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寒潮将来

作品:《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于志宁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苦涩。


    “除了让当地刺史、县令派人叮嘱百姓修缮房舍,别无他法。”


    其实这个举措,作用并不大。


    即便解决房舍漏风这一个点,可是屋内和屋外的天气一样严寒,还是没办法从根源上解决。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北方的百姓会提前囤积柴木,在寒冷天气的时候烤火取暖。”


    “只不过,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烤火而出事...”


    “哎,百姓艰苦啊!”


    于志宁忽然发出一声感慨。


    治理天下,让百姓吃饱穿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何其困难。


    王剪这时候并没接话,他的思绪在思考如何解决冬天取暖这件事。


    忽然,他脑子出现一样东西。


    火坑!


    这个是一个应对寒冷天气的大杀器。


    于志宁看到王剪在发呆,于是伸出手在他面前晃了晃,轻声问道。


    “王兄,心里想事情?”


    “额~”


    王剪回过身来,朝他摆了摆手笑着 说道。


    “没什么,刚好想到一点事。”


    忽然王剪闻到番薯的烤焦味,于是连忙把目光看向火盆里的几条番薯。


    黑哟哟,焦巴巴的。


    于是王剪拿着小棍子,连忙把番薯扒拉出来。


    “还好,还没完全焦。”


    王剪对于志宁说道:“于兄,尝尝烤番薯,味道香得很。”


    “哈哈,今日有口福咯,我来尝尝这高产粮食的味道。”


    于志宁学着王剪的样子,把番薯直接掐开。


    一阵香味扑鼻而来。


    “好香!”


    于志宁眼神一亮,随后咬了一大口。


    “唔...好烫...好软糯香甜!”


    口中的番薯烫的他说话都断断续续。


    三两下吃完一条番薯后,于志宁又拿起一条吃起来。


    他边吃边感慨:“这番薯好,单独吃都这么美味,不需要下饭的食物。”


    “穷苦百姓如果在大冬天,家里没米的时候,烤上几条番薯,也足以充饥。”


    王剪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于兄,番薯虽然可以充当主食,但是吃多了容易放屁。”


    “还是要跟米饭、杂粮混着吃才好。”


    对于王剪说的话,于志宁不以为然。


    百姓能吃饱饭都很了不起,哪里会想那么多荤素搭配的问题。


    两人在詹事府烤火聊天的时候,甘露殿内,李世民的案几上,堆满了奏疏。


    这是来自北方各地刺史,汇报的关于寒潮天气问题。


    “呼~”


    李世民捏着眉头,长呼一口气。


    他的心现在非常疲惫,且无比焦虑。


    寒潮可是一个千古难解的大问题,无数百姓都是在一次次寒潮影响下,遭受灭顶之灾。


    ...


    翌日。


    百官朝会正常举行。


    现在天气愈发严寒,李世民也把朝会举行时间往后延迟了一个时辰。


    杜如晦的事情历历在目,李世民也怕这帮老臣被冻坏,身子出现问题。


    “哎,这鬼天气越来越冷了。”


    “是啊,走出房门,被被风一吹,整个人都快冻僵硬了。”


    “现在还不算冷,再过一两个月,那才恐怖。”


    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的官袍被撑的高高鼓起,可见他们里面不知道塞了多少厚厚的衣物。


    高位上。


    李世民顶着一双黑眼圈,整个人神色恍惚。


    随着天色变冷以来,观音婢又开始咳嗽,身体也发闷不舒服。


    好在孙思邈开了一些药,吃了以后整个人舒服了一些。


    可大半夜的时候,观音婢一直在咳嗽,把他也吵的没法睡觉。


    等百官窃窃私语片刻,李世民朝一旁的王德眼神示意了一下。


    随后王德走到高阶一侧,尖声说道。


    “诸位大臣请安静,现在朝会正式开始!”


    说话的朝臣纷纷闭嘴。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站出来启奏道:“陛下,司天监的人说,今年的天气会比以往更加严寒。”


    “而且凉州、幽州等地刺史和都督,都纷纷派人送奏疏过来,希望朝廷拨款,让他们购置过冬的物资,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潮。”


    这些大唐各地的奏疏,先是被送到尚书省,经过筛选以后,一些重要难以做出决定的奏疏,就会被送到李世民那里。


    兵部尚书侯君集也出班说道:“启奏陛下,李绩、薛万彻等将军也写军报过来,说今年的天气比以往严寒,而军中将士缺少过冬的衣物。”


    “他们也希望朝廷拨款,或者调集一批御寒的衣服被褥过去。”


    军民各处都要用钱,如果换做以前,能把李世民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好在抄了几个县令的家,以及在东突厥那里收缴大量的金银财物。


    现在国库比以往都要富足,购置衣物和拨款,都是小钱。


    李世民摆手说道:“拨款这件事,待尚书省和六部尚书商议好后,把奏疏给朕审阅。”


    “谢陛下。”


    房玄龄和侯君集行礼后,退了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提了同样的小要求。


    拨款。


    李世民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聊,直接大手一挥,只要理由合理,要多少给多少。


    被满足要求的官员,脸上都露出兴奋的表情。


    还是国库有钱好,找陛下伸手要钱比喝水还要容易,他们心里想。


    等国库的钱消耗地七七八八,是不是又该收拾一个国家。


    像薛延陀、吐蕃、高句丽这些国家,就很富饶。


    李世民不知道这帮人心里想的小九九,他皱着眉头问道。


    “诸位爱卿,今年的寒潮来势汹汹,百姓该怎么度过这个寒冬?”


    “大家都说说看,给一些意见吧。”


    听到这个问题,文武百官把头埋的很低,大家都做思考的状态。


    李世民转头朝房玄龄问道:“左仆射,你可有良策?”


    房玄龄脸色严肃地站出来说道:“陛下,可让当地县令叮嘱百姓修缮房舍,多备些柴火过冬。”


    “同时,针对一些孤寡老人,朝廷应该拨款给他们发一些粮食以及衣物。”


    房玄龄说的都是一些常用的手段,有效果,但不算太好。


    紧接着李世民又问了长孙无忌、魏征、马周和褚遂良等人。


    他们给出的意见,无一例外和房玄龄说的大差不差。


    都是让县令叮嘱百姓修缮房舍,多备柴火。


    虽然是一大群朝臣回答问题,可在李世民的耳朵里听起来,感觉就是一个人回答一样。


    “哎~”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随后把目光看向他的应梦贤臣。


    喜欢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请大家收藏:()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