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3

作品:《三国白话版

    曹德拔剑出去查看,立刻就被乱军刺杀身亡。


    曹嵩惊慌,带一妾奔入方丈后院,试图翻墙逃走,但妾身材肥胖,无法越墙。


    曹嵩无奈,与妾躲入厕所中,却被乱军杀害。


    应劭拼死逃脱,投奔袁绍去了。


    张闿杀光曹嵩一家,劫掠财物后,放火烧毁寺庙,率五百士兵逃往淮南。


    后人对此有诗叹道: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


    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曹操奸诈凶狠世人皆知,曾残忍地将吕氏家族满门屠戮。如今他全家被害,可谓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此时,应劭的部下中有逃出生天的士兵,将消息报告给曹操。


    曹操听闻此事,悲痛欲绝,哭倒在地。


    众人将他扶起,曹操咬牙切齿地说:


    “陶谦竟然纵容手下杀害我的父亲,此仇不共戴天!”


    “我定要举全军之力,血洗徐州,才能雪恨!”


    于是,曹操留下荀彧和程昱率三万兵马守住鄄城、范县、东阿三地,其余军队全数开拔,直奔徐州而去。


    先锋由夏侯惇、于禁、典韦担任。


    曹操下令,但凡攻下城池,便将城中百姓屠戮殆尽,以为父报仇。


    当时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情甚笃,听闻徐州有难,率五千兵马前往支援。


    曹操得知此事大怒,派夏侯惇在路上截击。


    与此同时,陈宫身为东郡从事,也与陶谦关系深厚,得知曹操为父报仇而欲屠杀百姓,连夜赶来见曹操。


    曹操得知陈宫是来为陶谦说情,本想避而不见,但念及旧日情分,只得召见。


    陈宫对曹操说:


    “听闻您率大军讨伐徐州,为尊父报仇,计划屠尽百姓,因此特来进言。”


    “陶谦乃仁义君子,非贪图私利之人。”


    “尊父遇害,实为张闿的恶行,与陶谦毫无关系。”


    “况且州县百姓与您无仇,若滥杀无辜,实属不祥。”


    “望您三思而行。”


    曹操怒道:


    “你昔日弃我而去,如今又有何脸面来见我?”


    “陶谦害我满门,我誓要摘其胆剜其心,方解此恨!“


    “你虽替他游说,又能奈我何!”


    陈宫见劝说无果,只得辞别,感叹道:


    “我也无脸再见陶谦了!”


    于是策马投奔陈留太守张邈而去。


    却说曹操大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甚至发掘坟墓。


    陶谦在徐州闻曹操起兵复仇,滥杀无辜,仰天痛哭道:


    “是我获罪于天,连累徐州百姓遭此大难!”


    随即召集众官商议对策。


    将领曹豹说道:


    “曹军既已至此,岂能束手待毙?”


    “我愿随府君一起抵抗曹军!”


    陶谦无奈,只得率兵迎敌。


    远望曹操军队如漫天霜雪,阵势森严。


    中军高举两面白旗,上书“报仇雪恨”四字,分外醒目。


    曹操身穿缟素,纵马上阵,扬鞭痛骂陶谦。


    陶谦出阵,躬身施礼说道:


    “我本欲与您修好,特托张闿护送令尊。”


    “不料此人本性难改,酿成大祸。”


    “此事与我无关,望明公明察。”


    曹操怒骂道:


    “老匹夫!”


    “你杀我父亲,还敢狡辩!”


    “谁能生擒此贼?”


    夏侯惇应声出战,陶谦大惊,急忙退回阵中。


    夏侯惇追赶,曹豹挺枪跃马迎战,两军激战,忽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战场一片混乱,双方各自收兵。


    陶谦回城,与众人商议说:


    “曹军势大难敌,我不如自缚投降,以一命换徐州百姓安宁。”


    话音未落,一人站出说道:


    “府君久居徐州,百姓感恩戴德。”


    “曹军虽强,却未能轻易破城。”


    “府君应与百姓同心坚守,我虽无大才,愿献一计,使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听罢大惊,急忙询问对策。


    正所谓:欲结善缘反成冤仇,绝境之中却见生机。


    究竟此人是谁?


    他将献出何计?


    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