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闲不下来
作品:《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房玄龄顿了顿,表情意味深长地看着王剪说道。
“讨论屯田司员外郎的人选时,群臣争的很激烈,当下并无合适人选。”
“我猜这个职位,陛下有意继续让你担任,但不会这么快。”
“恩师为何这么认为?”王剪疑惑地问道。
房玄龄把头向前微伸,用极小的声音说道。
“会议结束后,陛下私下叮嘱我,叫你这几日不要懈怠,随时做好被启用的准备。”
不得不说,李世民十分爱才,而且偏心。
“还请恩师转告陛下,臣不会因此懈怠,过些日子会给陛下和诸将一个惊喜。”王剪站起来,朝房玄龄拱手说道。
“剪儿有什么惊喜,能给为师透露一下么?”房玄龄的胃口被吊起来。
他这个弟子,不会轻易说惊喜,除非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恩师,弟子发现战马的蹄子极容易坏,因此我给马做了四只鞋子,可以大大缓解马蹄的磨损。”
“弟子给马做的鞋子,起名为马蹄铁,已经实验成功,不久便可批量生产。”
王剪没有隐瞒,大大方方地把马蹄铁跟房玄龄说。
“太好了!以后大唐在战马这块,可节省不少银子!”房玄龄激动地站起来。
养一匹战马所需的银子,比养三个甲士还要昂贵。
有了马蹄铁,就能够大大缓解朝廷的财政支出,不至于穷兵黩武。
等房玄龄激动过后,王剪接着问道。
“恩师,长孙无忌插手东宫,背后可有涵义?”
王剪对其他职位的变动都不关心,唯独长孙无忌插手的太子司直,让他觉得不对劲。
太少司直虽是七品官,可因为是詹事府的监察官,权势非常大。
就连孔颖达升迁的太子右庶子,也受太少司直监督。
“长孙无忌城府极深,而且又是外戚,有权倾朝野的野心。”
“长孙无忌看你深受太子信任,无非怕太子即位后,对他造成威胁。”
房玄龄脸色凝重地给王剪解释,言语里透露出对长孙无忌深深的忌惮。
长孙无忌今年才37岁,而他今年已经52了,好友杜如晦又危在旦夕。
没有他们二人牵制,他实在不敢想象太子即位后,有谁能和长孙无忌抗衡。
看到眼前的王剪,房玄龄的心里又安慰了一些。
好在有王剪在,这小子虽然无法无天了一些,可一颗心是好的。
从他收留流民,带他们致富就可以看出,王剪是个悲悯百姓疾苦的人。
“长孙无忌,倒是个难缠的人。”王剪点头说道。
要说李世民最信任的人,长孙无忌绝对可以排在第一位。
而且他还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太子和越王等人的亲舅舅。
用天子之下第一人来形容长孙无忌,都不为过。
“剪儿,你打算如何做,撇清营商的这个麻烦?”房玄龄抚须问道。
王剪想重新为官,必须摘掉营商这个帽子,不然就算他和陛下力荐,也会阻力重重。
大唐新律的权威不能轻易破坏掉,一旦起了这个坏头,就会出大问题。
“恩师,王珪参徒儿营商,是因为马家庄农具铺的小二住在县侯府。”
“我准备在长安置办一处私宅,让营商的人都搬出去住,如此一来我跟他们的关系,便可撇的干干净净。”
王天七等人是流民身份,与王剪并没直接的血缘联系,捅破天也是封地的子民。
王珪和崔义玄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五服内的族人营商,正好撞在大唐新律的刀刃上。
“如此安排倒是妥当,不过涉及银子流通,你要做好安排,万万不能被御史台的人抓到把柄。”房玄龄叮嘱道。
“剪儿,你还记得比武大赛决赛,对遗爱下死手的赤发中年吗?”房玄龄接着说道。
“记得。”王剪点了点头
“陛下查出,他是太原王氏的死士!”
“又是太原王氏搞的鬼!”王剪腾地一下站起来。
这个太原王氏的手,伸的可真长。
师徒二人嘀嘀咕咕聊了一太原王氏,便进入日常的政务议论。
翌日。
王剪时隔多日,再次睡起了懒觉。
“睡到自然醒的感觉,真的爽。”王剪舒服地伸着懒腰,感觉浑身都通透不少。
简单洗漱一番后,拖着慵懒的步伐去大堂。
路过书房的时候,韩雪莲在教导席蔷薇和王媪学习算术,她们教学的十分认真,就连王剪路过也没发现。
前院,王天一则持着一把长枪练武,看到王剪走过来后,他停了下来。
“侯爷,今日可有安排?”
“稍后你跟我去一趟长安县,我要置办一处宅院给王天七他们住。”
王剪说完后来到偏厅,花姐连忙把锅里热着的朝食端出来。
一个时辰后,王剪和王天一来到长安县。
两人找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在常安坊找到三间合适的宅院。
这三处宅院是一个没落贵族的房产,以前专门用来安置家仆,家道中落后,这三间宅院便一直空置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兄弟,这三间房子虽然旧了一些,但是并没有损坏,而且加起来有50个房间。”
“我也是因为囊中羞涩,才100贯低价卖给你,你要是再压价,我可就不卖了。”
房子的主人是一个肥胖的中年男子,他之所以着急卖掉这三处大房产,是因为欠了不少赌债。
再还不上,债主打他一顿都是轻的,说不定会把他抓进去坐牢。
“行,就100贯吧。”王剪也没有继续压价。
交完钱,肥胖男子爽快地把房契交给王剪,随后又去了一趟县衙报备。
房子的买卖流程,就这么快速地走完。
随后王剪在永平坊又买了一间大房子,改造一番后,用来生产马蹄铁。
而且这处宅院离马家庄农作坊不远,彼此间也有个照应。
说来也巧,王剪上午刚买好房子,下午王天一也带着一群人回到县侯府。
“侯爷,马家庄木作坊已经开始制作贞观犁,共有男女工500人,现在一天能制作1700张犁。”
“县里商盟的人,每天都来马家庄抢着要货,在我离开马家庄前已经卖了两万多张犁。”
随后王天二又汇报了马家庄的农业和养殖业的情况,以及造纸厂的建造进展。
在他离开马家庄时,造纸厂刚好投入纸张的生产,按照陈工所说,到5月底就可以生产出第一批纸。
“做的不错。”王剪欣慰地点头赞道。
马三爷和陈工这帮人能力不错,在他们的主持下,马家庄的发展没有停滞,反而比之前更加繁荣。
“侯爷,应三爷和村民的要求,我这次还带了8头猪,100只鸡和50只鸭来。”
“在韩主管的安排下,关在偏房专门关养牲畜的地方。”
王天二想起村民们的疯狂,如果不是因为马车实在装不下,他们还要塞更多东西进来。
“有心了。”王剪的心里暖暖的。
等王天二一行人吃饱喝足,休息好后。
王剪把他们召集在一起,把因营商被罢官之事,以及后续制作马蹄铁跟他们说了一遍。
“这两个当官的太可恶了,如此欺压侯爷!”
“侯爷,我们搬出去住也好,离作坊比较近,不然每天来回赶也要大半个时辰。”
王天二等一群人对王珪和崔义玄义愤填膺,同时也支持王剪让他们搬出去住的决定。
给他们买大宅院住的侯爷,全天下去哪里找。
王剪宽慰地点了点头,对他们安排道。
“天一,明日你带大家去打扫住宅,买齐床铺被褥等东西,所有费用县侯府支出。”
“天二,你配合打铁师傅改造锻造铺,负责马蹄铁的生产,”
“好的侯爷。”王天一和王天儿严肃地应道。
喜欢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请大家收藏:()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