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1

作品:《三国白话版

    吴国太见孙权犹豫不决,就对他说:


    “先姊临终时曾嘱咐:‘伯符临终前说过,家中事务不明白可以问张昭,外面的事务可以问周瑜。’如今为何不去请教周瑜呢?”


    孙权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派人前往鄱阳请周瑜商议。


    此时周瑜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军,得知曹操大军已到达汉水一带,便连夜赶回柴桑郡商议军机大事。


    使者还未出发,周瑜已经提前到达。


    鲁肃与周瑜关系最为亲密,先迎接周瑜,将此前的情况详细讲述一遍。


    周瑜听后说道:


    “子敬,你不必担忧,我自有打算。”


    “现在快去请孔明来见我。”


    鲁肃闻言立刻骑马前去请诸葛亮。


    周瑜刚稍作休息,就有人通报说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前来拜访。


    周瑜把他们迎进大厅,大家寒暄落座后,张昭问道:


    “都督可知江东的安危形势吗?”


    周瑜回答:


    “还不清楚。”


    张昭说:


    “曹操率百万大军驻扎在汉水一带,昨日传来檄文,邀请主公去江夏一同‘打猎’。”


    “虽是客气之辞,但其实已显露吞并江东的意图。”


    “我们几人劝主公暂时归降曹操,以免江东遭受灾祸。”


    “谁料鲁子敬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他们为了自己的仇怨,特意编了说辞激怒主公。”


    “鲁子敬一意孤行,如今正等待都督决断。”


    周瑜问道:


    “你们的意见都一致吗?”


    顾雍等人答道:


    “我们几人的看法一致。”


    周瑜说:


    “我其实早就有意归降了。”


    “各位先回去,明日早朝面见主公时,我自会拿出决断。”


    张昭等人告辞离去。


    不久,又有程普、黄盖、韩当等一众战将来见周瑜。


    周瑜迎接他们入内,彼此问候后,程普说道:


    “都督可知江东迟早会落入他人之手吗?”


    周瑜回答:


    “还不清楚。”


    程普接着说:


    “我们这些人自从跟随孙将军创业,经历数百次战斗,才有了今日六郡的基业。”


    “如今主公却听信谋士的意见,想要归降曹操,这实在是可耻可悲!”


    “我们宁愿战死,也绝不屈辱投降。”


    “希望都督能劝主公下定决心出兵,我们誓死效力!”


    周瑜问道:


    “诸位的看法是否一致?”


    黄盖愤然起身,拍着额头说道:


    “我的头可以断,但绝不投降曹操!”


    众人纷纷表示绝不投降。


    周瑜安抚他们说:


    “我本就打算与曹操决战,怎么可能投降!”


    “各位将军请回吧,明日我面见主公时自会定下决策。”


    程普等人告辞离去。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通报说诸葛瑾、吕范等文官来访。


    周瑜将他们迎入,行礼落座后,诸葛瑾说道:


    “舍弟诸葛亮自汉水而来,声称刘豫州希望与东吴结盟,共同讨伐曹操。”


    “如今此事文武众人尚未定论,因舍弟作为使者来此,我不好多言,只等都督做出决定。”


    周瑜问:


    “以你的看法,该如何处理?”


    诸葛瑾答道:


    “投降可以求得安稳,但战斗难保万全。”


    周瑜听后笑道:


    “我自有决断,明日大家一起到主公府上定下此事。”


    诸葛瑾等人也告辞离去。


    忽然,又有吕蒙、甘宁等人前来拜见。


    周瑜请他们进来,众人也谈论起是否与曹操开战的问题。


    有人主张迎战,有人主张投降,双方争论不休。


    周瑜说道:


    “不必多说了,明日一起到主公府上共同商议。”


    众人听后方才离去。周瑜冷笑不止。


    到了晚上,有人来报鲁肃带着诸葛亮前来拜见。


    周瑜亲自从中门迎接,将他们请入,礼毕后分宾主落座。


    鲁肃率先问周瑜:


    “如今曹操率军南侵,主公对和与战两种策略无法定夺,全凭将军决断。”


    “将军意下如何?”


    周瑜答道: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军队以天子名义出征,无法抗拒。”


    “而且曹军势力强大,不能轻易对敌。”


    “若战则必败,若降则可安。”


    “我已决意,明日面见主公后,便派使者向曹操投降。”


    鲁肃听后大惊,说道:


    “将军此言差矣!”


    “江东基业,历经三代,岂能一朝便弃于他人之手?”


    “伯符临终时将外事托付于将军,正是希望将军能够保卫国家,成为江东的靠山。”


    “为何如今却要采纳懦夫的建议?”


    周瑜说道:


    “江东六郡,百姓无数,若因战乱生灵涂炭,他们定会怨恨我。”


    “所以我才决定请降。”


    鲁肃反驳道:


    “非也。”


    “以将军的英雄才能,加上东吴的险峻地势,曹操未必能得逞。”


    二人争辩不休,诸葛亮一直在旁袖手旁观,冷笑不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周瑜见状,问道:


    “先生为何发笑?”


    诸葛亮答道:


    “我不是笑别人,而是笑子敬不识时务罢了。”


    鲁肃问:


    “先生为何反倒说我不识时务?”


    诸葛亮说道:


    “周都督打算投降曹操,这非常明智。”


    周瑜大喜,说道:


    “孔明果然是识时务之人,必定与我志同道合。”


    鲁肃愤然问道:


    “孔明,你为何也这样说?”


    诸葛亮答道:


    “曹操极善用兵,天下无人能敌。”


    “曾经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他对抗,如今这些人全被他消灭,天下已无人能匹敌曹操。”


    “唯有刘豫州不识时务,竟然还要与曹操争斗,如今他孤身在江夏,连自身存亡都难以保全。”


    “周都督若决意投降曹操,不但可以保全家室,还能享受荣华富贵。”


    “国祚迁移,本是天命所定,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鲁肃大怒,斥道:


    “你竟叫我主公向曹贼屈膝投降受辱吗?”


    诸葛亮说道:


    “我有一个计策,不用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也不用亲自渡江投降,只需要派一名使者,乘一艘小船送两个人到江边。”


    “曹操一旦得到这两个人,他的百万大军便会卸甲收兵,卷旗而退。”


    周瑜问道:


    “要送哪两个人,才能让曹操退兵?”


    诸葛亮答道:


    “江东若失去这两个人,就如同大树失去一片叶子,粮仓少了一粒米,无关大局。”


    “但曹操若得到这两人,定会大喜过望,立即退兵。”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