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2

作品:《三国白话版

    次日,曹操班师回许昌,关羽整理车马,护送二夫人登车,亲自护卫。


    途中,曹操试图破坏君臣之礼,安排关羽与二夫人同室而居。


    关羽便手持蜡烛站在门外,从夜间直至天明,丝毫没有倦意。


    曹操见状,愈加敬重关羽。


    到达许昌后,曹操为关羽安排了一座府邸居住。


    关羽将府邸分为两部分,内院派老兵十人看守,二夫人居住其中,关羽自住外院。


    曹操随后引关羽朝见献帝,献帝封关羽为偏将军,关羽谢恩回府。


    次日,曹操设大宴,召集众多谋士与武将,以贵宾之礼款待关羽,邀请他上座,又赠送绫罗锦缎、金银器皿等贵重礼物。


    关羽将这些赏赐全数交给二夫人收存。


    自关羽到许昌后,曹操对他恩宠有加,三日小宴,五日大宴,又送美女十人服侍关羽。


    关羽将曹操所赠的美女全数送入内院,命她们侍奉二位嫂嫂,并且每三日一次到内门外恭敬行礼,问候“二嫂安否”。


    二夫人每次答复后,总是问起刘备的消息,然后说道:


    “叔叔自便。”


    关羽这才退下。


    曹操听闻此事后,再次对关羽深感钦佩。


    一天,曹操看到关羽所穿的绿锦战袍已经破旧,便量好他的身形,命人用上好的锦缎制作了一件新战袍赠予关羽。


    关羽接受了新战袍,但却穿在内衣之下,外面仍罩着旧战袍。


    曹操笑着问道:


    “云长为何如此节俭?”


    关羽答道:


    “我并非节俭。”


    “这旧战袍是刘皇叔所赐,我穿着它便如同见到皇叔一般,不敢因丞相的新赐而忘却兄长的旧赐,所以罩在外面。”


    曹操叹道:


    “真乃义士!”


    但尽管表面称赞,心中却隐隐不悦。


    一天,关羽在府中,忽然有人来报:


    “内院二夫人哭倒在地,不知缘故,请将军速去。”


    关羽连忙整理衣冠,跪于内门外询问二嫂为何悲泣。


    甘夫人说道:


    “我昨夜梦见皇叔深陷于土坑之中,醒来后与糜夫人谈论,猜想皇叔恐已在九泉之下,因此痛哭。”


    关羽答道:


    “梦境之事不足为凭。”


    “这是嫂嫂日夜思念所致,请勿过于忧愁。”


    正说话间,曹操派人请关羽赴宴。


    关羽辞别二嫂,前去见曹操。


    曹操见关羽眼中含泪,便问原因。


    关羽答道:


    “二嫂思兄痛哭,不由得使某心生悲伤。”


    曹操笑着安慰他,并频频劝酒。


    关羽饮醉后,抚摸着自己的长髯说道:


    “生不能报效国家,又背离兄长,徒然为人啊!”


    曹操问道:


    “云长的髯须有多少根?”


    关羽答道:


    “大约数百根。”


    “每年秋天会掉落三五根。”


    “冬天我常用黑纱袋包裹它们,防止折断。”


    曹操于是用锦缎做了一个精致的纱囊赠予关羽,用以保护他的长髯。


    次日,关羽上朝觐见献帝。


    献帝见他胸前悬挂着一只纱锦囊,便问是何物。


    关羽答道:


    “臣髯须颇长,丞相赐囊以护之。”


    献帝便命关羽当殿将长髯披拂开来,见其长过腹部,不禁赞叹道:


    “真是美髯公也!”


    自此,世人皆称关羽为“美髯公”。


    一天,曹操邀请关公赴宴。


    宴席将散时,曹操亲自送关公出府,看到关公的马瘦弱不堪,于是问道:


    “云长,你的马为何如此瘦弱?”


    关公答道:


    “贱躯颇为沉重,马匹难以承受,因此总是瘦弱。”


    曹操便命人准备一匹好马。不一会儿,左右牵来一匹神骏之马。


    那马浑身毛色如烈焰,英姿雄伟,气度非凡。


    曹操指着马问道:


    “云长,可识得此马?”


    关公仔细一看,答道:


    “此莫非是吕布所骑的赤兔马?”


    曹操笑道:


    “正是!”


    随即连同马鞍和缰绳一并赠予关公。


    关公闻言大喜,再拜称谢。曹操见状,心生不快,说道:


    “我屡次赠送你美女、金帛,你从未下拜。”


    “如今赠你一匹马,倒令你如此欢喜,甚至再三叩谢。”


    “难道你是轻贱人而看重牲畜吗?”


    关公答道:


    “我听闻此马日行千里,若得此马,日后若知兄长下落,一日便能相见,因此特感此恩。”


    曹操听后愕然,心中懊悔。


    关公辞别后,有诗人感慨道:


    威倾三国着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


    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后来,曹操问张辽:


    “我对云长的礼遇不可谓不厚,然而他总是心怀离意,这是为何?”


    张辽答道:


    “容我探其缘由。”


    次日,张辽去见关公,礼节已毕,便说道:


    “丞相待兄如上宾,岂有怠慢之处?”


    关公答道:


    “我十分感念丞相的厚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然而,虽然我身在此处,但心中常念皇叔,从未有片刻忘怀。”


    张辽说道:


    “兄长此言有失妥当。身处世间,当分轻重缓急,方为丈夫。”


    “玄德待兄,未必超过丞相,兄为何总想着离开?”


    关公答道:


    “我深知曹公待我极为厚重,但刘皇叔曾恩待于我,我发誓与他共存亡,绝不能背弃。”


    “我留在此地,所图者只是立下一些功绩以报答曹公,然后才会离开。”


    张辽又问:


    “倘若玄德已经去世,你又将何去何从?”


    关公答道:


    “若皇叔果然已亡,我愿追随于地下。”


    张辽听后明白关公决心不可动摇,只得告辞回去,将关公的态度如实禀告曹操。


    曹操感叹道:


    “忠于旧主,不忘本源,真乃天下的义士!”


    荀彧进言道:


    “他声称立功后才会离去,若不给他立功的机会,未必会轻易离开。”


    曹操深以为然。


    却说刘备在袁绍手下,每日愁眉不展。


    袁绍问道:


    “玄德为何忧虑不解?”


    刘备答道:


    “我的二弟音讯全无,妻儿陷落曹贼之手。”


    “上不能为国效力,下不能保全家室,怎能不忧心如焚?”


    袁绍说道:


    “我早有意出兵攻打许都。”


    “如今春暖花开,正是兴兵的好时机。”


    随即召集众人商议破曹的对策。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