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韩文节质子请援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张新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斥候。


    “韩馥和袁绍打起来了?”


    斥侯连连点头。


    “邺城外杀声震天,韩馥麾下各部皆在围攻袁绍大营!”


    “哦哟?”


    张新心里十分意外。


    韩馥打袁绍?


    这......


    倒反天罡了呀!


    我给的压力这么大么?


    张新知道,魏县这一战全歼两县守军之后,邺城内一定人心浮动。


    可没想到的是......


    韩馥竟然会和袁绍打起来?


    “主公。”


    一旁的典韦开口道:“韩馥袁绍自相攻伐,如此大好良机,是否令众将整军,准备出击?”


    “不急。”


    张新略微思索,摇了摇头,“我军连战已疲,短短一日时间,士卒和战马的体力都还没有恢复。”


    “魏县距离邺城尚有一百六十里,我军哪怕赶到,也没有战斗力了。”


    “你又怎么知道,这不是袁韩设下的诱敌之计呢?”


    魏县一战之后,韩袁二人心生间隙,这是可以预料到的事。


    韩馥胆小。


    历史上公孙瓒带兵前来,他只是被袁绍吓唬了他两句而已,就不顾州府百官的反对,强行把冀州让了出去。


    自己出兵短短六天,先是拿下重镇黎阳,收降了他麾下大将麴义,再废了他的两支骑兵,全歼两县守军。


    张新估摸着,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韩馥一定会心生惧意,想要投降。


    而袁绍肯定是不会降的。


    如此一来,二人必定不和。


    但这么快就打起来,也太夸张了。


    韩馥毕竟是袁氏故吏,起兵攻打旧主这种事,他那种在士族圈里长大的人,怎么可能会去做?


    脸都不要了?


    要知道,这些老士族最为看重的就是脸面。


    很多时候,他们宁愿死,都不愿意丢脸。


    所以,这件事搞不好就是逄纪、沮授等人设下的计谋。


    自己若是不顾士卒疲惫,强行奔袭邺城,中了埋伏。


    到时候马力已竭,想跑都难,只能祈祷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到驴车了。


    “主公思虑周全。”


    典韦拍了个马屁之后,不再说话。


    在他心里,张新算无遗策,从来没有出过错。


    既然主公说了有诈,那就一定有诈。


    “严密注视邺城动向。”


    张新看向斥候,“邺城形势随时来报,不得怠慢!”


    “诺。”


    斥候行礼告退。


    “来人。”


    张新叫来两名亲卫。


    亲卫进来,抱拳行礼。


    “主公吩咐。”


    “你二人速去黎阳传令,让军师兵进邺南三十里。”


    张新说道:“告诉军师,袁韩之战,我给他决断之权,期间大小事务,他可自决,不必来报。”


    魏县这边的军队暂时无法出击,但黎阳那边却是可以的。


    让荀攸带兵去,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看一看。


    万一是真的,也不至于错过战机。


    给荀攸决断之权,也是为了这一点。


    从魏县到黎阳来回三百余里,斥候想要传递消息,至少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战扬之上瞬息万变,有些事情若是等上一天半,黄花菜都凉了。


    “诺。”


    亲卫领命而去。


    很快,关羽、赵云等将都得到了消息,纷纷前来请战。


    张新把对典韦说过的话,对他们又说了一遍。


    “君侯谨慎自是无错。”


    关羽沉吟道:“只是如此机会,无论是真是假,也该遣一军去看看,以免错过战机。”


    说完,关羽抱拳。


    “末将愿领本部兵马前去。”


    “末将也愿前往。”


    “末将也是。”


    赵云、于禁、高顺等人纷纷请战。


    “我已令军师领兵前往。”


    张新微微一笑,“诸位都先回去休息吧。”


    众将听闻张新早有安排,也就不再纠缠。


    “君侯既然早有安排,那我等就先行告退了......”


    待众将走后,张新走出大堂,远远望着西方,心中不断思索。


    袁韩是真的反目成仇,还是在诱他出兵?


    次日,张新刚刚起床。


    “主公。”


    典韦走了过来,“邺城有使者到。”


    “邺城的使者?”


    张新含了一口盐水,咕噜咕噜。


    噗。


    “是袁绍的人,还是韩馥的?”


    “韩馥的。”


    “他人在哪?”张新洗脸。


    “县衙正堂。”


    张新将毛巾递给一旁亲卫,看向典韦。


    “走,去看看。”


    正堂内,一名中年文士身着常服,正在等候。


    在他身边,还有一名大约二十七八的青年。


    见张新来到,文士连忙起身行礼。


    “冀州治中李历,拜见车骑将军。”


    李历心中十分惊叹。


    他早知张新年轻,今日一见,没想到竟然这么年轻。


    那名青年也行礼说道:“在下韩德,拜见车骑。”


    “韩德?”


    张新一听到这个名字,瞬间就有股想把赵云叫过来的冲动。


    “你是......”


    “车骑。”


    李历连忙接过话头,“德公子乃是我家牧伯长子。”


    在‘长子’二字之上,李历特意加了重音。


    张新心中若有所思。


    “不必多礼,坐吧。”


    张新走到主位上坐好,待李历入座后,开口道:“尊使何时到的?”


    “昨日半夜。”


    李历一身风尘,面色疲惫,勉强一笑,“下吏到时,车骑正在休息,因此不敢打扰。”


    “韩馥遣你前来,所为何事?”


    张新看了韩德一眼。


    李历道:“我家牧伯欲请车骑出兵,共击国贼袁绍!”


    “他韩馥不是袁氏故吏么?”


    张新笑笑,一点面子都没给李历留,直接说道:“先前韩馥还跟着袁绍一起打我的青州,怎么如今袁绍又成国贼了?”


    “袁绍若是国贼,那他韩馥又是什么?”


    “我家牧伯也是被袁绍蛊惑。”


    李历叹息一声,“如今他已迷途知返,愿与君侯共讨国贼!”


    “为表诚意......”


    李历一指韩德,“牧伯愿以长子为质,以消车骑心中疑虑。”


    张新面色古怪。


    “韩文节......他该不会是打不过袁本初吧?”


    “咳咳.......”


    李历老脸一红,“只是稍遇小挫,稍遇小挫......”


    “我问你。”


    张新看着李历,“韩馥在邺城还有多少兵马?”


    “约在七万上下。”


    “袁绍呢?”


    “二......”


    李历支支吾吾,“二万余人。”


    “七万人打两万人,他拿不下来?”


    张新一脸嫌弃。


    “这......”


    李历的脸更红了,“我家牧伯长于文治,自然不如车骑善战。”


    张新闻言低头沉思。


    (冀州篇快结束了,请假一天,构思一下后面怎么写才爽,欠的一章明儿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