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战起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只不过张景明跑过来哇哇一哭,刘虞瞬间就有点拎不清了。


    此时在魏攸的极力劝说下,他终于同意继续贯彻先前的政策。


    次日,刘虞先将张景明逐走,随后将孙乾召了过来,说明情况之后,让鲜于辅同他一起回青州,商议出兵事宜。


    孙乾大喜过望,不敢怠慢,即刻回程。


    张新听完,心中不胜唏嘘。


    魏攸尚在病中,听闻此事便不顾病体,深夜抬榻进谏,劝说刘虞。


    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实打实的帮了自己。


    “这情,我记下了。”


    张新走出正堂,向北方遥遥一拜。


    “魏公大义,州伯英明!”


    待张新回到堂中,鲜于辅笑道:“明公,刘幽州说了,明公能征善战,威震天下。”


    “幽州兵当如何出击,皆由明公一言而定,他会尽力配合。”


    “鲜于。”


    张新看向他,亦是笑道:“请你回禀州伯,就说他的好意我心领了。”


    “嗯?”


    鲜于辅神情一愣。


    “我也曾任护乌桓校尉,知晓幽州百姓生活不易。”


    张新叹了口气,大义凛然的说道:“昔年鲜卑、乌桓肆虐,幽州百姓年年遭灾。”


    “如今他们还没过上几年好日子,我又怎么忍心再将他们拖入战火之中呢?”


    “州伯能不助袁,已是足够了。”


    和先前拒绝孙坚援助的考量一样。


    刘虞的名望本来就高,张新自然不希望他将影响力延伸到冀州来。


    冀州,他必须独自拿下,才能竖立绝对的权威!


    如今青州有三万精锐,两万放到别的诸侯家也能称为精锐的屯田军。


    还有十余万黑山黄巾。


    十几万大军,若还拿不下一个冀州,那他不如回渔阳种地去算了。


    “明公大义!”


    鲜于辅闻言动容,拱手道:“幽州百姓能得明公为护乌桓校尉,实乃三生有幸也......”


    张新哈哈大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鲜于卿好不容易来一趟,这两日先别急着走,在平原玩两日?”


    “愿尊明公之意。”


    鲜于辅欣然应下。


    既然张新不用刘虞出兵,那他自然也就不用急着回去了。


    是夜,张新于州府设宴,好好招待了这位故吏一番,又让人带他在城中玩了两天。


    平原经过张新麾下的华歆、国渊、任嘏等内政大拿数年打造,城中繁华无比,引得鲜于辅惊叹连连。


    玩了两天,张新派人将鲜于辅送回幽州。


    与他一起北上的,还有华佗。


    张新算是看出来了。


    只要魏攸还在,刘虞哪怕是犯糊涂,魏老头都能把他给掰回来。


    万一哪天魏攸没了,刘虞搞不好就要给他添堵了。


    魏攸活着的时间越长,对他就越有利。


    反正医疗队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华佗离开一段时间,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万一真有些紧急情况,也还有樊阿,吴普他们在。


    他们只是在经验上与华佗稍有差距而已。


    单论医术,就连华佗都说过,他们两人比起自己,并不差多少。


    ......


    邺城。


    韩馥听完张景明的汇报,一屁股瘫坐在主位上。


    袁术要来帮忙,需得跨过孙坚的地盘。


    以孙坚和张新的关系,必定全力阻拦。


    短时间内,袁术的援军肯定到不了冀州。


    能够直接的,强而有力的支援冀州之人,唯有刘虞。


    如今刘虞不仅不助他,反而助张。


    这让韩馥的心中十分慌乱。


    “公与,公与!”


    韩馥用求救的眼神看向沮授。


    “你可还有妙计啊?”


    沮授眉头深锁。


    他哪里还有什么妙计?


    他是谋士,又不是神仙。


    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能拉的关系也都已经拉了。


    剩下的,唯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不过韩馥还是需要安慰一下的。


    大战在即,自家主公慌成这样,若是传出去,也太动摇军心了。


    “明公。”


    沮授开口道:“刘幽州虽然决意助张,然其并不擅长军事,又心恤百姓。”


    “明公只需遣一员大将北上,与其对峙即可。”


    “刘幽州仁厚,不忍百姓受到战火波及,必不会再进军。”


    “好,好。”


    韩馥此时六神无主,沮授说什么是什么。


    “那个谁......高览!”


    “末将在。”


    一员年约三旬左右的将领站了出来。


    “我给你两万兵马,你即刻北上,去......”


    韩馥本来想让他去守河间的。


    河间北边的易县,正对着的就是幽州的涿县以及冀县。


    刘虞若要出兵,走这条路是最快的。


    但从易县到邺城有近八百里,韩馥又怕高览离的太远,万一有什么问题,无法及时回援。


    思来想去,韩馥开口道:“你去钜鹿驻守吧。”


    钜鹿郡就在魏郡北边,近了许多。


    “诺。”


    高览抱拳应下。


    能做的布置都已经做完了。


    剩下的,就只有派出斥候,严密注视张新军的动向了......


    五月初五,端阳佳节。


    平原城外热闹非凡。


    与后世端午节赛龙舟不同。


    汉时的北方人民过端阳,主要是采集草药,用以烧水沐浴,以求驱邪。


    在这些草药之中,兰草因为气味芬芳,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被百姓们视为首选。


    礼记有云:五月,蓄兰为沐浴也。


    诗经亦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张新在家中洗了个香香的兰汤浴,又按照现在的习俗,煮了乌角黍,和孩子们一起吃。


    乌角黍,也就是汉朝版的粽子,用黍米制作。


    端阳节过完。


    五月初六,大军云集平原城外。


    张新立于点将台上,手捧陈琳写的檄文,语气慷慨激昂。


    陈琳的言辞无比犀利,配合上张新激昂的语调,青州兵只觉得袁绍、韩馥等人十恶不赦,自己做的是那救世主般的活儿,顿时士气大振。


    “诛杀国贼,廓清宇内,就在今日!”


    张新站在点将台上,按住腰间中兴剑,大声怒吼。


    “报仇!”


    “报仇!报仇!报仇!”


    青州兵声势震天。


    张新见大军士气高涨,大手一挥。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