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雁过留痕
作品:《大魏芳华》 早秦亮就来到 了前厅阁楼,穿戴好青色官
服、笼冠,印绶等一 应俱全,等候持节者羊耽
前来。
昨日听闻皇帝要直接策封晋公、秦亮确实有点
惊讶,但细思之后,仍觉得对于大事的推进、
此事还不足以产生多大的影响!
若是人们讲点实在的。皇帝给策封一个 晋公,
对标的是当年的魏公;秦亮只要还要点名声,
便不可能直接接受,说不定弦外之音、 还暗指
秦亮有不臣之心!毕竟之前在东堂、宣读过一
份皇帝赏赐诏书了,便是为秦亮增加食邑三千
户。
如今因为皇帝追加一一个虚假的态度,就能够弥
补以前的巨大矛盾、可以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
吗?
密谋刺杀、册丘俭起兵谋反,都与皇帝脱不了
干系!相比之下,前阵子皇帝在太学造势、想
要亲政,诸如此类的事还是小节!
但若讲明面上的虚套说法。秦亮作为臣子,并
没有废帝的名分,须得郭太后下诏才行,理论
上并不是秦亮去废帝。何况秦亮建议上书,也
会加一句、如伊尹霍光故事。这事就不再是、
秦亮与曹芳两人之间的问题。
汉朝权臣霍光,后代涉嫌谋反被灭族,但霍光
自己并没有谋反。他手握大权、且皇帝无道,
却没有取而代之,维护了汉室社稷;这事在后
来其实是正面事迹。
加上如伊霍故事,就跟如萧何故事一一样,属于
种声明。所以朝廷给予大臣入朝不趋、赞拜
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之时,- -定会有一旬
“如萧何故事”,就是让大家想想萧何、他不
是没有篡位吗?
除此之外,秦亮还权衡过别的事。
他现在完全没有退路,旦失去大權, 必将死
无葬身之地!这一点比当初司马家的处境还要!
糟糕,因为河内司马氏家大业大,如果不把野
心暴露出来,就算家势下滑了、极可能也不会
灭族。
既然不能回头,那也没必要捂得太严实。让策
封走一遍过场、 大概并非坏事,增加一下声
势,却没有留下话柄! !
曹芳这个皇帝的策封,跟预定的曹启还是有所
不同。曹启不到七岁,将来如果被秦亮推举上
去,曹启的诏书,在天下人眼里不就相当于、
秦亮自己夸自己?
因此秦亮什么也没做,打算是以不变应万变。
皇帝要送策书,便让他送!只不过谋划好的大
事,最好往后稍微拖延段时间 了。
偏厅外的光线越来越亮,太阳还没出来。
秦亮放下手里的筷子,将粥碗推到-边,便拿
起了一A卷文书来看。只见王康也放下了碗,秦
亮便抬头道:“ 卿等继续吃饱,估计使节还有
会。
王康道:“仆平素一 天吃两顿, 差不多饱
了。”
几个属官似乎仍有点繁张。因为秦亮刚刚暴露
出某种迹象,他们估计尚未习惯。
反倒是秦亮换了个放松的姿势、盘腿而坐,又
把卷着的纸顺手展开。在大魏生活的这十多
年,经历的风浪确实不少,他不是没有恐惧之
心,只是好像有点麻木了。
大伙又等了一阵,却不料太常羊耽没到,反而
是宦官张欢先来。
朱登将张欢带到西厅,张欢揖见罢,便走到秦
亮身边,俯首低声道:“大将军, 皇太后殿下
暂且把策书收走了。
秦亮一怔,片刻后才发出“哦”地一声。
张欢又附耳道:“殿下之意, 策封不妥。故遣
仆出宫,与大将军商议。
秦亮思索了片刻。郭太后是可以信任的盟友,
既然她有自己的看法,那依她好了。因为这件
事不像新皇的人选,秦亮定要坚持已见、非得
不选曹髦! !
很多事就是这样,怎么选择都可以,只是考虑
的角度不同罢了。秦亮当然要顾及郭太后的感
受, 毕竞曹芳早就说过句话、从今往后与郭
太后的母子关系恩断义绝!
于是秦亮点头道:“这样也好。 ”
秦亮回顾左右,松了口气道:“ 宫里收回成命
了,皇太后殿下的意思。派人去大门门楼,把
人撤了罢。
不太宽敞的厅中出现了一一阵议论声,几个属官
相互交谈了起来,王康起身拱手道:“仆去传
张欢也拜道:“ 大将军,仆不能久留,这便要
回去复命,请告辞。”
秦亮还礼,仍叫朱登送张欢出门
事情有些曲折反复。然而策封、策封不
受、策书未发,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等同于什
么都没有发生。所谓雁过留痕,大抵如此。
尤其是此事已经安排了使节,消息便不止于中
书省。至少使者羊耽等人是知道的。
太常羊耽收到皇太后殿下的诏命,自然立刻取
消了行程,并叫人去西掖门]外的乘黄厩、下令
不用准备车驾仪仗了。
接着羊耽便继续在太常寺处理日常事务。他什
么都没说,但心里当然会琢磨是怎么回事。
两次诏命都来自中书省,第道策封诏命是以
皇帝的名义,而第二道诏命来自郭太后。按照
羊耽的推测,郭太后可能是得了大将军的授
意! !
因为魏朝的情况、与汉朝完全不同了,汉朝的
宦官与太后权势相当大,属于可以和士族群体
三足鼎立的存在;而魏朝的宦官已经形同奴
仆,后宫的权势也大为削弱。
况且郭太后-一向是个谨慎持重的人,明皇帝时
期皇后嫔妃都有被杀者,就她没事。曹爽司马
懿辅政时,她大多时候便听从曹爽等人的建
义,现在秦亮做大将军、她多半也是如此。
等到临近中午了,羊耽便离开了太常寺、返回
永和里宅邸。
羊祜家就在附近,羊耽下值早、便与宪英-起
去了侄子家,到羊发的灵堂上一炷香。
一家人拜完灵位,羊祜留他们夫妇、在府中用
午膳,说是吃素。羊耽没有推辞,一起到了 饭
厅入座。
侄子羊祜、侄女羊徽瑜都在服丧,不过礼制不
同。羊祜着粗麻布,羊徽瑜则穿缉边的熟麻。
她现在住在娘家,但与逝者的关系、仍是已经
出嫁了的妹妹。
今日策书没有发出去,却仍是-件大事! !羊
耽自然谈起了此事。
说起皇帝打算策命秦亮为晋公时,连羊徽瑜也
立刻转头看了过来,她似有诧异之色,眼睛里
露出了异样的神情。
年迈的羊耽也看了侄女~眼, 不禁心道:若非
扬州起兵勤王,司马师多半也会有这样的待
围,毕竟司马懿可是通过兵变的方式、独揽朝
政了!
命运多变,羊耽也不知该对羊徽瑜说什么,便
继续把事情讲完。
就在这时,妻子辛宪英忽然小声道:“ 大将军
秦仲明这是要废黜皇帝罢?
羊徽瑜的神情再次变幻不定,她的情绪好像起
伏很大!片刻后,她转头看了一~眼弟弟羊祜。
但今日谈起大将军的事,羊祜倒显得有点沉
默。
9
宪英的推论显然很合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
已很容易让人如此联想。
辛宪英看向面不改色的羊祜,主动问道:“叔
子怎么不说话?”
羊祜开口道:
“原先仆在大将军府时,未曾提
及过此事。现在表弟已是大将军长史,要问问
表弟。
这时羊徽瑜却轻声道:“ 当初李丰许允在东堂
谋莉,还有几个宦官参与,那件事怕是与陛下
有关?”
厅中没有外人,羊耽遂加了一旬:“田 丘俭起
兵时得到了血诏,也有人暗里说是真的、并非
伪造。”
他稍作停顿,便又道:“如 今秦仲明执掌辅政
大权,又在东关羡溪之战中立下大功,声威
正盛。大将军若欲行废立之事,确实有了时
机。”
叔子淡淡地说道:“我听说大将军刚回到洛阳
时,封赏是增邑三千二百户。昨日陛下却忽
然要划十郡之地为晋国,恐怕陛下也想明白
羊徽瑜转头问弟弟:
“ 弟做过大将军长史,以
弟之见,秦仲明往后会接受策封晋公吗?
叔子沉吟片刻,不置可否道:“晋公开国, 不
合制度,且很容易让人想到、当年太祖受封魏
公故事。泰雍辅佐大将军,目前定该劝阻。”
这样的话题、大伙在家里也不好明说。辛宪
英不动声色道:“ 秦仲明之武功,非同寻常
阿。
她随即叹了-声,“ 去年秋冬的东关之战,实
在是出人预料!之前我还好奇,东关地形复
杂,昊军聚集重兵、又有水军之利,不知战事
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结果大战数日之内,秦仲
明竟灭掉了诸葛恪十万大军,把孙仲谋都逼得
屈辱求和了。”
辛宪英稍作停顿又道,“我料 事还是不够大胆
阿。照这么看,秦仲明任职大将军期间,甚至
可能把吴蜀某国给灭国了?”
她说这里,厅堂里一-阵安静。灭国之功,确实
不是臣子可以轻易承受的!
还是羊耽打破沉默,岔开话题道:“ 上次在东
堂见到了大将军,大将军问起了叔子,说是大
略皆有叔子参与谋划,卿不在身边、不怎么习
惯。”
叔子道:“君 子之交淡如水,聚散不必勉强。
仆须守丧,不能继续辅佐了。”
羊耽听罢点了点头,心说叔子是这样的人。以
前兖州刺史部、曹爽府都征辟过叔子,他却
直没有出仕,如今在丧期、恐怕更不愿意被夺
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