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不封官就封爵

作品:《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一帮大臣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稚童,每人举着一张印刷好的纸张在那里看。


    他们嘴里忍不住在高声赞叹。


    “有了活字印刷术,加上马家庄的宣纸,以后书本的价格可以大幅降低,我大唐的学子有福咯。”


    魏征抚着须,满脸欣赏地看着王剪。


    这小家伙的才能简直看不到极限。


    从目前展示的内政才能来看,魏征觉得王剪在满朝文武中能排进前五,甚至前三。


    李靖也点头说道:“魏侍中说的对,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相辅相成,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大唐即将迎来盛世!”


    “恭贺陛下,开创盛世!”


    周边的文武百官齐声喊道。


    李世民双眼泛着星光,脸色也激动地一片通红。


    他摆着手朗声说道:“哈哈哈,众爱卿免礼,让我们一起开创盛世!”


    “吾等必全力以赴!”


    文武百官再次高声吼出来。


    盛世可不是那么好开的。


    古往今来数千年,除了强汉的文景之治,并无任何一个盛世。


    现在有了王剪的横空出世,李世民也从朝臣的呼声中,让他看出了一丝野望。


    开创盛世!


    如果他能做到,那么他以前的人生污点,就可以全部洗白。


    李世民心情激荡,恨不得现在就开设大作坊,开始批量印刷书籍。


    让天下百姓都能读书识字。


    李世民欣慰地拍了拍王剪的肩膀,眼里的欣赏之意快要溢出来。


    “王爱卿,你又立一大功,朕说过要重重地赏赐你!”


    这一刻,李世民的脑子里再次浮现杜如晦临终前说的那番话。


    王剪是个治国能臣,而且为人纯善,且对他和太子都忠心耿耿。


    事实证明,克明说的话一点也没错。


    王剪指了指马周和一众工匠师傅说道:“陛下,活字印刷术是太子主导,马周这个研究院院长负责具体安排,35名工匠日以继夜进行研究。”


    “要赏赐,也应该给他们赏赐。”


    听到王剪把功劳都往外推,马周和一众工匠师傅急了,他们纷纷开口说道。


    “陛下,活字印刷术全都出自王御史大夫之手。”


    “而且遇到的困难点,也靠他一个人来解决。”


    “要说功劳,王御史大夫的功劳最大!”


    看到属下的人互相推脱功劳,李世民开心地眼睛都眯了起来。


    他微微颔首,朗声说道:“诸位不必推脱,全都有赏赐。”


    “摆驾,随朕回太极殿接受封赏 !”


    乌泱泱一大群人,再次跟随李世民的脚步回到太极殿。


    在回去的路上,李世民也和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以及高士廉交换意见,决定出对王剪等人的封赏。


    王剪刚升任为御史大夫,本身已经是从三品的官职,再往上升官就是中书令、侍中以及六部尚书。


    当前这几个核心位置,除了魏征这个侍中,其余人员都是秦王府的功臣。


    而且像吏部尚书高士廉、刑部尚书李道宗、兵部尚书侯君集几人,更是前段时间刚刚升任。


    所以正三品的实权官职,当前并无空缺。


    他们一致决定,给王剪提升爵位。


    如果说官职起起伏伏,可爵位却相对稳固。


    只要不是犯叛国或者杀头的大罪,爵位基本不会被削,而且能一直世袭。


    王剪的子孙后代就可以凭借爵位的封地,世代过着地主的生活。


    太极殿。


    李世民也不拖沓,由他亲自开口,直接宣布赏赐。


    “王剪革新印刷工艺,利国利民,当为头功,授予龙门县县公爵位,食邑2500户,从二品。”


    “再赏赐绫罗绸缎千匹,金银千贯!”


    哗啦~


    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这就被赏赐为开国县公的爵位了?


    而且还赏赐了龙门县作为封地。


    这是陛下对王剪多大的恩宠啊!


    王剪表情不变,站出来领赏赐:“臣王剪,谢陛下隆恩!”


    他以前是从三品的开国县侯,现在升为开国县公,算是升了一级的爵位。


    没什么可骄傲的。


    如果王剪心里的这个真实想法,被朝臣知道后,铁定会被一口一个唾沫淹死。


    大唐成立这么久,获得爵位的人,除了那帮皇亲国戚,也就少数具有从龙之功的重臣。


    王剪作为一个草根,从无到有,仅用大半年时间就升到开国县公。


    封爵的速度和升官的速度都有得一拼。


    两侧文武大臣,全都羡慕地看着接受领赏的王剪,不少人心里也生出巴结的想法。。


    王剪今年才18岁,就凭借自己的能力爬到这个高位。


    他们实在不敢想象再给王剪三五年时间,能走到哪一步。


    李世民满脸笑意地看着退回原位的王剪,他接着封赏道。


    “给事中马周,任职贞观研究院院长,对活字印刷术的问世有功,赏赐绫罗绸缎百匹,金银百贯!。”


    马周脸色一喜,连忙站出来领赏:“臣谢陛下隆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马周心里很清楚,他这次只是跟在王剪身后喝点汤,这点功劳不足以让他往上升官。


    而且能获得如此多的财物,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紧接着,王德代替李世民对35名工匠进行封赏。


    表现突出的人,譬如吴松子和老魏头等5人,每人获得绫罗绸缎10匹,金银50贯的赏赐。


    剩余的30人,每人也获得30贯的赏赐。


    这可是一笔巨款,在中等地段的坊市,足够他们全款买下一间大宅院。


    朝会结束后,李世民把王剪、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魏征和虞世南叫去了甘露殿。


    甘露殿首座位置。


    李世民看着两侧智囊团,脸含笑意说道。


    “这次叫你们过来,是商议决定活字印刷术怎么用的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图书的印刷,以后由哪个部门专门负责!”


    当前大唐因为没有专门的印刷方法,书籍基本都是靠手抄为主。


    因此并没有专门写书的机构,只要识字,人人都可以写书。


    现在有了活字印刷术,就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必须由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图书的印刷。


    秘书监虞世南,作为掌管大唐藏书的人,他率先发言。


    “陛下,秘书省负责书籍录入和收藏,图书印刷不如交给我们秘书省负责?”


    尚书右仆射李靖笑着反驳道:“这么说我们尚书省岂不是更加符合?”


    “吏部负责科举考试,工部有大帮的能工巧匠。”


    两人各执一词,都有各自的道理。


    李世民把目光放到王剪身上:“王爱卿,活字印刷术由你创造,说说你的看法。”


    喜欢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请大家收藏:()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