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吾非大老粗

作品:《大魏芳华

    石苞收到密信时,除了去太初宫觐见,还在第

    次时间派人、 去告诉了诸葛恪。

    诸葛恪见到石苞信使之后不久,又收到了焚毁

    合肥新城的诏令。

    很快合肥新城内的邸阁、县寺等大型建筑就被

    点燃了!诸葛恪与丁奉等大将沿着河道离开

    时,回头看,只见合肥城内已是浓烟滚滚,

    城楼的火势也渐渐燃起。

    半空烟灰乱飘,风中也飘来了木头烧焦的气

    味。

    诸将见诸葛恪回望,也纷纷转头。部将留略

    道:“不过是一 座小城,大将军不必介怀。

    大伙都纷纷好言相劝,其中有人道:“陛 下诏

    令,不得不遵阿。”

    显然诸将是误解了诸葛恪的心情!诸葛恪其实

    并没有什么感慨,心中可谓是毫无波澜,他回

    顾部将、皱眉暗忖:尔等看到大火,不得被吸

    引注意、多看几眼?

    他便开口说道:“烧了 也好。每当水涨,此城

    便会卡住水路、威胁施水与肥水之间的水道;

    如今既毁,明年我军便可径直威逼寿春!”

    众人立刻附和,还有人顺着诸葛恪的意思说

    道:“ 此城时难以修缮,因为缺材料。新城

    的材料,以前就是从旧城拆过来的。

    就在这时,诸葛恪忽然留心到、丁 奉刚才好像

    A直没吭声。而丁奉平素并非沉默寡言之人。

    诸葛恪遂转头看了一眼,立刻发现骑在马背上

    的丁奉。他好像有点走神,正观察着一-旁干涸

    的河道。

    丁奉也察觉了大将军的目光,回过头来,说

    道:

    “一个多月前,这河渠里还可以行驶楼

    船。才没过多久、上头到肥水的地方-断,河

    道内便只剩下一些淤泥了。此渠水源,乃自肥

    水,

    他接着又说了一句:“ 合肥新城本来就不好

    守,这地方通船的时间很短。”

    丁奉是个半文盲,基本读不通任何一~ 本完整的

    书,而且长得五大三粗,体型魁梧、勇冠三

    军, 但是他一 直不承认、自己是个大老粗。诸

    葛恪觉得也是如此,人不可貌相,J奉的心思

    确实挺细的。

    诸葛恪道:“承渊见微知著 也。”

    丁奉道:“因此还是退回东关更好, 先到东

    关、以便挫败秦亮!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再

    杀批魏军,震慑敌军;明年大将军再度进袭

    淮南,并非不可能。”

    诸葛恪笑道:“ 丁J将军直期待与秦亮交手,

    此番终于遂愿了。”

    众将听到这里,顿时发出一阵笑声。

    因为丁奉说过,秦亮的名气越大,等他击败秦

    亮之后、得到的威名也越大!所以诸葛恪揶揄

    时,众将下子就想起来 了。

    不过J奉在没交手的时候口气很大、甚至好像

    在蔑视秦亮;而今真的要交手了,丁 奉的态度

    却变得、认真郑重起来,并没有跟着大伙-起

    笑。

    反倒是这样的表现,却让诸葛恪认为、丁 奉不

    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在准备击败秦亮!

    大伙沿着干涸的河渠,一路来到 了施水岸边,

    逍遥津就在前方不远了。此时人们就更容易看

    出河流的形势,北边的河渠已经干涸,只剩下

    了施水条河。而之前像是支流 般、从连枷

    山那边过来的施水上游,此时却没有断流。

    众人在逍遥津勒马,上了 艘斗舰, 连马也牵

    上了船。然后驾船顺流而下。

    斗舰上军旗猎猎,不到中午便飘到了巢湖中。

    一个武将在甲板上举起条丝巾, 观测风向,

    然后下令张帆。水手们也开始摇动多支船桨,

    划着船向巢湖东南方向行驶。

    战船行至居巢水口、便离开了巢湖水域,进入

    了濡须水。濡须水朝东南流向,战船又是顺流

    航行。

    没过太久,战船通过了一段弯弯的河道,前面

    就能看到曹工渠(导流渠)的入水口了。

    那导流渠是人工挖掘的,就像一个左 右反过来

    的“p”,作用就是绕过东关大堤;秋冬时

    节,导流渠才是此段水路的主要航道,濡须口

    也在导流渠上。

    远处的山势已经隐隐在望,在平坦的河滩深

    处,天边那黑幢幢的山影、仿佛是笼罩在天际

    的鸟云!

    按照事先的行程,大将军诸葛恪要去濡须山上

    的小城,战船便要入导流渠、然后去濡须口。

    不料这时丁奉提议道:“ 先不去曹工渠,继续

    走濡须水、去东关大堤罢。

    诸葛恪随口道:“东关大堤的水位降了, 斗舰

    恐怕过不去。”

    丁奉点头道:“仆知道, 我们不过东关大堤,

    只去东关大堤看看。我有一策,欲在东关示于

    大将军。”

    诸葛恪立刻来了兴致,便下令战船继续沿濡须

    水航行。

    斗舰很快路过了导流渠水口。濡须水西岸的濡

    须山,也映入了眼帘,那濡须山所在的地方、

    就像个岛屿似的,四面被导流渠和濡须水包

    围。

    丁奉遥指濡须山道:“魏军 不会从西岸进攻

    的。濡须山北侧的地方太过狭小,还有水塘和

    沼泽,无法部署大军攻城;而曹工渠对岸是七

    宝山,连绵数十里的崇山峻岭、直到巢湖南岸

    的滩地,也不适合布置大军。”

    诸葛恪认同道:“当年 王飞枭等贼将,也是走

    濡须水东岸、自东关大堤进攻。

    不多时,东关大堤便隐隐在望了。看上去就像

    是、堵在河上的两座狭长土堆似的,中间还有

    个缺口。正如诸葛恪所言,水位降低之后、那

    缺口的水变浅,难以再通行大船;从巢湖出来

    的水流,此时主要是绕行导流渠。

    此地的地形果然十分复杂!本来应该没那么支

    离破碎,修建了东关大堤、导流渠之后,才变

    得十分奇怪了。

    大堤东岸,可见连绵不绝的群山(含山) 。群

    山西麓直到濡须水畔,山脚下就是东关。此地

    有关隘,正是因为山脉环绕之故。

    其实濡须水西岸、七宝山南麓,还有座西

    关;只是吴军在濡须口分筑二城之后,濡须口

    的位置变得更加险要,西关几乎就废弃了。

    斗舰靠近东关大堤,已无法继续前进。在丁奉

    的指引下,将士们把船靠向了东岸,便是东关

    附近。然后诸将乘坐小船,登上了濡须水东岸

    陆地。

    因为大堤造成了此地的河水淤堵,所以不同的

    季节、地貌都会不一样。

    丁奉站在河边,朝东边看去。诸葛恪也循着他

    的方向观望,远处的群山隐隐在望。群山西麓

    狭窄的通道、东关的城楼都能隐约看到了。

    这时丁奉回过头来,遥指北面宽阔的水域,说

    道:“夏秋时节, 那里是一片大塘,便是东关

    大堤堵水之后才形成的。

    诸葛恪点头道:

    “我知道。

    丁奉笑道:“ 水塘还能行船,可到了秋冬季

    节,那便是一片浅水烂泥的沼泽地,连船也无

    法通行。

    诸葛恪有些困惑,因为魏军根本不走那片沼泽

    地;而会从沼泽地西侧岸边、斜架浮桥到东关

    大堤上,直接先占领东关大堤。

    丁奉却没继续说话,带着诸葛恪~直往北走,

    手里还拿着一根木棍-行人跟着丁奉,沿着

    沼泽地西侧的塘岸、- 直往北走。

    直到丁奉停了下来,把木棍往前面的浅水里一

    插,转头道:

    “下面全是烂泥。”

    诸葛恪点了点头,并排站在丁奉旁边,昂首面

    对着广“阔的沼泽、以及左前方向的濡须水水

    面。秋日渐深,吹在脸上的风、已有了凉意。

    而且这个秋冬季节,淮南的季风又变了,常常

    吹西北风,所以才会迎面吹到诸葛恪脸上。

    这时丁奉忽然开口道:“之 前魏军从逍遥津撤

    退,我军追击时,缴获了许多铁链、铁锥,现

    在连东西都是现成的。”

    诸葛恪听到这里,再次观察着前方的地形。

    丁奉抬起手,从左到右,手势划动时、稍微向

    上- -偏,冷笑道:“在濡须水 上这样拦一道,

    秦亮军该怎么办?”

    诸葛恪顷刻间恍然大悟,转头与丁奉对视,两

    人顿时相视-笑!

    部将们也渐渐回过神来,留略道:“濡须山南

    边那一A 片河滩,有大片浅滩地,全是松软的泥

    沙!难以固定浮桥铁链不说,大船也无法靠

    岸,只能以小船冲上河滩。抢滩作战,兵力分

    散,贼军要打成添油战术了!”

    丁奉摇头道:“ 秦亮既是名将,他当然不会去

    抢滩。

    说罢,丁奉再次回头看东关的群山方向,“走

    东关山脚下,也能绕行到东兴大堤的。

    诸葛恪已明白了丁奉提出的战略,当下便道:

    “在东关前面挖水塘、把东关通道也堵了,让

    秦亮翻群山过来!”

    丁奉点头道:

    “大将军麾下那些山越人,以前

    直住 在山林里, 正可以在熟悉的地形中作

    战,如今派得上用场了。

    诸葛恪高兴道:“还是防御战好打, 我们预设

    战场、准备充分,这下够秦亮喝一壶的!不过

    我军竟要反过来锁河,承渊之计,真的是有点

    阴阿,哈哈!”

    丁奉笑道:“ 兵不厌诈,且应扬长避短,能赢

    就行。不然难道要我们、在平地上摆开,让秦

    亮的骑兵来痛快冲阵?那不是勇气,而是愚

    蠢!

    诸葛恪不禁感叹道:“ 昔日承渊声称,要把魏

    国大将军秦亮当垫脚石,诸将皆讪笑。今日方

    知,承渊非虚言也!”

    留略也随即说道:“贼军能 在东关大败,不是

    没有原因的,这次恐怕要败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