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1

作品:《三国白话版

    孙策自从称霸江东,军队精锐、粮草充足。


    建安四年,他袭取了庐江,击败刘勋,又派虞翻传檄豫章,豫章太守华歆投降。


    从此孙策声威大振,便派张纮前往许昌呈上奏表,报告战功。


    曹操得知孙策实力强盛,叹息道:


    “这只小狮子难以争锋啊!”


    于是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孙策的弟弟孙匡,双方结成姻亲。


    同时,曹操将张纮留在了许昌。


    然而,当孙策向曹操请求担任大司马时,却遭到拒绝。


    孙策对此十分不满,心中常怀袭击许都的念头。


    吴郡太守许贡暗中派使者前往许都,向曹操上书,其内容大致如下:


    “孙策骁勇善战,与项羽十分相似。”


    “朝廷应表面上加以荣宠,将他召回京师;不可让他驻守地方,否则后患无穷。”


    许贡的使者渡江时,被守江的士兵捉住,送交孙策。


    孙策看完书信后勃然大怒,将使者斩杀,随即派人假意邀请许贡前来商议事务。


    许贡到后,孙策拿出书信给他看,怒叱道:


    “你竟然想送我上绝路吗!”


    随即命武士将许贡绞杀。


    许贡的家人纷纷逃散,唯有三名家客誓为许贡报仇,却苦无机会。


    一天,孙策带领军队到丹徒西山打猎,追赶一头大鹿时,在树林中遇见三人手持长枪、佩带弓箭站立。


    孙策勒马问道:


    “你们是何人?”


    三人答道:


    “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猎。”


    孙策正要策马离去,其中一人忽然持枪刺向孙策的左腿。


    孙策大惊,急忙抽出佩剑反击,不料剑刃竟然断落,只剩下剑柄。


    一人趁机拉弓射箭,箭正中孙策面颊。


    孙策拔出面上箭头,取弓还射,一箭将射箭之人射倒。


    其余两人举枪围攻,大喊道:


    “我们是许贡的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


    孙策身边无其他武器,只能用弓勉强抵挡,一边战斗一边后退。


    这两人拼死搏斗毫不退却,孙策身中数枪,战马也负伤。


    就在孙策性命攸关之际,程普率领数人赶到。


    孙策大喊:


    “杀贼!”


    程普率人一齐杀上,将许贡的家客斩为肉泥。


    再看孙策,面上血流满面,伤势极重。


    他用刀割下袍子裹住伤口,被救回吴郡疗养。


    后人有诗赞许贡家客三人曰:


    “孙郎智勇冠江湄,射猎山中受困危。”


    “许客三人能死义,杀身豫让未为奇。”


    却说孙策受伤回到吴郡后,派人请华佗来治疗。


    不料华佗已前往中原,仅留下徒弟在吴地,其徒弟受命诊治孙策。


    他诊断后说道:


    “箭头上涂有毒药,毒素已经渗入骨头,必须静养百日,方能痊愈。”


    “如果情绪激动,伤口恐难痊愈。”


    但孙策性格急躁,恨不得立刻康复。


    他勉强将养二十余日,忽然听闻张纮从许昌回来,便召来问询。


    使者答道:


    “曹操对主公非常忌惮,他的幕僚也多对主公敬佩,唯独郭嘉不服。”


    孙策问道:


    “郭嘉说了什么?”


    使者不敢回答。


    孙策听后怒不可遏,追问使者细节。


    使者只得如实相告:


    “郭嘉曾对曹操说,主公不足为惧:‘轻率而无防备,性情急躁缺乏谋略,只是匹夫之勇罢了,终有一日会死于小人之手。’”


    孙策听罢怒吼:


    “匹夫怎敢妄评我!”


    “我誓要攻下许昌!”


    他不顾伤口未愈,立即召集人马商议出兵。


    张昭劝道:


    “医者已叮嘱主公静养百日,您为何为一时之怒轻视自己的宝贵性命?”


    正说话间,忽有消息传来,袁绍派使者陈震到访。


    孙策命人将陈震请入,询问来意。


    陈震详述袁绍欲与东吴结盟,共同对抗曹操。


    孙策大喜,当即在城楼设宴款待陈震。


    席间,孙策见到众将交头接耳,纷纷离席下楼,感到奇怪,便问左右缘由。


    左右答道:


    “楼下有一位被称为神仙的人路过,众将想去拜见。”


    孙策起身凭栏眺望,只见一名道人身披鹤氅,手持藜杖,站在路中央,百姓纷纷焚香叩拜。


    孙策怒道:


    “这是何等妖人!”


    “速速将他捉来!”


    左右劝道:


    “此人姓于名吉,居住在东方一带,往来吴地,以符水治病救人,从未失效,民间称他为神仙,不可轻慢。”


    孙策更加愤怒,喝令:


    “立刻捉来!违者斩!”


    左右无奈,只得将于吉押至城楼。


    孙策叱问道:


    “你这狂道,竟敢蛊惑人心!”


    于吉从容答道:


    “贫道乃琅琊宫道士,曾于顺帝年间入山采药,得神书《太平青领道》,其中百余卷皆为治病之术。”


    “贫道无偿施药济人,未曾索取分毫,何来蛊惑人心之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孙策怒斥:


    “你既然分文不取,那你的衣食从何而来?”


    “你分明与张角一类妖人无异,留你只会后患无穷!”


    说罢命令左右斩杀于吉。


    张昭谏道:


    “于吉在江东多年,从无过犯,不可杀害。”


    孙策却道:


    “这种妖人,与猪狗何异!”


    “杀了便是!”


    众官纷纷劝阻,陈震也加以劝谏,但孙策怒火难消,命将于吉先下狱关押。


    不久,孙策的母亲吴太夫人得知此事,召孙策至后堂,训斥道:


    “我听闻你将那位神仙下狱。”


    “他常治病救人,军民敬仰,不可加害!”


    孙策答道:


    “此人是妖人,用妖术惑众,不除不足以平民心!”


    吴太夫人多次劝解,但孙策执意不听。


    他随后召来狱吏取于吉问话,发现狱吏因敬仰于吉,在狱中早已为他松了枷锁。


    孙策大怒,痛斥狱吏,将于吉重新押回牢中,枷锁加倍。


    张昭等人联名上书,为于吉求情,但孙策不为所动,冷笑道:


    “昔日交州刺史张津,迷信邪教,最后却死于敌军之手。”


    “你们读书人竟看不透此类事情,我杀于吉,是为了正道驱邪!”


    吕范进言:


    “于道人曾祈风祷雨极其灵验。”


    “如今天旱,不如让他祈雨以赎罪。”


    孙策冷笑道:


    “我倒要看看这妖人能耍什么花招。”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