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松赞干布的魄力

作品:《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没想到兜兜转转,到最后的结局还是投降。


    他原本生出的开疆拓土的野望,也在嘉秧平措说的这番话里,随之泯灭。


    “除了投降,难道我们没有第二条路了吗?”


    松赞干布的言语里,满是不甘心。


    他以弱冠之年,便把混乱的吐蕃整合好,这一壮举在这片高原,乃至历史源远流长的汉人国度里,都绝无仅有。


    曾有智者说,他将来必定会成为吐蕃最伟大的王。


    可是当前的局面,这个箴言是如此的可笑。


    嘉秧平措朝他躬身行礼道:“大王,投降只是暂时度过这个危险的关头,等我们把反叛者全都肃清后,我们在潜心发展十余年。”


    “待我们兵强马壮之时,再度开疆拓土也不迟啊!”


    听到嘉秧平措的话,朝中大臣纷纷点头认可。


    汉人有句古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现在他们吐蕃内忧外患,而大唐却军威强盛,如果真的两国发生战斗,他们吐蕃的胜算不足三成。


    甚至夸张点说,没有丝毫的胜算。


    一个文臣站起来说道:“大王,臣曾听闻汉人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


    “越国战败于吴国,而越国国王勾践更是被忍辱负重,入吴国当马夫。”


    “越王勾践回到回国后卧心藏胆,把国家经营的富足强盛,最终把吴国灭了。”


    吐蕃的文臣武将,全都是学习汉人的先进文化。


    所以他们不少人对汉人的文化,了解的比较详细。


    其余大臣纷纷附和道。


    “大王,你如今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而唐皇已经步入中年。”


    “等大唐能征善战的武将,以及唐皇老死之后,如果大唐的继承者能力不足,我们便可进攻大唐,占领那片沃土。”


    看到一众大臣纷纷给自己台阶下,年轻的松赞干布心里也发生动摇。


    臣子们说的对,他现在还年轻,吐蕃也才刚刚起步。


    只要在他手上经营的越来越富足,以后大唐渐渐衰落,再开疆拓土也不迟。


    把念头放在投降上时,松赞干布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脸色难看说道:“嘉秧平措,到了现在这个关头,唐军还愿意接受我们的投降吗?”


    现在唐军和叛军的数量加起来,已经超过吐蕃朝廷的守备大军。


    大唐处于这么大的优势,怎么可能接受他们的投降。


    嘉秧平措沉思片刻说道:“大王,我们吐蕃和吐谷浑不一样,唐军不适应我们高耸的地势。”


    “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们的投降,最后导致两国发生大战,我们也未必怕水土不服的唐军。”


    一众武将也站起来,脸色自信地说道。


    “大王,如果唐军真的要把我们往死里逼,我们也未必怕他们。”


    “大不了募集全国百姓,我们和大唐决一死战!”


    “唐军连续征战多年,老子不相信他们的国力还能支持跟我们大战!”


    吐蕃现在还有正规大军十余万人,如果动员全国百姓,他们瞬间能凑出将近50大军。


    虽然兵员质量良莠不齐,但是能拿得起刀刃就行。


    看到文臣武将都这么说,于是松赞干布直接拍板说道。


    “嘉秧平措,投降国书由你来写,然后派遣使者快马加鞭把投降书送到长安!”


    “遵命!”


    嘉秧平措恭敬地行了一个礼。


    两个时辰后。


    一大群吐蕃使者带着投降书,以及赔礼清单,骑着快马火速离开吐蕃皇城。


    ...


    三日后。


    长安城。


    太极殿内。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接见了吐蕃的使者。


    “伟大的天可汗陛下,我们吐蕃一时鬼迷心窍动了歪念,我们的大王松赞干布特派小的前来赔礼道歉。”


    “这是我们大王松赞干布写的投降国书,以及我们送给大唐的贡礼,还请天可汗陛下过目。”


    说完使者把投降国书,以及一大摞赔礼清单,呈交给李世民的内侍。


    李世民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他面对王德呈上来的投降国书,直接挥手说道。


    “把吐蕃的投降国书,还有他们送的赔礼清单,念给文武大臣听吧。”


    王德连忙躬身说道。


    “诺。”


    说着他双手捧着吐蕃的投降书,走到台阶的一侧朗声念起来。


    太极殿两侧。


    一众文武大臣听着吐蕃卑微的投降书,不少人脸上都露出高人一等的感觉。


    甚至有些人微仰着头,一副飘飘然的样子。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像房玄龄、李婧、魏征和马周等人,全都是脸色沉默,对他们写的投降书不为所动。


    他们现在和王剪的理念一致,对异族的态度就是歼灭。


    而长孙无忌是心思最复杂的人。


    他既想把吐蕃灭掉,让大唐的疆域扩充。


    可又不想王剪立太大的功绩,对他的地位产生威胁。


    拥有灭国之功的人,对国史来说是非常重大,一定会被史册记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王德念完投降书后,他接着拿起礼物清单念起来。


    “马匹5000匹,羊只,牛5000头...”


    礼物清单的内容很多,而且十分杂乱。


    不仅有牲畜,还有吐蕃特色的产物。


    听完赔礼清单后,发现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那五万多头牲畜。


    其他的吐蕃特产,跟富足的大唐相比,显的十分寒酸。


    不过松赞干布一次性拿出这么多赔偿的东西,可见其魄力之大。


    李世民脸上带着微笑,朝文武百官询问道:“诸位爱卿,吐蕃现在向我们投降,你们认为接受还是不接受啊?”


    此话一出,吐蕃的使者则脸色紧张地看向左右两侧的大唐大臣。


    一个身穿浅绯色服饰的五品官吏站了出来,他高举笏板,一脸骄傲地启奏道。


    “启奏陛下,吐蕃如此诚恳认罪,且给的赔礼又如此有诚意。”


    “我大唐以仁治天下,应当接受他们的投降。”


    紧接着又走出几名年老的大臣,他们纷纷高举笏板说道。


    “陛下,我们大军连续征战两场大战,此时接受吐蕃的投降最为合适。”


    “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过不了多久我们的百姓就要开始春耕,如果大军能够撤回来休养生息,今年的劳作就不会被耽误。”


    “而且吐蕃给的赔礼,和我们打败吐蕃所缴获的东西,也差不了多少。”


    “...”


    在这帮年老的大臣心里,两国交战的目的,除了自保和所谓的面子。


    最重要的就是战场缴获。


    现在不需要废一兵一卒,就能拿到胜利后才有的战利品,谁能不心动?


    李世民微微皱眉,并没有多说话。


    因为朝中一众三品大臣都没说话,他们的意见才重要。


    喜欢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请大家收藏:()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