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黄袍加身

作品:《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

    时间无情,不留给世人悲伤的余地。


    吴楚洵尚沉浸在星哲离世的阴霾中,还未及抽身,大启王朝又遭遇重创——


    大启朝在位仅两年的皇帝,轩辕裕,猝然崩逝!


    对吴楚洵而言,此变故犹如晴天霹雳。


    他即便心中有夺权的野心,却从未存过要轩辕裕命的念头。


    轩辕裕仍大启皇室唯一的嫡系血脉,他并未有子嗣。


    这也就意味着,轩辕家族的正统血脉,至此断绝!


    轩辕裕如此年轻,何以会暴毙?


    吴楚洵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只等回京才能揭晓。


    北境既归大启版图,自当遵循国丧之礼,全民哀悼,换成素服。


    吴楚洵与特种兵精锐,很快换上素衣,匆匆踏上归途。


    托达瓦策马相送,眼中满是不舍与哀伤。


    此次分别,或成永诀。


    他强忍心痛,目光紧紧追随吴楚洵的背影。


    吴楚洵一脸肃然,队伍已远离北境。


    蓦然回首,逐渐看不到新城,也见不那座埋葬着星哲的皑皑雪山。


    或许,星哲此刻,正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与现代的自己重聚。


    他侧首望向托达瓦,一双漆黑的瞳孔中仿佛藏着万千思绪,叫人难以捉摸。


    托达瓦心弦一颤,只觉心如刀绞。


    吴楚洵驱马靠近,语气淡然:“别送了,回吧。”


    托达瓦心头各种复杂情绪交替翻涌。


    终是不舍地从吴楚洵的身上移开视线,声音中带着哽噎。


    “大哥,往后余生,多保重!”


    吴楚洵嘴角微微抽搐,连往后余生都说出来了,看来小家伙心里估计已经难以自持。


    他轻唤一声:“托达瓦!”


    托达瓦闻声抬头,满目期待。


    吴楚洵无奈摇头,“你可知,何为‘山不就我,我来就山’吗?”


    托达瓦闻言,茫然摇头。


    吴楚洵轻笑:“你的中原学问,还需精进。回去后,多向先生请教吧。我走了!”


    言罢,他挥鞭策马,绝尘而去,连一句“保重”也未留下。


    托达瓦望着那逐渐模糊的身影,直至化为天边一点,方调转马头。


    心中默默念道:山不就我,我来就山。


    ……


    吴楚洵一行人风尘仆仆,日夜兼程,终是回到了京城。


    礼部、内务府、钦天监、銮仪卫,各衙门井然有序,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国丧之事,一派肃穆。


    文武百官皆身着素服,齐聚宫中,为先皇默哀守灵。


    大启失去了主人,但大家仍井然有序、各司其职,一切那样的云淡风轻。


    让吴楚洵不禁恍惚,皇帝驾崩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据说便宜爹和朝中重臣正在御书房商议国事。


    待他才见到李墨寒后,方才得知一切来龙去脉,心中惊涛骇浪,难以置信。


    原来,就在这匆匆十日光景里,以秦相为首,外加吴相一派官员,竟集结了大半朝臣之力,共同推举吴相继承皇位。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位多年疯癫的太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神智。


    她断然拒绝了从宗亲中挑选继承人的提议,转而全力支持重臣们的决议,力荐吴惟才登基为帝。


    然而,吴相高风亮节,当众声明自己无意于那九五之尊之位,毅然决然地拒绝了。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吴相多年执掌朝政,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其威望与能力,无人能及,自然成为了众望所归的继任者。


    吴楚洵一阵恍惚。


    他回想起自己这两年多来,费劲扒拉在北境、女真与南蛮之间斡旋奔波,历尽艰辛,方才有所成绩。


    而他便宜爹一夕之间,就直接让他登上了龙门。


    吴楚洵简直想仰天长笑,终于啊,他终于可以实现躺平的愿望了。


    他迫不及待地询问李墨寒:“我爹他,现在拒绝了多少次了?”


    李墨寒嘴角勾起一抹笑,答道:“已是第二次了。”


    吴楚洵秒懂。


    这便是那古老而繁琐的“三推三拒”之礼。


    他暗自思量,看来这场皇位更迭的戏码,还得再唱上一阵子。


    两人步入司礼监值房,只见室内宫人皆换上了素净的白衣。


    吴楚洵望着李墨寒那一身素雅,缓缓收敛了笑容。


    他凝视着李墨寒的眼眸深处,声音冷冽。


    “轩辕裕……果真是被卫贵妃害死的吗?


    李墨寒眸光微闪,垂下眼睑,淡淡道:“自然,卫贵妃引诱先皇吸食阿芙蓉,在大烟枪中掺入了过量的乌香,导致先皇暴毙,这一切,太医院已有确凿论断。”


    吴楚洵没再说话,只是挑起他的下巴,直勾勾地望着他,又问:“我再问一次,仅是如此吗?”


    李墨寒心尖微颤,浑身绷直,背后冒出冷意。


    他艰难地咽了咽口水,握紧手上的拳头,再次点头道:“便是如此!”


    “此事由吴相亲自督办,刑部、大理寺全力侦查,连东厂的势力也未能涉足分毫。如今,卫贵妃已伏法,此案尘埃落定。”


    吴楚洵眸色晦黯,他早就该知道,自己这兄弟并不是柔顺的家猫,而是一只蛰伏在黑暗中,蓄势待发的小豹子。


    他心中思绪万千,最终,缓缓松开李墨寒的下巴,转而温柔地抚上他的头顶。


    “好,大哥自然是信你的。”


    李墨寒这才松了松肩膀,才发现手心早已温润,全是汗。


    朝堂之上,表面平静之下暗藏汹涌波涛。


    大家都在等那个必然的结果来临。


    果然,就在吴楚洵归来的当日,吴相吴惟才,在又一次拒绝继承皇位后,被一群忠诚的武将【黄袍加身】,推上了帝位。


    朝堂上,群臣俯首,齐声高呼万岁,响彻云霄。


    于是,大启朝再次见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权力更迭。


    左相吴惟才,这位执政多年的重臣,终被群臣拥戴为大启的第四代君主。


    江氏与吴若早已被礼部接入宫中,学习着登基大典的各项礼仪。


    而吴楚洵也被李墨寒直接引领至江氏处。


    宫廷之中,各个衙署与司局皆是热闹非凡,为迎接新主人的到来而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随着新皇的即将入住,宫殿内的装饰与陈设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宫女太监们穿梭其间,忙碌地更换着帘幕、挂饰与家具布局,力求将每一处都布置得既典雅又不失新意。


    新皇登基,紧接着便是有盛大的册封大典,皇后、后妃、亲王等一一受封。


    吴楚洵原本在宫里的关系就好,如今更是备受尊敬。


    身为嫡长子,品行又出众,无疑是大启朝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未来的储君。


    不过,对于外界投来的种种炽热目光,吴楚洵却显得颇为淡然。


    直到子安与朝月等人被带入宫中,一脸苦相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才忍不住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怎么了?难道不为自家少爷我高兴吗?”


    子安眼眶泛红,委屈地诉苦:“可是少爷,我真的不想当太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