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法不传六耳,仙道是否为圣人之道?
作品:《洪荒:紫微化形,吾为众神之祖》 “小猴子倒是机灵。”
金色云台之上的紫微轻声一笑,扬了扬衣袖。
漫天神光自紫霄而出,落入大地东陆山林之中,擒住了一只生灵。
再度现身时,紫霄宫中三千客皆面露奇异之色,殿中竟出现了一只三尺小猴。
生就六耳、金睛火眼,似存本源缺失之态,应是刚刚化形而出的上品先天神魔。
可其修为竟仅为天仙,于这洪荒世界之中连蝼蚁都不如。
“周天有五仙:天、地、人、神、鬼,有五虫:嬴、鳞、毛、羽、昆。”
“有混世四猴不入十类之种,不达天地之名。”
“其一,灵明石猴,能变化,晓天时,知地利。”
“其二,赤尻马猴,通阴阳,擅控水,避死延生。”
“其三,通臂猿猴,可拿日月,能缩千山,可辩休咎。”
“其四,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未曾想昔日混沌中执掌战之法则的混沌魔猿,本源四分竟孕育出了你们。”
望着六耳猕猴,鸿钧展露出一丝慈祥温和之态。
现如今,他尚未正式开始讲道,且紫微有此举动,鸿钧自然不会如后世那般“法不传六耳”。
“原来如此!”
太阴之主羲和最先恍然回神。
同为混世四猴之一的赤尻马猴无支祁早已登上星空,被敕封为参宿神官,又名参水猿。
无支祁以精血孕育的赤尻马猴一族已然在参宿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神庭对于混世四猴自是存有一份情谊,难怪神祖会亲自出手,将这小猴子捞了过来。
“老道。”
“依吾所见,这小猴子不如跟在女娲身旁。”
微微一笑,紫微冷不丁地说了这么一句。
“道友此言,大善!”
鸿钧捋了捋那白色长须,出声赞叹。
六耳猕猴天生擅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这洪荒世界之中就没有它不知晓的一切。
女娲现今尚未从阴阳法则中走出造化之道,未来有一桩机缘降于她身,有六耳猕猴相助,其道途会顺遂一些。
“啊?”
坐在第一排第四个蒲团上的女娲美眸圆睁,一脸茫然。
然而六耳猕猴已然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她身前,活脱脱一副可爱小宠物的模样。
女娲只得将其收下,向鸿钧、紫微行了一礼:“多谢老师、神祖!”
一众生灵看得有些一头雾水。
不过仍有一些人心中萌生出莫名的念头,似六耳猕猴这等先天异种,跟脚不逊于上品神魔。
若精心培育,未来定然能够证得混元金仙之位。
西王母、羲和、玄冥、后土等女性神魔倒是对六耳猕猴颇为关注,美眸中屡屡闪现出母性的光芒。
“天地初开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生灵亦大。”
鸿钧开口,其声厚重而空灵,穿透众生的心灵,沁入五脏六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圣人讲道之际,异象纷呈,天际降下无数仙花,皆由仙灵之气凝结而成,纷纷飘落。
大地涌起金莲,皆为地脉灵气汇聚而成,众多生灵于无意识间吸纳,修为持续增长。
更有紫气氤氲,幻化万千,有青龙遨游天际,朱雀长鸣不休,麒麟咆哮震天,白虎悠然漫步。
异象连连,云霞自生。
仙道之境与过往的混沌、荒古、太古境界相同,毫无差异,开讲之道由浅至深。
在场众多生灵,修为最低者皆是大罗金仙巅峰之境,自然能够领会其中深意。
紫霄宫中,有生灵时而抚掌大笑,时
而捶胸顿足,时而脸色愁苦,时而神采飞扬,形态各异。
渐入佳境,诸多顶级先天神魔转修鸿钧仙道,得以明悟神通道法。
仙道于金仙时需明悟道心,凝结道种,太乙则聚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大罗便是道种开花,与精气神相对应。
这里面的生灵个个跟脚非凡,至少皆开有八品道花。
像老子、原始、女娲、接引、准提、镇元子、冥河等更是九品道花,已然是仙道中的翘楚。
紫霄宫中三千客纷纷施展神通术法,无尽光辉闪耀,道法万千,璀璨绚烂至极。
转瞬间,三千年一晃而过。
异象尽皆消散,道音戛然而止,诸多大神通者从悟道中苏醒过来,神情略显不快。
“吾为仙道之祖,今以圣人之名重定境界修为。”
“仙道之下,地仙、天仙、真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准圣、圣人。”
“洪荒依此例而为,诸位皆为玄门子弟。”
鸿钧那毫无波澜起伏的眼神看向一众转修仙道之人。
“敬拜道祖!”
诸多大神通者皆齐声说道。
整个紫霄宫内的生灵除了十二祖巫、羲和、通天之外,皆已转修鸿钧仙道。
那些自荒古诞生的混元金仙亦是如此。
他们望见了曙光,毫不犹豫地进行转修。
更是借助方才那些仙花、金莲,已然稳固了大罗金仙的修为,肉身比起新生的最后一批先天神魔还要更为强悍。
“三弟,你怎会如此?”
一道惊呼声于紫霄宫中骤然响起,打破了众人的平静。
只见玉清原始满脸难以置信地望着上清通天。
众人皆已转修鸿钧仙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自有一缕仙韵在体表流转。
可通天却如同一潭死水般,显然是根本未曾转修鸿钧仙道。
三千年的讲道,如此光明的大道,通天竟然选择拒绝,依旧要坚持自己那条看不见前路的道途。
这在原始看来,简直就是冥顽不灵。
不止是他,紫霄宫中亦有众多生灵对此困惑不已,三清一体,怎会出现通天这等状况。
“敢问老师,何为道?”
此刻,通天站起身来,迎着鸿钧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询问出声。
这话一出,在场众多生灵愈发感到惊异,鸿钧不是已然讲了何为仙道,那通天所问的是?
上首金色云台之上,紫微对通天愈发感到满意,旁道再好,不为己道所用,便不予采纳,如此才是开道的大气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看着通天,鸿钧眼神略显复杂地说道。
通天沉思了片刻,再度开口:“仙道是否为圣人之道?”
“......”
一众大神通者全都愣住了。
玉清原始脸色骤变,甚是焦急,想要打断通天,却被太清老子制止了。
通天此言语乃是在质疑鸿钧仙道的正统地位,或者说,他在询问除了鸿钧仙道,是否存在其他的证道之途。
“仙道非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乃是鸿钧仙道。”
“荒古初年,便有先天神魔求道,因而确定了混元之路,混元金仙之下的境界并无太大差别。”
“混元之道与圣人之道,一则处于大道之下,一则处于天道之下。”
“前者已难以追溯,非具大毅力、大神通、大气运者不可证得。”
说到此处,鸿钧不由得瞥了一眼紫微。
众人皆瞧见了他这个细微动作,不由得心生疑惑,莫非神道所证的便是大道?
西王母更是悄悄地看了一眼羲和,羲和点了点头,神道确实走的并非天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