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董卓之死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张新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玄甲军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张新,巴拉巴拉......


    张新接过信件一看。


    是蔡邕写来的。


    张新一边听着这名玄甲军的汇报,一边看着信里的内容,脑中渐渐勾勒出了事情的始末。


    自从张新退兵之后,董卓就在长安彻底放飞自我了。


    一如历史上的那般。


    他先是僭越礼制,乘坐金华青盖车,用天子龙旗,穿与天子相近的服饰,然后大肆封赏董氏族人。


    封董旻为左将军、鄠侯,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


    一时间,整个董氏无论老幼,男皆封侯,女皆封君。


    董白的平原君就是这么来的。


    接着,董卓开始在关中大肆抄掠,不仅派出军队四处劫掠百姓,还诬陷关中士族谋反,将他们全都宰了,家资收入囊中。


    掠来的钱粮,董卓将其全部运回了自己的封地郿县,在那里建起一座堡坞。


    堡坞城墙高七丈,厚七丈,比起长安城也差不了多少,号曰‘万岁坞’,又称郿坞。


    郿坞内钱财囤积无数,粮草更是号称够吃三十年。


    此坞建成后,董卓常与左右言道:“有此坞在,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吾亦可守此毕老。”


    话是这么说没错。


    然而董卓的心里其实也很清楚,只要张新还活着,他基本上是不可能成事了。


    于是董卓彻底摆烂,行事愈发残暴。


    反正唯一的孙女已经送出去了,他又没有儿孙,还有什么好忌惮的呢?


    先前他劫掠关中,自然影响到了民生。


    凉州的北地郡有一部分属于关中,那里有数百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便聚众造反。


    董卓以利诱降,将他们骗至郿县饮宴,又招来百官作陪,随后于宴会上将这数百人残忍虐杀。


    流程还是一样,断其手足,凿其眼目,以镬煮之,随后让百官分食。


    百官自然恐惧。


    董卓可不管你这么多。


    言语之间但凡稍有差池,就是一个死字。


    此时百官的心里愈发后悔。


    唉,当初就不该拦着宣威侯的......


    就让董卓把刘协宰了,大家一起快快乐乐的立个新帝多好。


    是吧?


    可惜。


    事已至此,短时间内,张新不可能再来。


    百官只能谋求自救。


    越骑校尉伍孚愤恨董卓凶残,怀揣利刃前去见他,欲要刺杀。


    这也是演义中小黑胖子刺杀董卓的原型。


    伍孚先是假意恭顺,拍了董卓一番马屁,令他十分开心。


    待董卓松懈之时,伍孚行礼告退。


    董卓这人,对敌人是真的残暴,但对自己人是真的好。


    他见伍孚如此恭顺,还以为伍孚是来真心投靠自己的。


    既然如此,他不能寒了伍孚的心。


    董卓上前欲要将他扶起,以示亲厚。


    “有了!”


    伍孚看着董卓缓缓向他靠近,内心激动。


    待到董卓伸手抚摸他的后背,正准备开口说些拉拢人心的话之时,伍孚毫不犹豫的取出怀中利刃,朝着董卓刺去。


    “妈拉个巴子!”


    董卓毕竟久经沙扬,对于危险的感知十分敏锐,脑子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身体就自动闪开了。


    伍孚一刀刺了个空,正欲再刺,却被反应过来的董卓一脚踹翻在地。


    “虏欲反耶?”


    董卓大怒,疾呼左右杀之。


    伍孚大声喝道:“恨不得磔(zhé)裂奸贼于都市,以谢天地!”


    言未毕,便被急忙赶来的董卓亲卫以戟杀之。


    董卓遭了刺杀,只死一个伍孚,怎能消他心头之恨?


    他立即下令,凡是与伍孚关系好的,走的近的,无需审问,直接斩杀!


    顿时长安城内又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屠杀之后,暂时风平浪静。


    但......


    人心已失,掩盖在平静之下的,是汹涌的暗流。


    长安内外的兵权尽数归于董卓,想要杀他,正面对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唯有刺之。


    伍孚刺董虽然失败,但却给王允提了个醒。


    董卓武将出身,身手不凡,想要提高刺杀的成功几率,也要找一员身手不凡的大将才行。


    王允找来尚书仆射士孙瑞,共同商议此事。


    在这长安城内,他们该找谁呢?


    李傕、郭汜等人肯定不行,他们都是董卓的铁杆心腹。


    皇甫嵩......


    算了,他太老了。


    思来想去,王允想到了一个人。


    吕布!


    首先,吕布是张新故吏,而自己和张新也算亲家,关系一下子就近了。


    其次,张新来的时候,吕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董卓闲置不用。


    不仅如此,在张新攻城之时,董卓为了防止他反叛,甚至还派人包围了他的府邸,对他严加防范。


    虽说张新退兵之后,董卓念及自己麾下将领损失惨重,又开始对吕布亲厚起来。


    但王允相信,经过这么一件事,吕布对董卓肯定是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的。


    果然,当王允找到吕布,将自己的意图透露了一些之后,吕布当即就拍桌表示:“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比起原本历史上的吕布还犹豫过‘奈如父子何’,此时的吕布对于刺董,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说得吕布,王允大喜,耐心等待着机会。


    恰巧前段时间刘协生了一扬病,这两天刚好。


    王允便向刘协进言,可趁此机会假作大会群臣,召董卓进宫,以吕布刺之。


    刘协深恨董卓,自然许之。


    到日,王允请得诛贼诏命,以士孙瑞授于吕布,令其与乡人李肃同心腹勇士十余人,身着卫士服,隐于北掖门内,以待董卓。


    董卓穿好朝服,乘车入宫。


    不知为什么,拉车的马匹受惊,将他甩下车来,沾了一身泥。


    董卓大骂一声晦气,只能无奈的回家更衣。


    他的小妾见状,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劝他别去了。


    董卓却是不以为然。


    他征战三十载,马匹受惊之事实属常见,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小妾劝不住,只能任由他向长安而去。


    车驾入得长安,有人写了个‘吕’字在布上,拿着这块布大声提醒。


    “布乎。”


    亲卫回报董卓。


    董卓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继续向宫内而去。


    到了宫门口,董卓的马又受惊,不肯入。


    “莫非今日真有不祥?”


    董卓见今日怪事接二连三的发生,心中惊疑不定。


    正在此时,吕布从门内走了出来,笑容满面。


    “义父既到宫门,为何不入?”


    “有我儿奉先在此,何惧宵小?”


    董卓看到吕布,内心的安全感瞬间爆棚,强行驱车入宫。


    方入门内,却听宫门‘轰隆’一声,直接关闭。


    正疑惑间,一旁隐于士卒中的李肃上前,以戟刺之。


    董卓身上甲厚,戟锋不得入。


    李肃无奈,只能改刺手臂。


    鲜血飞溅,董卓受伤坠车,痛呼出声。


    “我儿奉先何在?”


    谁知吕布突然掏出一道诏书,示于众人。


    “有诏,讨贼臣!”


    吕布展示完诏书,大喝一声。


    “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