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都是汉臣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樊稠看着眼前信使。


    “呈上来。”


    信使将信呈上。


    樊稠打开一看。


    “汉宣威侯、骠骑将军张新,致书将军樊稠麾下......”


    张新在信中说,李傕郭汜二人不过一介武夫,只是恰好赶上吕布麾下叟人叛乱,这才侥幸进城,掌控朝廷。


    然而二人进城之后,不仅不施德政,反而纵兵劫掠,残暴非常,倒行逆施,早已失去了关中的民心基础。


    他现在举十万义军前来,是不可能轻易退兵的。


    “将军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


    樊稠继续往下看。


    “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如若不然......将军自比董公如何?”


    “我大军一到,尔等皆为齑粉也!”


    樊稠看到这里,心中一颤。


    这句话正好戳中了他心里的忧虑。


    董卓在时,那是何等的兵多将广?


    就连董卓都不是张新对手。


    他们能行么?


    最为关键的是,董卓前期的西凉兵,身经百战,战力强悍。


    如今的西凉兵......


    经过董卓、李郭等人的轮流放纵,军纪废弛,战力下滑严重,已经逐渐沦为只会欺负百姓的匪兵了。


    这一点,张新未必清楚,可他樊稠却是心知肚明。


    “将军之虑,吾亦能略知一二。”


    张新在信的结尾中写道:“将军若肯弃暗投明,我愿指渭水为誓,绝不伤害将军分毫。”


    “将军麾下,亦可尽皆免罪!”


    “以渭水为誓,尽皆免罪?”


    樊稠心动了。


    汉时之人,对誓言十分看重。


    尤其是刘秀珠玉在前,张新又以重诺闻名。


    当初刘宏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退了张角之女的婚约,他都不肯。


    张角是什么身份,刘宏又是什么身份?


    张新为一反贼之女,竟然敢硬刚当朝皇帝,重诺至此。


    这件事在朝廷之中广为流传,一时成为一件佳话。


    韩馥投降,他也送上钱财,让人回乡养老,没有为难。


    这话若是换做旁人来说,樊稠未必相信。


    可这是张新说出来的话......


    “尊使请先下去休息吧。”


    樊稠略微思索了一番,挥手屏退信使,随后拿着信找到了河东太守段煨。


    昔年段煨被张新俘虏后,一直软禁在华阴县衙之中。


    张新退兵之时,曾询问过他,是否愿意跟着自己走。


    段煨以故土难离为由婉拒,张新也没有为难他,而是向朝廷上表,举荐他做河东太守。


    张新当时考虑的是,此人仁义,又在董卓麾下有些威望。


    由他来做河东太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河东百姓的元气。


    董卓也很看重段煨,况且他又不是主动投降,而是被华阴大族断了后路,不得不降。


    因此董卓对他投降之事没有丝毫计较,还准了张新的举荐,委任他为河东太守,治安邑。


    也正是因为仁义,在董卓死后,段煨是唯一一个没有遭到王允清算的西凉将领。


    “忠明公,你怎么看?”


    樊稠将张新之信出示给段煨。


    段煨看完之后问道:“樊将军心里是怎么想的?”


    樊稠挥手屏退周围吏员。


    “我实话与忠明公讲,还望忠明公莫要告知他人。”


    “樊将军请说。”


    段煨点点头,“下官一定保密。”


    “我觉得......”


    樊稠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李傕郭汜,不会是宣威侯的对手。”


    段煨闻言笑道:“那樊将军是欲降了?”


    “宣威侯言,降者免罪。”


    樊稠点点头,“我信他。”


    “那将军还有何疑?”段煨问道。


    樊稠叹了口气。


    “我之家眷,还在长安城中呐......”


    大将领兵出征,家人作为人质,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樊稠表露心迹,其实也是担了一定风险的。


    别的不说,若是此事泄露,以李傕的性格,肯定会把他的家人宰了。


    也就是段煨厚道,若换做别人,樊稠是绝对不会找他商议的。


    “樊将军不如实话去与徐将军说。”


    段煨笑道:“宣威侯既有意招抚将军,自然要由他来想个办法。”


    “如此说来,忠明公也愿归顺宣威侯了?”


    樊稠眼睛一亮。


    段煨肯给他出主意,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也想投了啊!


    “无论宣威侯、樊将军,亦或是我。”


    段煨看着樊稠,微微一笑。


    “大家不都是汉臣么?”


    樊稠心中再无疑虑,当即离了段煨的太守府,书信一封,叫来一个绝对信得过的亲卫,让他跟着徐荣使者一起前往绛邑。


    徐荣接待了樊稠使者,看过他的信之后,又喜又愁。


    喜得是,樊稠果如张新所料,无有战意。


    忧的则是,樊稠的家人怎么搞?


    “算了,这事就让明公和军师他们去烦吧。”


    徐荣摇摇头,修书一封,让人顺着陉道送往关羽军中。


    随后他又给樊稠回了一封信,让他耐心等待,看看张新怎么说。


    樊稠得到回复后,便以整军为名,屯驻安邑观望,不再向绛邑进发。


    关羽收到徐荣的信,找来戏忠商议。


    “军师,你怎么看?”


    “保樊稠家人平安么?”


    戏忠看完信,淡淡一笑,“此事奉孝擅长,正好他又在明公军中,关将军将此信送往明公军中即可。”


    关羽点点头,派人将信送往张新军中。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张新经过十余日的行军,终于率领主力抵达了弘农郡的黾池县。


    前方百里就是陕县了。


    淳于琼这先锋干得不错。


    一路上,大军行进都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张新把他叫了过来,夸赞了一番。


    “此非末将之功,全赖明公威灵。”


    淳于琼感觉有点不好意思。


    他打着张新旗号,一路之上,郡县望风而降,百姓纷纷前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这让他的心中十分意外。


    打仗,也可以这么轻松的么?


    仔细想想,若是换了袁绍旗号,怕是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


    张新笑道:“我又岂是贪墨下属功劳之人?”


    二人商业互吹了一波,张新开口询问陕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