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神明人间办事处:刺桐城-泉州(十二)

作品:《签到全球:我成了旅游大亨

    在李叔同25岁到39岁间,他的艺术生涯进入全盛期,文娱两开花。


    戏剧上,李叔同参与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引起巨大轰动。


    音乐上,他出版发行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本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是中国第一个引进西方乐理的音乐家。


    书法和绘画领域,他是中国油画之鼻祖,还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堂人体写生课。


    傲娇如迅哥儿,也以得到他的一幅字为无上荣耀:“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这样一位名满天下的文艺大佬,却选择在人生事业巅峰的时候出了家。


    这在1918年的中国可真算得上一个爆炸性新闻,连迅哥儿发表的国内首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都被压下去了。


    从此,世上再无李叔同,只有一位道号弘一的僧人。


    不过大佬就是大佬,出了家也不寻常。


    在当时,弘一法师与虚云、太虚、印光大师并称为“民国四大高僧”。


    高傲的张爱玲也曾言:“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郁达夫折服于弘一法师的风采,也想要削发为僧,但被弘一法师劝阻了。


    徐悲鸿也多次进山看望弘一法师,探讨佛法和书画。


    在听完弘一法师的故事后,三人缓缓离开承天寺。


    “接下去的话,是直接去府文庙吗?”作为下午导游的江茹看向陈灏。


    陈灏则是看向顾南溪,顾南溪想了想道:“刚好承天寺旁边有家庄阿姨芋头饼,我看网上评价挺不错的,刚好去尝下再去府文庙吧。”


    听到“庄阿姨芋头饼”这个店名,江茹欲言又止,不过还是没说出口。


    距离着实近,100米不到。


    桂坛巷入口处,三人还没走进去,视线里就已经出现一条“长龙”。


    “南溪,不会就是我们要去的那家吧?”陈灏脸色一变,这粗看过去都至少有三四十号人,比西街那家吴记手工麻糍还恐怖。


    “应该是……”


    顾南溪小脸皱起来,嘴巴瘪着,有些委屈的样子。


    “这家店我看点评上说需要排队等,但也没想到这么吓人。”


    一旁的江茹补刀道:“这家店是泉州古城区比较出名的糕点店,更出名的是它的营业时间,15:30开到16:00,有时候卖完了就提前关门。”


    “这一天就开半小时???”


    陈灏震惊了,头次听到还有这种店。


    “实际上我们本地人现在都很少来这家买了,太不方便。”江茹有些无奈,又想到什么,建议道:“不过这家旁边有个坤记小吃店也有卖芋头饼,还是现炸的,比庄阿姨这家其实差不了多少。”


    陈灏与顾南溪对视一眼,随即三人改变目的地,改成坤记小吃店。


    在路过庄阿姨芋头饼店的时候,陈灏看到店门紧锁着,现在才刚到3点,就已经来了这么人排队,恐怖如斯。


    “坤记……”(图)


    陈灏看着眼前的字样,不禁摇摇头。


    竟然还真的是那个“坤”字。


    可惜了,现在这个时期玩梗都不方便玩了。


    坤坤要凉透了。


    相比隔壁的排队人数,这家店几乎不用等候多久,都是现炸的。


    只是等前面一对情侣买好后便轮到他们三人。


    芋头饼有原味、蛋黄和芝士三种口味,最经典的当然是原味(甜)的。


    陈灏要了一个原味和蛋黄,顾南溪和江茹各要一个原味。


    付款是由顾南溪付的。


    江茹接过芋头饼,笑道:“谢谢顾女士~”


    三人吃着芋头饼,走在去府文庙的路上。


    承天禅寺、府文庙、清净古寺和关岳庙相距都很近,从桂坛巷走过去仅需六七分钟。


    等走到的时候,陈灏的两个芋头饼也吃完了。


    “还是原味好吃,蛋黄味的有点咸。”陈灏把吃剩的塑料袋往旁边垃圾桶扔进去,并发表感想道。


    他是坚定的甜党,比如豆花、粽子都是吃甜的,几乎不用考虑咸的版本。


    现炸的芋头饼外壳酥脆,表面金灿灿的,咬上一口,里面的芋泥和外壳混合在一起,芋泥很绵密,甜而不腻。


    陈灏又爱上了泉州的一道小吃,


    原味的芋头饼yyds!


    顾南溪见陈灏对芋头饼的喜欢,忍不住问道:


    “你喜欢吃芋头饼吗?”


    “喜欢啊。”


    “那等晚上要回酒店的时候,我们买一些带走嘛。”


    “好!”


    作为大灯泡的江茹听着两人的对话,鸡皮疙瘩顿起,这恋爱的酸臭味太冲了。


    陈灏和顾南溪才不在乎江茹怎么想呢,他们正乐在其中。


    张爱玲说:暧昧是两个人恋爱中最好的时刻。


    或许正是如此吧?


    等进入府文庙,江茹生怕两人又开始,连忙开始自己的介绍。


    “咳咳,陈先生、顾女士,我们此刻所在的府文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其实府文庙,单说庙并不准确,因为它的形制是「左学右庙」,也就是由「学宫」和「文庙」共同组成而成。”


    “这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在这里能找到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


    说着,江茹带着两人往里走去。


    “泉州在古代文脉昌盛,历史上共出了2454位进士,仅宋朝就高达1418位。”


    “在这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里,每年新生入学,都要在官员的带领下,由棂星门而入,过大成门、泮桥,再到大成殿,祭拜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孔老夫子。”


    “这条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走的。”


    陈灏左右张望着,他记得成都好像都没什么文庙,比较出名的是隔壁德阳的文庙。


    但德阳那个文庙对比眼前泉州的府文庙,完全不成威胁。


    再听到江导说泉州府文庙在全国所有文庙里排名第三,仅次于山东祖庙和北京文庙,他好奇道:“江导,那南京呢?”


    “南京的夫子庙不是很出名吗?”


    秦淮河、夫子庙,这是许多未去过南京的国人都有所耳闻的地方,而且南京古代文脉不是更盛吗?


    “夫子庙……”


    江茹和顾南溪不约而同沉默了。


    片刻后,顾南溪委婉道:“夫子庙你最好不要抱有期望,信我。”


    陈灏更加疑惑了,追问道:“怎么说?”


    “那一片的商业化,能超乎你的想象。”顾南溪头疼,该怎么形容呢?


    随后,她补充道:“大概比中山路和鼓浪屿龙头路加一起还要严重吧。”


    江茹默默点头,表示+1。


    “这……”陈灏懵了。


    简直不敢想象那场面了。


    许多游客连鼓浪屿的龙头路都吐槽不已,那到了南京的夫子庙还了得?


    不过很快,陈灏的注意力被等眼前的大成殿吸引,尤其是对方的建筑结构更为惊奇。


    大成殿是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整个大殿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也十分罕见。


    游览完府文庙,陈灏一行人再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清净古寺。


    ps:南京我去旅游过一阵子,老门东,钟山,栖霞山,玄武湖,古鸡鸣寺感官都不错,唯独秦淮河夫子庙太太太……那啥了,一言难尽,尤其是夫子庙里面,商业化的简直全国无人能比。


    喜欢签到全球:我成了旅游大亨请大家收藏:()签到全球:我成了旅游大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