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2

作品:《三国白话版

    曹操赏赐金银绸缎,阚泽一概不受,辞别曹操后,驾着小舟重回江东,见到黄盖,将前事一一说明。


    黄盖叹道:


    “若非先生能言善辩,我这一番苦肉计恐怕白费了!”


    阚泽笑道:


    “我如今要去甘宁的营寨中探查蔡中、蔡和的消息。”


    黄盖点头说道:


    “甚好。”


    阚泽到达甘宁的营寨,甘宁接他入内。


    阚泽说道:


    “将军为救黄公覆受辱于周瑜,我心中十分不平。”


    甘宁听后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答话。


    正在说话间,蔡中、蔡和来到。


    阚泽用眼神暗示甘宁,甘宁会意,便说道:


    “周公瑾自恃聪明才智,根本不把我等放在眼里。”


    “我受此羞辱,实在无颜见江东诸位同僚!”


    说罢,咬牙切齿,拍案怒叫。


    阚泽趁机假意凑近甘宁耳边低语,甘宁假装沉思不语,连连长叹。


    蔡中、蔡和见状,认为甘宁和阚泽已心生反意,便趁机挑拨说道:


    “将军为何烦恼?”


    “先生又因何事不平?”


    “莫非有意背吴投曹?”


    阚泽听罢,故意露出惊慌之色,而甘宁猛然拔剑而起,喝道:


    “既然事情已被你们识破,只能杀你们以绝后患!”


    蔡中、蔡和急忙跪下喊道:


    “二位勿忧,我等愿将心腹之事告知!”


    甘宁冷笑道:


    “既然如此,就快说!”


    蔡和说道:


    “我们二人是曹丞相派来诈降的密探,若将军有归降之意,我等定引荐于曹丞相。”


    甘宁假意高兴道:


    “果真如此,那正是天赐良机!”


    蔡中、蔡和又说道:


    “黄公覆与将军受辱之事,我等已经上报曹丞相。”


    阚泽接话道:


    “我也已替黄公覆献书给丞相,今日特来见将军,商议同归曹营。”


    甘宁说道:


    “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真心投靠。”


    于是四人开怀畅饮,商议起“投降”之事。


    蔡中、蔡和随即写信,密报曹操,说甘宁等人愿作曹军内应。


    阚泽另写一封信,托人秘密送给曹操,信中详细说明:


    “黄盖欲投降,但尚未寻得合适时机。”


    “若见船头插有青牙旗者,即为黄盖前来。”


    却说曹操连得两封信,心中疑惑,便召集谋士商议道:


    “江东甘宁因受周瑜羞辱,欲为我军内应;黄盖受责,遣阚泽来降。”


    “这些事都未必可靠。谁敢深入周瑜军营,探听清楚真相?”


    蒋干站出说道:


    “我前次去东吴空手而归,深感惭愧。”


    “如今愿舍身再往,务必探得实情,为丞相解惑!”


    曹操大喜,立即命蒋干动身。


    蒋干驾小舟直至东吴水寨边,让人通报周瑜。


    周瑜得知蒋干到来,十分高兴,说道:


    “我之大功,端看此人了!”


    于是吩咐鲁肃:


    “快去请庞士元来,让他如此如此。”


    原来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寄居江东,曾被鲁肃推荐给周瑜,但尚未正式谋面。


    周瑜先命鲁肃向庞统问策:


    “破曹应当用何计?”


    庞统回答道:


    “欲破曹军,须用火攻。”


    “但大江之上,若一船起火,其他船只必然四散而逃,除非用‘连环计’,将曹军战船连为一体,才能大获全胜。”


    鲁肃将此计禀报周瑜,周瑜大为赞叹,说道:


    “若要实施此计,非庞士元不可。”


    鲁肃答道:


    “只是曹操奸诈多疑,士元如何能前往?”


    周瑜正在思量办法,忽闻蒋干来访,大喜过望,便决定设下圈套。


    他一面安排庞统施计,一面坐于帐中,命人请蒋干。


    蒋干见无人来迎,心中起疑,命人将船停在僻静的江岸后入寨见周瑜。


    周瑜板着脸说道:


    “蒋子翼,为何如此欺我?”


    蒋干笑道:


    “我与你乃旧日故交,特来倾吐心腹之事,怎能算欺骗?”


    周瑜冷笑道:


    “你要说我会投降,除非海枯石烂!”


    “前番我念旧情请你痛饮留宿,不料你却盗取我的私信回去,害我事机泄露,曹操因此杀了蔡瑁、张允,坏了我的计策!”


    “今日你又无故而来,必怀不轨!”


    “我若不念旧情,早就将你斩为两段!”


    “只是两日内我就要击破曹操,暂且留你在军中,若将你送回,又恐走漏消息。”


    于是周瑜命人道:


    “将蒋子翼送到西山庵中安置。”


    “等我破曹之后,再送他回去不迟。”


    蒋干正欲开口再说,周瑜已转身入帐后,不再理会。随即,周瑜命人牵来马匹,让蒋干乘坐,将他送至西山背后的一处小庵安顿,并派两名士兵伺候。


    蒋干住在庵中,心中愁闷不安,寝食难以安宁。


    当夜,天上繁星满布。蒋干独自步出庵外散心,忽听见不远处传来读书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顺着声音信步而行,来到一处山岩边,只见那里有几间草屋,屋内透出灯光。


    他悄悄靠近,往里张望,只见一人悬挂宝剑,在灯下诵读《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


    蒋干心想:


    “此人必是异士。”


    遂上前叩门求见。


    草屋主人开门相迎,举止不凡,气度非俗。


    蒋干问其姓名,对方答道:


    “我姓庞,名统,字士元。”


    蒋干惊喜地问:


    “莫非是凤雏先生?”


    庞统答道:


    “正是。”


    蒋干大喜,说道:


    “久闻先生大名,为何隐居于此偏僻之地?”


    庞统答道:


    “周瑜自恃才高,不容他人,我因此隐居于此。”


    “阁下是何人?”


    蒋干答道:


    “我是蒋干。”


    庞统随即邀请蒋干入草庵落座,二人促膝长谈。


    蒋干说道:


    “以先生的才学,无论去往何处,必然如鱼得水。”


    “若肯归顺曹丞相,我定引荐。”


    庞统叹道:


    “我早有意离开江东,公既愿引荐,不如趁早动身。”


    “若稍作迟疑,周瑜得知,定会加害于我。”


    当下,庞统与蒋干连夜下山,直奔江边,找到蒋干原先停靠的船只,急速渡江,投奔曹营。


    到了曹营,蒋干先入见曹操,将前事一一说明。


    曹操听说凤雏庞统到来,亲自出帐迎接,安置宾主座位后说道:


    “周瑜年少恃才,傲慢欺人,不用良谋。”


    “我久闻先生大名,如今有幸相见,还望不吝赐教。”


    庞统答道:


    “我素闻丞相用兵之道高明,今日愿亲眼观摩。”


    曹操随即备马,与庞统并骑,带其巡视旱寨。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