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狡兔三窟
作品:《另类情敌(GL)》 作者有话要说:晋江文学城
如果有人真的在针对她,赵清阁会坐以待毙吗?
“你曾经私下和昴宿皇室联系,并把军事驻地的布局图绘制给敌方?导致军事机密泄露,这次攻打计划随之夭折。你承认吗?”问询员坐在赵清阁对面,手里握着笔,抬头问她。
“我是曾经和皇室的九公主联系,但那是因为我对她有救命之恩,而且她一直喜欢我契主,是来警告我的。”赵清阁坐得也是笔直,天生英气的脸庞让她说话显得真挚很多,戴着手铐的双手在桌下不安的搅着,很像是第一次见识这种场面的紧张。她眼里闪过一丝熟悉的茫然,“至于什么军事机密,我们并没有接到要攻打昴宿星的命令,上次教官还叫我们熟悉一下昴宿星的人文——等等,原来是提前适应作战环境吗?”
“军事驻地的布局图你怎么解释?”
“什么布局图?”
“就是这个。”
“我没见过,看样子像是我们实习基地的,”赵清阁歪了歪头,奇怪道,“但是这个图怎么好像有点不对?”
“哦?哪里不对?”
“说不上来,就是有点怪怪的——噢,有一块地方画错了,前几天我们还去过沙地,”赵清阁摇头,顿了顿,说,“不是图上画的那样,不信长官你们可以去查。”
问询员猛地一拍桌子:“还敢狡辩?你契主已经承认她有一天晚上亲眼见过你画这张图!又亲眼见到你把这张图送到昴宿星皇室的手上!你们俩总有一个是说了假话的!如果不是你,那么就是你的契主!还是说你们俩其实是共犯?!”
赵清阁静静地抬起眼,与问询员对视,坦然地说:“没做过的事就是没做过,我契主也不可能看到我画这张图。她近些日子睡眠不太好,兴许是做噩梦了也不一定,我契主现在在哪里?根据律法规定,你们审我她有权进行旁听。”
“少废话!一月十三日晚上,你在哪里?”
赵清阁说:“在宿舍睡觉。”
问询员面沉如水:“既然你在宿舍睡觉,为什么走廊的监控拍到你了?”
这就是诈供了。
谁知赵清阁面不改色地一挑眉,十分诧异地问道:“对不起长官,您可不可以再重复一遍?”
“一月三十日晚上,御天实习生校舍的走廊监控拍到了你。你和昴宿星皇室预谋已久,当天晚上你画好了军事驻地的布局图,偷偷地出了门,和她偷偷会面,把图纸给了她,并且商量好大致事宜,你一路上特别小心的避开了巡逻兵,很晚才回来。”
赵清阁哂笑:“长官,你不能这么污蔑人,我当夜的确是一直在睡觉,我契主可以作证,当然啦,如果契主的证词可以作数的话。”
问询员厉声喝道:“监控都拍到了你的录像,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赵清阁闻言特别无奈,几乎失笑,如果不是手被铐住的话,她大概是想摊手表示无辜的,道:“长官,请问这是一月三十日晚上几点的事情?”
问询员冷冷的说道:“几点的事你自己不知道吗?”
“我当然不知道啦,”赵清阁垂下长长的睫毛,好像有点赧然,说,“实不相瞒,三十号那天晚上我偷偷和我契主住在了一起,因为比较‘累’,所以一整晚我都没起身过,一夜无梦。”
她突然提供了一个可能:“难道我是梦游出去了?长官,如果要进行精神科检查,我一定全力配合。”
“从我进来到现在大概已经有五个小时了,”赵清阁抬头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确切的来说是五个小时零十分,天已经黑了,可以放我回去睡觉吗?也许睡一觉起来我就能出去了。”
问询员黑着脸合起本子,按了一下桌上的铃,看守打开门进来,单手按住赵清阁的肩膀。
赵清阁忽的轻轻挣了一下看守的手臂,对问询员好似十分真心实意地鞠了一躬,说:“长官,为了天宿,您真是辛苦了,但我真的是无辜的。还有那张驻地布局图,真是有错处,建议你们可以核实一下,绘图的人大约和昴宿星皇室有仇,这个地方一错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别说赢了,只要天宿军方反应够快,立刻就会被包饺子。”
问询员漠然的看了她一眼:“带走。”
之后,他叫来另一个同事,把那张图给了对方:“去核查一下。”
赵清阁回了监牢之后,平躺在床上,双手搁在腹部,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头顶,和远在实习生校舍的薄珏如出一辙,军方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那张图是出自她手中,暂时应该没什么问题。她自己这边她完全不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在不行,她也有后招。就是不知道薄珏怎么样了?会不会偷偷哭鼻子,她那么笨,估计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来救她,最有可能的办法就是把罪名都揽在自己身上,赵清阁猛地从床上弹起来,方才面对问询员都没有感到害怕的她,后背终于沁出一层细细的汗来。
薄珏还真的有可能会这么做。
但是赵清阁此时身陷囹圄也没办法提醒她,只好暗暗祈求薄珏不要做出这种傻事来。她一旦承认,罪名虽然不至死刑,但是判个几十年还是绰绰有余的。
薄珏起来没有急着去探望赵清阁,而是先去找了教官,她把事情掐头去尾能省则省能改则该地跟教官说了一遍,活脱脱凭借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把赵清阁撇得一干二净,明里暗里都义愤填膺地暗示着有人暗地里陷害赵清阁,教官一听登时气炸了,叫她别急,自己亲自去找中尉了,还安慰她说那个中尉是他一届的同学,一定会把事情问个清楚。
之后薄珏如法炮制地把事情告诉了席贤和校长,席贤先好声好气地安慰了一通,校长是经过大风浪的人,没等薄珏开口便主动说,他试着去问问姜寒学长,同时还有几个校友在昴宿星执勤,也帮她联络一下。听说薄珏想的最坏的办法是替赵清阁顶罪后,连好脾气的席贤也忍不住了,和校长双双劈头盖脸地把她骂了一通。
一个救不出来还想再搭一个进去?赔本生意也做,你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
她如果真的没有罪,国家会还她一个清白的,急也急不来,别到时候她出来了你又进去了,你说你这是穷折腾什么?
行了,先安心等消息吧,急不来,国家不会随便污人清白的,特别是她还是御天拔尖的学生,顶尖的人才通常会有优待,也许她出来以后国家觉得亏待了她因祸得福呢?
薄珏头都大了,重点是,赵清阁是真的犯错了啊!她都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是错,下意识地就站在了赵清阁那边,她总有一种莫名的预感,也许事情的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也或许这只是她不敢承认这个现实,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她整个人仿佛被一分为二,一部分为自己这样包庇的行为而感到不耻,另一部分又为心爱之人牵挂,乃至于一再压了底线,两厢交织折磨之下,惶惶然不知要如何办才好。
薄珏搭着飞行器又一次去了看守中心,到达的时候是早上八点。她和昨天一样在问询室里等着的,铁门上的锁链枯涩地响了一声,赵清阁出现在门后面,看守再次用公事公办的语气说:“十分钟,禁止使用心灵沟通。”
薄珏冲他礼貌地微笑了一下:“麻烦了。”
看守看都没看她一眼,把门从外面关上,落锁。
赵清阁头发没有经过打理,有点散乱,发尾也毛毛糙糙的,脸色也白了很多,整个人透出一股说不出的疲惫感,唯有一双眼,透亮清澈,看向薄珏的时候清晰地倒映出她心疼的神情。
赵清阁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两人相对坐着,谁也不先开口说话,赵清阁拿手铐敲敲桌子,金铁相撞,清脆作响,故作轻松地提醒她:“已经过去一分钟了,再不说点什么就没时间了。”
“我去找了教官、校长和席医生,我相信你没有做出来那样的事,一定会还你清白的。实在不行,我就替你顶罪,咱们卡里还有好多钱,都没用过,出来以后我估计也当不了兵了,到时候我就去席医生家隔壁开店,跟美人老板娘似的天天在家等你回来。”
赵清阁:“……你说认真的吗?”
薄珏说:“开玩笑的,我都在摄像头下面说出来了,到时候怎么天衣无缝地顶罪。”
赵清阁长舒了口气:“那就好。”
薄珏又不说话了,直勾勾地看着她,一分钟过去了,她眼睛红红的,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赵清阁哭笑不得:“你是来给我表演哭的吗?还有七分钟,你要哭完全程吗?”
薄珏抹了一把眼睛,哽咽着意有所指地说:“我是想说,如果你真的出事了,我会比现在更难过,到时候就不是掉眼泪这么简单了,我活不下去的。”
赵清阁神情变得柔软起来,坚定地说道:“我会没事的,很快。你——”
她还想说句什么,还是忍住了什么都没说。
薄珏顶着两只红红的兔子眼睛,突然说:“我想你抱我。”
监控屏幕前的看守一口水含在嘴里,千钧一发之际偏开脸,吐在了——身边的同事脸上。
时间到了,薄珏恋恋不舍地离开看守中心,出门的时候迎面正好走来一个身穿军部制服的战士,军衔上士。她侧了一下身子,低着眉让人先过去。
其中一个问询员迎上来:“劫囚的那个嫌疑人在302问询室,你跟我来吧。”
薄珏脚步倏地一顿。
她想起那个人是谁了。
当夜,薄珏睡得很糟,辗转难眠,一闭上眼睛全都是噩梦,吓醒了无数次,第十次醒来的时候,她脖子里冷汗淋漓,睁眼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想起来倒杯水,一只修长的手就递了一杯白水过来。
“做噩梦了?”
薄珏接过水,说:“嗯。”
“我陪你睡,你就不会做噩梦了。”
薄珏钻进赵清阁的怀里,小狗似的蹭蹭,呜呜了两声。
赵清阁拍着她的背,身子滑进被窝里,把她搂紧,薄珏再次闭上了眼睛,自言自语的说:“这次总算不是噩梦了,希望不要醒才好。”
这个梦好真啊,真得连身体的温度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还有呼吸和体香。
薄珏一个激灵,猛地睁开眼睛。仦說Ф忟網
石榴有话:今天的男子单打真是23333做好了七局的准备,结果龙队吊打帝国猛虎→_→还是昨天的女单精彩哇!沉迷奥运,也要填补石榴空虚的留言哇~一个亿呢~
感谢一串字母扔了2个地雷,妹纸我后台显示不了你的名字23333,早睡早起好不好扔了2个地雷,亲脸。还有sy3327、昵称、(*^__^*)嘻嘻……、我就是爱凑热闹啊你待如何扔了一个地雷,捏脸。
:波澜老成
:lag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波澜老成”这个成语,原出自《杜工部集·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
元朝汤编著的《画鉴·宋画》里记载着一个故事。宋朝有个名叫徐友的画家,有一次在常州太和寺佛殿后面的墙壁上,画了一幅描绘河水的壁画,题名《清济贯河》,其中有一笔从头到尾长达40丈,受到观众的特别注意。汤对此发表评论说:“其实徐友的妙处并不在此。因为他功力深厚,笔法老练,线条连绵不断,像波涛起伏(原文是‘笔法既老,波澜起伏’),跟水势相结合,互相影响,就觉得越看越奇了。”
后来,人们把“波澜独老成”这个成语,来形容诗文气势雄壮,功力深厚。
:伯乐相马
:lexianga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象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盘,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博而不精
:berjing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
“博而不精”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常识广博而不精深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即精即博,吾何加焉?
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兴,以研究《左氏春秋》着称于世。他的儿子郑众,十二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这部经学著作。后来,郑众还学习了《周易》,《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使他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晓,在上层社会很有名气。
郑众当官后,在公务之余给一些年轻人讲解《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为《左氏春秋》作注。后来,终于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释工作。这部书流传后,和另一位经学家贾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齐名,都受到学者们的好评。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家是马融。他注过《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弟子多达千人。马融除了为经书作注外,又兼注《老子》、《淮南子》。讲课时坐在高堂上,挂上纱帐,前面让学生坐着听课,后面列一班女乐演奏音乐,很有特点。
马融研究了《左传》后,也准备注一部《左氏春秋》,他仔细阅读了贾逵和郑众的注本后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广博,那我怎能超过他们?”马融觉得,这两个注本各有各的长处,合起来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便决定不再给《左氏春秋》作注了。
:博士买驴
:shiailu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博士买驴”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讽刺讲话,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这个成语来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氏。”
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着成一部《颜氏家训》。
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这是他到邺城去办事时听到的。
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博士马上答应。
卖驴的当即借来笔墨纸砚,博士马上书写起来。他写得非常认真,过了好长时间,三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写成。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过路人都围上来听。
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三纸无驴
:sanzhilu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
:szl
:废话连篇
:作宾语、定语;指废话连篇
: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开白纸,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忙说不急还没写到“驴”字
:三至之谗
:sanzhizhi
:谗:谗言,坏话。形容经反复传播,影响恶劣的诽谤性言语。
:《后汉书·班超传》:“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
:
:挨肩擦背
:aijianbei
: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常常走到厨房下,挨肩擦背,调嘴弄舌。”
:引惹得那楼下看灯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十五回
:ajb
:挨肩擦膀、挨肩迭背、压肩叠背
:敬而远之、地广人稀
: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群十分拥挤的场面
:berdedtgether
成语】:挨肩擦脸
:挨:靠近。擦,接触。形容狎昵之状。
:
“连篇累牍”出自隋朝李谔《上书正文体》(见《隋书·李谔传》)。
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的“治书侍御史”李谔是一个很有辩才的人,文章也写得很不错。当时的文风,由于承袭了南北朝时的不良影响,一般都过分追求词句的华丽,而不重视内容,往往空洞浮夸,不切实际。李谔反对这种文体,特地上书隋文帝,请求明令禁止。他的这篇《上书正文体》,后来成为文学史上一篇有名的论文。
据《隋书·李谔传》载,李谔在论文中对当时文风批评道:“竞骋文华,遂成风俗。……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写文章互相比赛词句的华丽,已经成了恶劣的风气。文章不讲什么正当道理,只写一些虚幻的枝节,只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一篇又一篇地写了许许多多,堆满了桌子,塞满了箱子,但写的无非是月哟露哟,或者是风哟云哟,……”。李谔认为,这些东西写得一天比一天多,朝政也就会一天比一天乱。
李谔的这篇文章,在当时起了很大影响。文中的“连篇累牍”、“积案盈箱”,都是形容言之无物的文章又多又滥。后来,“连篇累牍”便成了成语,人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数量很多而内容重复空泛的文章或文件等书面材料。含贬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