侍卫数百人身穿锦衣绣袄,手持兵器站立两侧。


    文武众官依次落座。曹操举目四望,只见南屏山青翠如画,东望柴桑,西瞧夏口,南看樊山,北眺乌林,四面空旷,景色壮丽,不禁心生欢喜。


    他对众将说道:


    “我自举义兵以来,扫除天下祸乱,誓愿平定四海,安定天下。”


    “如今只剩江南未得。现在,我有百万雄师,又有各位将士齐心效命,何愁大事不成?”


    “若能平定江南,天下太平,我们便可共享荣华富贵,一同欢享盛世!”


    众将听罢,齐声应道:


    “愿早日奏凯,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


    曹操大喜,命人传酒,与众将尽情畅饮。


    至夜半,曹操酒意正浓,指着南岸说道:


    “周瑜、鲁肃这些人,真是看不清形势!”


    “如今天助我也,有人投降,将成他们的心腹大患。”


    荀攸赶紧提醒:


    “丞相,此言不可随便泄露。”


    曹操大笑道:


    “今日在座诸位,皆是我心腹之人,说出来有何妨?”


    他又指向夏口说道:


    “刘备、诸葛亮这等人,不过是蝼蚁之力,怎能撼动泰山?”


    “实在可笑!”


    接着他又说道:


    “我今年五十四岁了。”


    “若能拿下江南,还有一桩心愿未了。”


    “当年乔公与我交情深厚,他的两个女儿皆为绝代佳人。”


    “后来她们分别嫁给了孙策和周瑜,真是可惜!”


    “如今我新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若得江南,定将二乔接来铜雀台,让她们相伴我度过晚年,这便是我最大的满足了!”


    说罢,曹操仰天大笑。


    后人杜牧有诗感叹: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操正笑谈间,忽然听到一阵乌鸦鸣叫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乌鸦正向南方飞去。


    曹操便问道:


    “为何乌鸦夜里鸣叫?”


    左右随从回答说:


    “乌鸦见月光明亮,误以为天亮了,所以离开树木飞鸣。”


    曹操听后大笑。


    此时,曹操已经喝得大醉。


    他取出长槊,站到船头,将酒洒入江中祭奠,连饮三大杯,然后持槊对众将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凭此槊,平定黄巾、擒获吕布、消灭袁术、收服袁绍,深入塞北,直至辽东,纵横天下,可以说不负大丈夫之志!”


    “如今面对这江山美景,心中颇有感慨,我要作一首歌,你们一起和唱吧。”


    曹操随即唱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歌罢,众将齐声和唱,席间一片欢声笑语。


    正当众人欢畅之时,忽有一人起身说道:


    “当前大军对敌,将士需专心用命,丞相为何吟诵这种不吉利的诗句?”


    曹操抬眼看去,见此人乃扬州刺史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


    刘馥起于合肥,创立州治,收容逃散百姓,兴办学校,开垦屯田,推动教化,长期为曹操效力,立下不少功绩。


    曹操闻言,手持长槊问道:


    “我这番话有何不吉?”


    刘馥答道: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此句暗示离散与无依,实乃不吉之语。”


    曹操大怒,喝道:


    “你竟敢扫我的兴!”


    说罢,举槊一挥,将刘馥刺死。众人见状,无不惊骇,宴席随即中止。


    次日,曹操酒醒,回想起昨夜的事,后悔不已。


    刘馥之子刘熙上前请求带回父亲遗体归葬家乡。


    曹操悲泣道:“我昨夜因醉误杀你父,悔恨莫及!”


    “愿以三公之礼厚葬他。”


    曹操随即拨出军士护送刘馥灵柩,当日便遣人护送回乡安葬。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