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回程

作品:《另类情敌(GL)

    作者有话要说:晋江文学城


    第一百二十一章回程


    结果当然是薄珏输了。


    她是属于遇强则强的人,所以付乐即将超过她时她一点也不着急,耐住了性子,足下慢慢发力,准备在跳下断崖的时候一鼓作气加速超过她。


    谁知千防万防,没有防到来自己方的暗箭。


    大庭广众之下加油助威这种事情惯常是被赵清阁所鄙弃的,她一朵高岭之花能够给个表情就不错了,笑一笑她就满足得不行,所以冷不丁听到嘈杂声音中清亮的一句“小天使”,薄珏毫无准备,下意识就扭头看了一眼,一眼就捕捉到了在人群中相貌和身高出众的女人。


    赵清阁扬起嘴角冲她微微笑了一下,手握成拳好像是想举起来给她比个加油的姿势,刚抬到一半觉得这样太不“赵清阁”便又落了下去。


    薄珏心里一暖,还没容她做出一个回应的表情,紧接着突如其来的坠空感包裹住了她,背部落到了坚硬的地面。


    赵清阁:“……”


    “哈哈哈,”炎樱双手合在嘴边,让得更大声了,“付乐,她摔倒了,快跑快跑!”


    薄珏二话没说从地上一骨碌爬了起来,连身上的土都没拍,重新进行障碍攀爬,在付乐冲线五秒后抵达终点,教官不轻不重地横了她一眼,开始了下一组比赛,下一组是赵清阁和一个其他系的契主,发令枪响的时候她一脚踏出,三秒后和那名契主一起进入了跳高项目。


    薄珏破天荒地没喊加油,她的眼睛跟长在了赵清阁身上似的,目光撕都撕不开。


    无论是起跳时的身姿,落地的斜滚卸力,侧脸在夕阳下被晕染上的光圈,连同跑步时带起的灰尘,薄珏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赛程进行到一半,她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跑到了围观台的最高点,打开了终端的录像功能,端起手腕。


    她的手拿枪都没有这么稳过。


    赵清阁冲过了终点,等和她比赛的那名同学到达以后,才脸不红气不喘地朝薄珏走了过来,皱眉道:“你在收什么?”


    薄珏笑嘻嘻道:“没收什么啊。”


    赵清阁不信:“把你藏背后的手伸出来。”


    薄珏便两只手都伸出来,掌心粉嫩嫩:“喏。”上下翻了翻,“你看什么都没有。”


    赵清阁狐疑地瞧着她,薄珏笑意盈盈,一副君子坦荡荡的样子。


    “不说算了,”赵清阁放弃追问,“还有几组比赛来着。”


    薄珏看看自家长官这边剩下的人,说道:“还有十组,二十分钟应该能结束,然后我们就可以回宿舍了,听说有一天的休息时间,给我们离开昴宿星买点纪念品什么的。


    赵清阁先是“嗯”了一声,沉吟道:“我们明天去趟皇宫吧。”


    薄珏条件反射的答应了一声“好”,而后才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赵清阁很自然地说:“你不是一直放不下心吗?之前那天晚上我还答应过你的,你忘记了?”


    薄珏忙摇头:“没有没有,我以为你忘了。”


    “答应你的事我怎么会忘?”


    “嗯。”


    “声音压得这么低,你不是要哭吧?”


    “才没有!”


    “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爱哭?”


    “那是你以前不关心我。”


    “我现在也不关心啊,是你自己天天在我眼前晃悠,我想不看都不行。”


    “赵清阁!”


    “干嘛?”


    “叫叫你,不行吗?”


    “不行。”


    炎樱朝付乐耸了耸肩膀,满脸的无奈,付乐揽过她的胳膊,悄悄离以那两个人为中心散发的粉红泡泡远了一点,如胶似漆恐怕得有一阵子了,以前自己腻的时候没感觉,人家在自己眼前起腻怎么就觉得格外的腻呢?


    炎樱扯了扯她袖子,双臂抬起来,付乐弯下腰,将她抱了起来。


    接下来的比赛谁也没认真看,一对在不认真的斗嘴,一对在不认真的观赏斗嘴,顺便吸取经验怎么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甜蜜蜜。也不知道薄珏和赵清阁后来吵了什么,吵着吵着居然真的生起对方的气来,闹了个不欢而散。


    付乐:“……”


    炎樱:“……”


    回去的路上,两人坐在一起,也没有互相开口说话,薄珏一个劲儿跟别人搭话,赵清阁沉默地坐着不发一言。薄珏心里憋闷得慌,下了飞行器蹬蹬蹬地往楼上宿舍跑,一屁股坐在床上生闷气。


    门没锁,虚掩着,门外很快就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薄珏绷紧了神经,就等着她推门进来,脑子里设想好了一系列剧情,她进来哄自己的时候,自己就别过头不看她,她靠自己近一点,自己就站起来,不管她做什么都一定要忍住,就算亲她也一定不能伸舌头回应!最少要坚持住三秒钟!


    薄珏余光往门口瞟了瞟,一只黑色的半截军靴映入了她的眼帘,好,她坐直了身子,把脸扭向窗外。


    没有听到吱呀的推门声,脚步声也继续往前了,走了几步停了下来,门锁发出“叮”的一声轻响,隔壁的房门打开了,又关上了。薄珏将耳朵贴在墙上,有模糊但可以确定的水声。


    薄珏气得直挠墙,挠了一会儿指尖挠疼了,便在身上拍了拍,拍了一身的灰土,一边嫌弃自己一边从床上拿过了换洗衣服进了浴室。


    似乎来人掐准了时间,正好赶在她出来的时候敲门,宿舍没有门铃叮咚这种柔和的东西,只有硬邦邦的指关节接触到房门时发出的闷响。


    简直和人一样硬,都不知道服个软哄她一句开心的!


    薄珏等门第二次被敲响的时候,霍地将门拉开,等赵清阁迈进一只脚时呼啦又将人推出去,口里还念叨着不知道哪个畅销小说里的台词:“你走啊,我不想再见到你。”


    赵清阁毫不抵抗地任身子在她两手和门这方寸地方转了三个圈,薄珏才象征性地补上一句:“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能死缠烂打。”把人给放进来了。


    放进来薄珏也不正眼瞧她,自顾自地走到了窗沿,佯装看外面的风景。不知何时碧绿色早已充满了视野,苍山如海,风摇树动,簌簌而鸣。


    风从窗子里灌进来的时候,赵清阁从背后抱住了她,下巴搁在她肩膀上。


    一小股看不见的电流顺着她的肌肤窜到了薄珏体内,从头麻到了脚,连头发丝都仿佛被无形的电流裹挟,太犯规了!背后抱这种东西到底是谁发明的!


    薄珏保持着僵硬的姿势继续看风景,心思早就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突然,她的脸被转了过去,一只白皙过人的手捏住了她的下巴,薄珏被迫仰起头,对上了一双灰色的眼睛,透明、干净得清澈见底,她正用一种纯净的爱恋的眼神看着她。


    薄珏心跳声大得仿佛整个房间都能听得见,她觉得自己要死在她的眼神里了。


    当对方的嘴唇小心翼翼地含住她的时候,什么三秒的坚持早就抛诸脑后,舌头吮吸得发麻,薄珏紧紧地抱住她的后脑,一步一步带着她往床边走去,脚抵到床角,一把将人按了下去,手脚并用地压上。


    “知道怎么哄我开心为什么还要气我?”赵清阁全身还泛着淡淡的粉色,特别是脸上,红扑扑的。薄珏环着她的脖子,拿手指在她背上画圈圈,左一下右一下,问。


    “付乐说,吵架有助于增进感情。”赵清阁低声说。她觉得背上有点痒,同时又很舒服,只是刚刚还在她身体里耕耘过的手指突然落在了背上,她刚才擦干净手没有?


    薄珏不屑道:“别听她的,她这是哪门子的歪理?我怎没见她和炎樱吵架,她净骗你这种没谈过恋爱的小姑娘。”


    赵清阁奇怪了:“你在我之前难道谈过吗?我和你不是一样的吗?”


    薄珏洋洋得意道:“那你比我就差远了,我可是单相思了好多年的,再说了,我那么多畅销小说是白看的吗?”


    “你暗恋我多年这个还勉强算得上,”赵清阁嘲笑道,“你那些小说就算了吧,什么霸道契主千千爱,冰山契主的小娇娘,你倒是霸道一个冰山一个我看看。”


    薄珏也不恼,冲她暧昧地促狭一笑:“我刚刚还不够‘霸道’吗?”


    赵清阁看也不看便往下一捞,捉住她又要作怪的手,仍是面带笑意说:“你怎么脑子里装得都是些这样的东西?”


    薄珏脸往她胸口一埋,闷笑道:“你不知道畅销系列的小说中间和结尾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吗?”


    赵清阁一本正经的辩解道:“那是因为你没念过。”


    薄珏把她往自己怀里圈了一点,把房里的灯关掉,低低的在她耳边蛊惑的说:“你想听吗?”


    赵清阁想了想,批准:“听,你念吧。”


    “可能有点辣耳朵,你要是听不下去了就告诉我,”薄珏清了清嗓子,脑子里回忆了一通,开始徐徐道来。


    于是这天晚上,薄珏查漏补缺,边讲述边实战,帮赵清阁深刻地梳理了一番畅销小说中不可描述的套路。


    第二天两人不出意料地都没能起来。


    到达昴宿星的首府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九公主出门去玩了?不在宫里?”


    宫门的守卫正对着二人盘问,齐轩少校带着一队兵从里面出来了,听到她们在问九公主的消息,便给了如上答案。


    薄珏有些失落,同时又安下心来,她安全就好,说:“少校,我们明天就要离开昴宿星了,下次再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这辈子不会再见了。如果九公主回来你帮我把这个交给她,就当是我两次剃了她毛的补偿。”


    薄珏交给齐轩的是一柄梳毛的小刷子,握柄精致,是她花了不少钱挑的,九公主毛发打理得那么干净,也许会用得上这东西?


    齐轩难掩疲惫的脸上闪过一丝动容,更深的恨意却在他心里流淌。


    他伸手接过:“谢谢了,我会转交的。”


    薄珏说:“那我们就告辞了。”


    齐轩点头:“我还要巡视,恕不远送了。”


    两人走出宫门丈远,赵清阁突然转过头,对着齐轩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薄珏挥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怎么了?”


    “没什么,”赵清阁收回目光,摇头道,“可能是我太敏感了。”


    “回去吧,教官还要训话呢。”


    “嗯。”


    星历3052年2月15日,御天军校部分一年级新生在昴宿星的校外实习正式宣告圆满结束,踏上了回程。


    石榴有话:今日解锁新成就:继妻妻共赏小片片后,又可以共赏小文文了╰(*°▽°*)╯


    老赵严肃表示要优雅不要污,奈何身边是个实力污,非但自己污,还要拉着她一起污→_→不知道伯爵一个月见一面那阵子脑子里到底想了多少奇奇怪怪的东西啊!


    怕大家晕,整理一下时间顺序。实习期为一个月,九公主是在实习期过半的时候死的,而五公主继位是挂掉一个月后的事情,所以现在当政的还是卧病的女皇,这边隐下了实情,是为了什么呢?以后再说。姜寒去找元帅是挂掉第二天的事情,所以现在天宿人的刺刀已经去皇宫登门谢过罪了,也传达了元帅的意思,痛惜者云云,具体发生了什么咱们明天再说,(* ̄3)(e ̄*)


    薄珏会知道九公主挂掉的事情吗?以后再说。


    明天周六休息,估计可以给竖亥妹纸(应该是妹子没有错)加更了,挨个么么哒:


    sy3327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8-2523:51:40


    竖亥ho扔了1个手榴弹投掷时间:2016-08-2600:12:16


    云梦一须臾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8-2600:53:19


    早睡早起好不好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8-2602:16:48


    小狮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8-2607:01:24


    我就是爱凑热闹啊你待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8-2608:52:39


    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8-2610:20:59


    马首是瞻的故事


    [人气:9836]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基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释义:“瞻”是看的意思。这则成语的本意是,作战是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者乐于追随。


    故事: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所以毫不胆怯,并不想求和。苟偃没有办法,只得准备打仗,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晨。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作战的时候,全军将土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行动的方向。我奔向那里,大家就跟着奔向那里。”想不到苟偃的下军将领认为,苟偃这佯指令,大专横了,反感他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他的?好,他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将领的副手说:“他是我们的头,我听他的。”于是也率领自己的队伍朝东而去:这样一来,全军顿时混乱起来。苟偃失去了下军,仰天叹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执行,就不会有取胜的希望,一交战肯定让秦军得到好处。”他只好下令将全军撤回去。


    盲人摸象的故事


    [人气:14958]


    成语:盲人摸象


    拼音:ngrenxiang


    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莫须有的故事


    [人气:11386]


    宋代的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幼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后来成为宋朝有名的大将。宋高宗时期,金兀术(zhu)入侵,岳飞用少数兵力,击败了金兵之后,决定渡过黄河继续向前追击,他慷慨激昂地对将士们说:“直捣黄龙府,与大家喝个痛快!”


    金兀术看到形势对金国相当不利,就秘密写信给宋朝的奸臣秦桧(hui),要他设法害死岳飞。于是,秦桧就利用宰相的职权,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兵回朝。岳飞没有办法,只好放弃收复失地的计划,回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秦桧为了达到杀害岳飞的目的,竟然无中生有地诬陷岳飞阴谋造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关进了监狱。


    这时,大将韩世忠心里很不平,跑去当面质问秦桧:“你说岳飞父子造反,有什么证据吗?”秦桧拿不出任何证据来,只好无耻地回答:“这件事莫须有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恐怕有、也许有的意思。韩世忠指着他的鼻子十分气愤地说:“‘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让天下人服气呢!”


    在秦桧的诬陷之下,岳飞被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到杀害,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九岁。


    后来人们用“莫须有”作为成语,指无中生有,形容故意捏造罪名来陷害他人。


    孟母三迁的故事


    [人气:40731]


    孟母三迁故事


    【注音】ngsanqian


    【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ωww.xSZWω㈧.NēΤ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出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汉·赵歧《孟子题词》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了孩子的教育


    【相近词】三迁之教


    【成语示列】他背熟的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


    【成语造句】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说明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毛遂自荐的故事


    [人气:10119]


    毛遂自荐的典故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颂,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释读】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