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天衣无缝的配合

作品:《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听到马周的这番话,一众文武大臣瞬间认可地点了点头。


    他们左顾右盼,议论纷纷起来。


    “马御史大夫说的没错,王尚书执掌户部,与生育补贴和田地赋税等息息相关,王尚书作为巡察使最合适!”


    “而且高产番薯也是王尚书弄出来的,由王尚书去巡查天下,也可检查各地百姓种植的番薯,究竟有没有问题!”


    “说的没错,王尚书公正严明,断然不会和当地的官吏同流合污,从而蒙蔽圣上!”


    “王尚书当这个巡察使,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听到这帮官吏的话,原本他只想让王剪去查官盐沉船这件事,现在想想好像王剪顺道巡查一番,也非常合适。


    虽然绝大部分大臣,都赞成王剪担任巡察使,可还是有部分官吏心存疑惑。


    譬如韦挺、卢承庆和杨师道等人,他们心里充满了疑惑。


    为何陛下提出巡查天下这件事,感觉像早有预谋一般?


    虽然他们没有证据,可就觉得这件事充满了奇怪。


    李世民朗声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王爱卿代朕巡查天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大唐的子民现在种植高产番薯,也不知道他们的收成如何,有没有其他问题。”


    “而王爱卿可以趁着这次机会,去各州县好好地看一看。”


    听到李世民也亲口说王剪合适,一众文武大臣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


    因为在他们心中,也是这样认为。


    正当李世民要下令时,黄门侍郎韦挺忽然站出来说道。


    “陛下,现在王尚书政务繁重,而充当巡察使动辄要数月时间。”


    “如果派王尚书出去,会不会耽误正事?”


    歼灭辽东七国,不管是赏赐给有功的将士,亦或者协助尚书省拟定法令,迁徙百姓北上,这都是紧急的事情。


    一旦离开王剪的主持,这些事情势必会耽误下来。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因为韦挺的这番话,说的十分有道理。


    处置新打下来的辽东七国,很多大小事情都尚未捋清楚,如果缺少王剪的参与,恐怕进度不会那么快。


    可官盐沉船一事同样重要,如果不尽快把这帮蛀虫扫清,拖延的越久,造成的损失越大。


    沉默片刻。


    李世民站起来下令道:“任命户部尚书王剪,为淮南道、河南道和江南东道巡察使,代朕先巡查这三地!”


    “朕赐予你双旌双节,有先斩后奏之权!”


    “此外,牛进达率领3000禁军侍卫左右,供你差遣!”


    “遇到贪赃枉法、作奸犯科者,可自行处置!”


    哗啦~


    太极殿内瞬间激起一片巨大的喧哗声。


    什么时候大唐的巡察使,能够执掌双旌双节?


    这和重拳在握的节度使,又有什么分别?


    而且陛下竟然还派遣3000禁军护送王剪,这样的防护力量,和太子出行都没有什么两样了。


    难不成陛下任命王剪为巡察使,还有其他含义不成?


    正当一众文武大臣心里猜疑之时,王剪站了出来,他满脸为难地禀报道。


    “启禀陛下,臣现在为户部尚书,而且仅是巡察使,执掌审判之权有些不合理法。”


    “臣建议立御史大夫马周为副使,审判不法之事,由他来负责比较妥当。”


    “臣只管巡查生育补贴发放一事,以及高产番薯在各地的种植情况。”


    王剪的这番话,让太极殿内陷入了一片寂静。


    原本猜忌陛下这样的安排别有深意的一众官员,他们纷纷打消了心中的念头。


    这样看来,陛下也仅是听从百官的建议,临时任命王剪为巡察使罢了。


    李世民微笑着点头应道:“王爱卿说的有理,那就任马周为巡察副使吧!”


    “至于随行的御史台官吏,就由马周自行来安排即可。”


    原本还有些头痛,不知道该怎么安排马周随行的李世民,看到王剪这么给力,他心中充满了宽慰。


    还是王爱卿懂他啊!


    王剪和马周一齐站出来,朝李世民躬身行礼说道。


    “臣遵命!”


    此事已成为定局,他们这一招瞒天过海,用的十分成功。


    如果这帮官吏看出有问题,肯定会极力劝阻。


    现在他们并没有站出来说什么,加上他们三人配合演了一出戏,恐怕也不知道李世民这样安排的最终目的。


    等王剪和马周站回班位以后,韦挺接着说道。


    “陛下,王尚书担任巡察使,那户部的政务该怎么办?”


    李世民皱着眉头下令道:“王爱卿外出巡查天下的这段时间,就由戴胄暂时代户部尚书之职吧。”


    “戴胄担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户部尚书,对户部的政务十分熟悉,他来暂时接管没有问题。”


    原本低着头在假寐的戴胄,他在听到李世民的安排后,马上持着笏板站出来领旨道。


    “臣领旨!”


    虽然只是代户部尚书,但是这也意味着陛下依旧看重他的能力。


    以后等王剪往上面升迁时,他也有机会重回户部尚书一职。


    事已至此,韦挺知道再多说话,反而会引起陛下的不悦。


    于是他紧皱眉头,默默地站了回去。


    李世民朗声说道:“王爱卿,你们3日后就出发吧,不然往后天气变得寒冷,也看不到高产番薯的生长情况。”


    王剪再次站出来领旨道:“臣遵旨!”


    安排好这件大事,李世民直接挥手说道。


    “今日朝会便进行到这里吧,退朝!”


    说完李世民双手背负身后,直接走下了御台。


    文武百官纷纷转过身,朝李世民的方向躬身行礼道。


    “恭送陛下!”


    紧接着,长孙无忌、房玄龄和王剪等重臣,也先后离开太极殿。


    没过多久,宽敞的太极殿内仅剩一群五品官吏。


    他们纷纷聚在一起,低声议论起来。


    “陛下怎么如此着急,让王尚书3日后就出发?”


    “你方才没听陛下说吗?陛下怕往后天气严寒,百姓把番薯都收成了,王尚书就什么都看不到。”


    “虽是这个道理,可现在距离秋冬,还有数月的时间呢?”


    “长安距离淮南道、河南道和江南东道等地千里之遥,而且这些州县之间相距甚远,区区数个月根本巡查不了几个州县。”


    喜欢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请大家收藏:()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