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残局

作品:《大魏芳华

    西面的七宝山山脉,隐约之间、宛若是落在地

    平线上的一团乌云。夕阳西下,已落到了山影

    上方。

    烟雾沉沉的战场上,- ~阵阵喧哗从各个方向传

    来。战斗尚在继续,但已打成了残局!

    大战的时间持续并不算长,两军摆开大阵的时

    候、差不多已到中午,真正战斗的时间也就半

    天。

    此时吴军的战线尚能维持;但秦亮骑马在各处

    战场上观察,已很明显地发现, 昊军的消耗更

    快,持续退出战斗的人数更多!

    各个大将对于战阵形势的见解角度不同,但秦

    亮便是这么理解的。吴军的战兵人数没有多少

    优势,但兵力消耗得更快,那么战斗继续下

    去,敌军就会到达个灵界点,在纯物理的层

    面、将无法维持战线!

    诸部在作战战术、进退方面,秦亮几乎没有干

    涉。具体战术在平日训练时,他与中军将领们

    就曾反复商量、演练过了。而青徐军等外军,

    编伍与训练都与洛阳中军有了些不同,临阵之

    时秦亮更不愿过多干涉。

    大多时间里,他都关注着战场形势,只负责全

    局性的决策。

    秦亮发现,战阵上魏军的主要优势,并不是靠

    火器;甚至是骑兵、因为此地缺乏大范围包抄

    的空间,作用也被极大地限制了!魏军的优

    势,大半竟是靠步兵近战获得,魏军步军将士

    的战力和战斗意志、确实要比吴军强。

    而那些火器因为面世时间太短,性能实在不太

    行。当然也完全没有技术难度。

    火药自不必说,只是三种材料混合在一起。若

    非之前做出来、也是别人所有,秦亮只要找到

    硫磺、硝石、木炭,- ~ 天之内就能搞出来。

    他都不需要记住比例,只要进行简单的实验,

    比照燃烧速度、反应残留物,就能试出、更H

    硫二硝三炭完美的混合比例!

    并可为了满足发射药、爆诈药的不同性能参

    数,如燃烧速度,而调配不同比例的火药。

    (属于非常原始简陋的实验设计。)

    至于火器,能铸钟、就能铸铜炮与铜火铳,完

    全是三国的技术。

    秦亮估计,早在商周时期就没有技术障碍了,

    因为那时候已可以铸造复杂的青铜器。有些东

    西就是苹果树上、最低矮的那几只苹果,伸手

    就可以够到,只是没人捅破那层窗户纸罢了。

    当然也是因为实用性的火药尚未面世,有炮无

    药、毫无意义。

    秦亮当时选择铜,便是因为铜的熔点低,在此

    时的冶金技术下,可以铸造出结构更均匀的金

    属件,容易避免砂眼、颗粒物等问题,而且铜

    的金属延展性更好,基本不会炸膛。

    铜火统的击发装置也很原始,用明火点!在铜

    管尾部钻个小孔,在拼镶的木杆上挖坑、箍上

    个金属凹件放引火药, 便是引药锅,拿火-

    点就燃。凹件上再卡上一块小木片,避免引药

    在移动时酒落,便是火门]盖。

    但也正因如此,制造得比较仓促,火器的性能

    比较差。

    那个铜炮、应该叫白炮,因为炮弹出膛的初速

    度不够,只能抛射石弹;不然飞不了几步就撞

    到地面上了,地面的摩擦力远高于空,射程

    过近的话,便全无意义。

    火统的性能则完全比不上弩!受铸造本身的工

    艺方式所限,铜管比较短,爆燃气体产生的加

    速时间也就短,便有同样的问题、出膛速度不

    够;相比长度来

    说、 口径又太大,气密性不足,同样会影响出

    膛速度。

    形成的结果便是,射程很近!而且装填明显比

    弩要慢、繁琐,射速便也很低。所以综合性

    能,是远不如弩的。

    后续要想改良,以秦亮的想法,可能需要设法

    减少杂质,改用熟铁锻造工艺。

    那便比较复杂了,因为秦亮没多少冶金知识,

    他所用到的、皆止于中学知识而已。当然他中

    学是个学霸,否则考不上好大学、也没有机会

    进入大厂做码农。

    不过秦亮依旧急匆匆地、将火器应用到了此

    役!

    杀伤力确实不足,甚至比不上冷兵器,但关键

    是这东西发射时给人的感官更有冲击力,能

    影响士气!尤其是对于初次见识的吴军将土。

    当初秦亮在金墉城设作坊、纏水上建城,就是

    在搞火器,以及训练使用流程。

    后来他从王飞枭的奏报中看见,诸葛恪麾下有

    一些山越人组成的精兵、善用刀盾,骁勇善战

    十分勇猛。 秦亮又在城北演武场、 专门]组织了

    针对刀盾兵的近战格斗训练。

    所以之前有些朝臣以为、他几番胜仗之后开始

    轻敌,确实是个误解!秦亮在发起东关之战

    前,还是用心准备了很久的。

    秦亮骑着马来到了中军附近,中路的战斗刚进

    入短暂的间歇,硝烟还未散去,特殊的刺鼻气

    味笼罩在空气中,周围“嗡嗡嗡”- ~片嘈杂。

    这时处长着灌木的小土丘上,中垒将军杨威

    向秦亮挥了挥手。

    “过去看看。”秦亮回顾左右道,然后抖了一

    下缰绳,“叱!

    双腿夹紧马腹,他便骑马直

    接冲上了那个小土丘。

    杨威揖道:“ 大将军且看,贼军在后面挖沟、

    抢修工事,他们要准备防御阿。”

    秦亮循着他指的方向,朦胧之中果然看到,好

    像有不少人在那里干活。尘土与烟雾影响了视

    线,- 一时间看得是朦朦胧胧。

    观望了一会,秦亮便作出了判断:“诸 葛恪明

    白、此次阵战打不赢了,他这是想捱到天黑好

    退兵。”

    部将们听到这里,都是一阵兴高采烈,纷纷说

    道:“恭贺大将军, 大败诸葛恪!”“大将军

    用兵,破敌须臾之间矣。

    秦亮却抬起手制止,说道:“ 诸将士奋勇之

    力。此役尚未结束,诸位不能松懈、须继续戮勤

    力作战。”

    武将们拜道:“喏! ”

    随行的贾充在这高地上,向四面观望了一-番,

    又眺望濡须水对岸、大塘泽北面,那边分别部

    署了豫州傅嘏部、扬州王飞枭部。贾充也是一一

    脸感慨道:“ 大将军用兵,没有一点破绽,堪

    称又稳又狠。不仗奇谋,却能让敌军绝望。仆

    拜服也!

    这时不远处响起了“咚咚” 的鼓声,成

    队列的步骑向前移动,严阵以待。

    秦亮见状说道:“ 吾先回中军了。”

    杨威抱拳道:“ 此地军情,仆定及时向大将军

    禀报。

    秦亮点头道:

    ‘甚好。

    离开了小土丘,王浑、阿童等人也恭维了几

    句。秦亮还是保持着严肃,并未露出得意的样

    子。正如他自己所言,胜利在望、却未结束!

    不过他的心里,自然已是暗暗松了 口气。

    战役进行到现在,赢面应该是非常大了!反败

    为胜这种事不是没有,但正如以寡击众、以弱

    胜强-一样,属于意外的情况;并不多见,才会

    被人津津乐道。大多时候,世事就是这样发展

    的,不会出太大意外,浩浩汤汤无法扭转。

    秦亮的心胸一阔,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仿佛真切地看到了横扫天下、- -统三国的希

    望!

    从大權在握的权臣、到天下庶民,谁又不想过

    几天安稳日子?人也大概并不愿意时刻受到威

    胁、朝不保夕,或者处处受制,反复去体验大

    志难抒的苦闷。

    希望,实在是一样好东西,秦亮心头-阵舒

    畅,甚至座下的马儿、四蹄也仿佛变得轻快

    了。

    远处的夕阳余晖,并未让人感受到黄昏垂暮。

    反而斜照的光辉,有一种光线更长的错觉,仿

    佛万丈之光、酒落在辽阔的大地之上。

    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