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2

作品:《三国白话版

    刘表的遗体被安葬在襄阳城东的汉阳原地,却没有告知刘琦和刘备。


    刘琮到达襄阳刚停下马,突然接到消息,说曹操带着大军直扑襄阳。


    刘琮大吃一惊,急忙召集蒯越、蔡瑁等商议对策。


    东曹掾傅巽提出建议说:


    “曹操的大军来袭固然值得忧虑,但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大公子刘琦在江夏,刘备在新野,我们尚未报丧,若他们发动兵力来讨伐,荆襄将岌岌可危。”


    “我有一个计策,既能让荆襄百姓安稳如常,又能保全主公的名声和地位。”


    刘琮问:


    “什么计策?”


    傅巽说:


    “不如把荆襄九郡献给曹操,曹操一定会重视主公。”


    刘琮大声斥责:


    “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继承了父亲的基业,怎么能随便把它交给别人?”


    蒯越插话说:


    “傅公的意见是对的。”


    “逆顺有时,强弱也有定势。”


    “曹操南征北战,名义上是为了朝廷,主公如果抵抗,会让他的名声不顺。”


    “而且主公刚刚继位,外患未解,内忧将起。”


    “荆襄百姓听说曹兵来,未战先惊,怎么能抵抗呢?”


    刘琮说:


    “你们的话很有道理,但我不忍心一旦放弃父亲的基业,怕让天下人笑话。”


    话音未落,一个人昂首走进来说:


    “傅公和蒯公的意见确实非常好,为什么不采纳呢?”


    大家转头一看,原来是山阳高平的王粲,字仲宣。


    王粲身材瘦弱、矮小,小时候曾拜访过中郎蔡邕。


    那时蔡邕的座位上坐满了宾客,听到王粲来,蔡邕倒履迎接,大家都惊讶道:


    “蔡中郎怎么特别对这个小子如此尊敬?”


    蔡邕答道:


    “这个孩子有才,我不如他。”


    王粲博学多才,记忆力极强,常常能过目不忘。


    他曾看过路边的碑文,一遍过去就能背诵下来;看人下棋,即使棋局错乱,他也能重新摆好,完全没有错误;他还擅长算术,文笔也极为出色。


    十七岁时,他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但他没有接受。


    后来因乱世避难到了荆襄,刘表非常器重他。


    那天,王粲对刘琮说:


    “将军自认为与曹操相比如何?”


    刘琮答道:


    “不如曹操。”


    王粲说:


    “曹操兵强将勇,足智多谋,打败了吕布、袁绍、刘备,战绩赫赫。”


    “现在他的大军南下,势不可挡。”


    “傅公和蒯公的计策,是最好的方案。”


    “将军若再犹豫不决,将来必定后悔。”


    刘琮说:


    “先生的意见很有道理,但必须先告知母亲。”


    这时,蔡夫人从屏风后走出,对刘琮说:


    “既然仲宣、公共和蒯公的意见一致,那就不必再告诉我了。”


    刘琮听后心中决断,于是写下降书,命令宋忠秘密前往曹操的军中献降。


    宋忠接到命令,直奔宛城,找到了曹操,献上降书。


    曹操大喜,重赏宋忠,并命他带领刘琮出城迎接,表示将刘琮任命为荆州之主。


    宋忠辞别曹操,返回荆襄,准备渡江。


    忽然,看到一队人马接近,细看竟是关云长。


    宋忠吓得赶紧躲避,但被云长叫住,详细询问荆州的事情。


    最初,宋忠隐瞒不说,但被云长一番盘问后,无处可逃,只得将事情的前后经过全盘托出。


    云长大吃一惊,立刻将宋忠带到新野见刘备,将事情详细告诉刘备。


    刘备听后痛哭不已。张飞说道: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如先斩了宋忠,再起兵渡江,夺取襄阳,杀掉蔡家和刘琮,然后再与曹操决战。”


    刘备却说:


    “你暂时闭嘴,我自有打算。”


    于是他命令宋忠:


    “你知道大家的意图,为什么不早些向我报告?”


    “现在即使杀了你,也无济于事,你赶快离去。”


    宋忠跪谢后,抱头鼠窜逃走。


    正当刘备心情烦闷时,突然接到刘琦派遣的使者伊籍来报。


    刘备感激伊籍曾经救过他的命。


    刘备接过信件,反复向伊籍表示感谢。


    伊籍说道:


    “大公子在江夏,听说荆州已故,蔡夫人和蔡瑁等商议不报丧,竟然立了刘琮为主。”


    “大公子派人去襄阳打探情况,回来说这是真的。”


    “怕使君不知道,我特意带着丧书来报,并且请求使君动员精兵,一同前往襄阳讨伐刘琮。”


    刘备看完信后,对伊籍说:


    “机伯知道刘琮僭位,却不知道刘琮已经将荆襄九郡献给曹操了!”


    伊籍惊讶地问:


    “使君从哪里得知的?”


    刘备详细说明了抓获宋忠的事情。


    伊籍说:


    “既然如此,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先去襄阳,引诱刘琮出城迎接,再将他擒拿,铲除他的党羽,这样荆州就归使君了。”


    孔明说:


    “机伯的话有道理,主公可以采纳。”


    刘备流着泪说:


    “我兄长在临终时托孤于我,现在如果抓住他儿子夺取他的位置,日后死后在九泉之下,怎能有脸再见我兄长?”


    孔明说:


    “如果不这么做,现在曹军已到宛城,我们该如何抵抗?”


    刘备说:


    “不如先退到樊城避一避。”


    正在商议时,侦察骑兵飞马来报,曹军已经到达博望。


    刘备急忙命令伊籍返回江夏整顿军马,同时与孔明商量抵抗的办法。


    孔明安慰道:


    “主公不必担心。”


    “前次我们用火烧了夏侯惇的大半兵马,这次曹军再来,我们一定还会用这招。”


    “我们不能在新野久留,不如早点去樊城。”


    于是,孔明差人四面张榜,告知百姓:


    “无论老少男女,愿意随军的,今天就跟我一起去樊城避难,不要自误。”


    又派孙乾去河边调度船只,帮助百姓逃生;同时命糜竺护送各官员的家属前往樊城。


    同时,孔明聚集将领们下达命令,首先对关羽说:


    “带一千兵马去白河上游埋伏,每人带上布袋,装满沙土,阻挡住白河的水流。”


    “明天三更后,只听到下游传来喊声和马嘶声时,迅速拿起布袋放水,让水淹过去,顺流而下杀敌。”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