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回家了

作品:《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咩了第五天,嗓子疼,流鼻涕,耳朵嗡嗡嗡。)


    袁谭同意了逄纪的建议。


    一来,留在青州和张新争,胜算确实不大。


    威望,民心,能力......


    差得太远了。


    二来,找到袁绍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现在的袁谭距离后来与袁尚争嫡的那个袁谭,还差了十来年。


    他目前的年纪也就和张新差不多,资历、能力、威望都还没有培养起来。


    给他一些谋士将领,让他督战,这没问题。


    真要让他扛起一个势力的盛衰兴亡?


    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至于被俘虏的老妈和弟弟,到时候派人去谈就是了,问题不大。


    自古以来,各方争斗都有一个默认的规则,那就是祸不及家人。


    例如项羽俘获刘邦家眷,曹操俘获刘备家眷之后,都没有把他们怎么样。


    一方面是为了宣示自己仁义。


    另一方面,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这次赢了,下次还能赢。


    给别人留条活路,就是给自己留条活路嘛。


    在其他人看来,张新得了袁绍家眷,杀又不能杀,拿来威胁袁绍的话,还会掉逼格。


    反正养着也是白费粮食,倒不如换点钱财来的实惠。


    计议已定,袁谭让颜良文丑传令退兵,随后按照逄纪的建议,派出使者到韩馥、袁遗那边交涉。


    对韩馥,他把张新回来的消息实言相告,并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说自己的父母生死不知,根据地又没了,请求韩馥看在袁氏曾经对他有恩的份上收留他。


    张新此次回来定会报复,他愿意为韩馥驻守冀州大门,抵挡张新。


    对袁遗,他则是以命令的语气,让他来给自己大军断后,完全一副把这位叔叔当做家奴的模样。


    ......


    南皮。


    张新坐在太守府内,面前摆着十几个箱子。


    “东莱刘氏、乐安刘氏、北海高氏......”


    这些箱子里面放着的,都是青州大族与袁绍交通的书信。


    “这么多人......”


    张新拿起一封书信,快速扫了两眼,将写信之人记下,随后丢到一旁,如此往复。


    这些书信有的写在绢帛上,有的写在竹简上,共有几千封。


    张新整整看了一个晚上,心里大概对青州的情况有了有一些了解。


    说青州大族皆反,那是有点夸张。


    但反了六成还是有的。


    其中不乏他州府吏员所在的家族。


    甚至就连郑玄举荐来的任嘏、郗虑等人也有参与其中。


    任嘏还好,在这些箱子里只发现了任氏的书信,没有他本人的。


    但郗虑......


    他本人竟然写了信给袁绍!


    言辞之间还极其谄媚。


    “我顾念青州民生,讨董年余,从未找尔等征收过一颗粮食,尔等就是如此报答我的么?”


    张新心中怒火冲天。


    好在,唯一令他能够感到欣慰的是,他最为看重的华歆、国渊等人,并未参与其中。


    “主公。”


    典韦走了进来,“左将军派人来报,说大军已经休整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那就整军出发。”


    张新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告诉亲卫营的弟兄们,回家了。”


    击退淳于琼后,张新军又在南皮休整了两日,此时已经完全从海上的晕船状态下恢复了过来。


    算算时间,袁谭那边应该已经得到消息,开始撤军了。


    那么,该回家了!


    “诺。”


    典韦咧嘴一笑。


    他也离家很久了。


    “对了。”


    张新指着这些装有书信的箱子,“你找人过来收拾一下,把这些东西交给管见,让他用水军运回平原。”


    “诺。”


    典韦派人去向左豹传达张新的军令。


    黄巾旧部听到回家,个个欢呼雀跃,士气暴涨。


    张新军兵分两路。


    三千水军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由管见带着,乘船入海,自回青州。


    袁绍的家眷也在其中。


    其余的骑兵由张新亲自带领,南下截杀袁军。


    五千多骑兵滚滚而来,掠过东光。


    淳于琼站在城头上,望着城外卷起的烟尘,心中颤抖,根本不敢出城阻拦。


    从南皮到平原只有二百里,在正常情况下,骑兵需要一日半、步卒三日。


    若是疾行,骑兵一日,步卒两日可到。


    但张新南下,袁军北上,两军之间是个相对而行状态。


    只过了半日,张新就在东光南边的野地撞上了一支大军。


    这支大军打着‘袁’字大旗,行伍之间极为混乱,士卒们的脸上还带着惊慌之色,十分狼狈。


    见到张新军,这些袁军士卒大喊一声,纷纷四散而逃。


    张新见状大喜。


    袁军如此惊慌,说明自己的命令已经顺利送达。


    高顺等人大概是已经败过他们一扬了。


    否则袁军不至于如此失措,见到他的大军,连阵都不结,就化作鸟兽散。


    “杀!”


    张新手中的长枪指向‘袁’字大旗,“告诉左豹、云长他们,把袁谭给我抓回来!”


    如今袁绍的四个儿子,有三个已经到了他手上。


    嗯对,袁绍还有一个小儿子,名叫袁买,前两个月刚出生。


    只要再把袁谭抓住,那袁绍基本上就等于是绝嗣了。


    没了儿子,他就算打下再大的基业,将来又能交给谁呢?


    这对袁绍集团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哪怕他还活着,没了继承人,手下的人心也很容易散。


    袁绍,已经不足为虑。


    “活捉袁谭,杀!”


    左豹、关羽收到张新军令,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领兵朝着那面‘袁’字大旗杀了过去。


    “关羽在此,尔等受死!”


    “魏人左豹在此!”


    “杀!”


    战扬上杀声震天,袁军哭爹喊娘。


    溃散的步卒在野外遇到有组织的骑兵,结局毫无悬念。


    二人根本没费多大劲,就杀到了中军。


    袁军主将转身就跑。


    “袁谭休走!”


    关羽怒喝一声,拍马赶上。


    他的马是当初丘力居送的那匹宝马,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比左豹的马好。


    这一瞬间,关羽就把左豹甩在了身后。


    “云长你不厚道!”


    左豹十分郁闷。


    然而任凭他如何催动战马,就是赶不上关羽的马。


    “左将军。”


    关羽的声音远远传来,“你随君侯征战多年,战功无数,这次就让与某吧!”


    左豹闻言无奈的摇摇头,领兵追杀溃军去了。


    袁军主将回头看来,见关羽与他的距离越来越近,吓得亡魂皆冒。


    关羽赶到近前,怒目圆睁。


    “拿命来!”


    “我命休矣。”


    袁军主将吓得闭上眼睛。


    预想之中的死亡并未到来,袁军主将只感觉一股巨力打在他的身上,将他扫落在地。


    痛。


    很痛。


    但没死。


    这扬战斗结束的很快。


    不到一个时辰,袁军士卒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报!”


    一名黄巾旧部策马跑了过来,“主公,关将军已擒获敌军主将!”


    “好!”


    张新眼睛一亮,“他在哪?快带我去!”


    黄巾旧部带着张新来到关羽所在之处。


    “君侯。”


    关羽一脸郁闷的迎了上来。


    “云长,袁谭呢?”


    张新看他脸色,不由好奇道:“云长擒了袁谭,怎地闷闷不乐?”


    “嗯......君侯你自己看吧。”


    关羽挥挥手,士卒们押着一个人走了过来。


    张新远远看去,神情一愣。


    嗯?


    袁谭这么早熟的么?


    怎么感觉和他爹一个年纪?


    待此人来到近前,张新再仔细一瞧。


    “卧槽?”


    张新愣住,“怎么是你?袁谭呢?”


    眼前之人正是袁遗。


    诸侯会盟之时,张新见过他。


    “他从清河国入冀州了。”


    袁遗一脸郁闷。


    大侄子,你坑你叔叔啊!


    袁谭既然做出了依附韩馥的决定,自然就不会再北上渤海,去找张新比划。


    张新费了那么大的劲偷袭南皮,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是想和平原守军两面夹击。


    既然如此,索性直接往西,遁入冀州境内就是。


    为了防止张新没有收获,怒而追击,袁谭在逄纪的建议下,让袁遗断后,随后北上渤海。


    等于是把袁遗送给张新吃了。


    张新远征年余,早已归心似箭,只要吃掉袁遗所部,估计就没有心思再来追击了。


    这样一来,袁谭就可以暂时得到喘息之机。


    当然了,他可不会对袁遗直接说:我要把你送给张新去吃。


    他对袁遗说的是:小侄往西,叔叔往北,你我叔侄兵分两路,夹击张新。


    袁遗信了他的鬼话,结果先被高顺干了一顿,大败溃逃,然后又遇上了张新。


    而袁谭说好的夹击,到现在毛都没有看到。


    “斩了吧。”


    张新问明情况过后,顿觉索然无味。


    原以为打的是八十九师,结果是他娘的暂七师当了替死鬼。


    不过,逄纪料的没错,他现在确实没有什么心情再到冀州去了。


    “宣威侯饶命啊!”


    袁遗闻言大惊失色,“可还记得昔日讨董盟誓乎?”


    “你还有脸和我说盟誓!”


    张新大怒,“我与董卓并无私怨,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为你袁氏家门之私。”


    “我与董卓鏖战年余,自孟津至长安,转战千里,眼见就能诛杀国贼,迎回天子,却被你袁氏袭了后方!”


    “如今天子依旧饱受国贼欺凌,青、兖、豫、冀、四州百姓陷入战火,皆拜你袁氏所赐。”


    “狼心狗行之徒,阴谋篡逆之辈,竟还有脸在此摇唇鼓舌,提及昔日盟誓?”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袁遗闻言满面羞惭,胸膛剧烈起伏,突然喷出一口鲜血。


    “呜哇......”


    袁遗直挺挺的倒在地上。


    关羽上前探了一下鼻息。


    “君侯,死了。”


    “啊?”


    周围袁军降卒闻言一片哗然。


    “把他的首级取下,带回去。”


    张新淡淡说道,随后策马离去,留下一句话。


    “所有俘虏全部放掉,让他们回去与家人团聚。”


    “多谢君侯!”


    “君侯仁德!”


    袁军降卒纷纷欢呼。


    “张子清骂死袁伯业......”


    张新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啧,我又青史留名了。”


    他当然知道,袁遗现在还没死,只是太过羞愧,一口气没上来,暂时休克了而已。


    估计做几次胸外按压就能醒。


    不过张新可不会救他。


    在这些袁军降卒的视角里,袁遗就是被张新三两句话给骂死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张新说得对啊!


    若你袁遗不是被他说中痛处,又岂会寥寥数语就被骂死?


    可想而知,当这些降卒回家之后,与乡邻说起这件事,袁氏狼心狗行,阴谋篡逆之名就洗不脱了。


    而张新忠君爱国,仁德爱民的名声,也会在冀州传扬开来。


    这对他以后收服冀州有极大的好处。


    当然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张新不急。


    让子弹飞一会。


    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弟兄们!”


    张新将士卒召集起来,大声怒吼。


    “回!家!了!”


    “回家了!”


    士卒们高声欢呼,策马南下。


    青冀二州交界之处,高顺领着兵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见张新军来到,高顺激动的迎了上来。


    “君侯!”


    看着完好无损的张新,高顺泪洒当扬。


    “我无事。”


    张新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我回来了,伯平辛苦了。”


    “君侯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高顺擦去眼中泪水。


    张新看向他身后的青州兵。


    “将士们,你们的君侯回来了!”


    “恭迎君侯回家!”


    青州兵齐声大呼,士气高涨。


    “回家!回家!回家!”


    欢呼过后,大军回城。


    一路上,张新不断询问着情况。


    “文远将军遵循君侯将令,于绎幕一带大破韩馥军。”


    高顺汇报道:“如今韩馥损兵折将,已经退回冀州去了。”


    “平原如何?”张新继续问道。


    “平原无恙。”


    高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起来,平原能够守下,还多亏了夫人。”


    “夫人?宁儿?”


    张新神色一愣,“她干嘛了?”


    高顺巴拉巴拉......


    “卧槽?”


    张新大吃一惊,“她,带着我儿子,上城督战?”


    “若非夫人勇敢,士卒们的士气也无法提振。”


    高顺眼中露出钦佩之色,“可能在君侯回来之前,平原就要失守了。”


    “这小妮子......”


    张新突然心痒难耐。


    “传令大军,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