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中秋节
作品:《悠哉日常》 这一天,农历八月十五,汉民族传统的中秋节。
这个小小的村子里,已经张灯结彩,做好了准备。
晚上,洗完澡,夏火换上了早已备好的汉族少女服饰,活脱脱的大家闺秀的样子,就这么出门去了。
汉民族女性服装,有着袄裙,对襟上衣,半臂,齐胸襦裙等诸多类型。
夏火所穿的,正是袄裙。
手上还拿着一把小扇子,就是古装剧中经常出现在少女手中的那种绣花圆扇。
春雨,秋月,冬雪也已经换好了衣服,四个少女再次凑到了一起。
道路两边,早已挂上了灯笼,照亮夜晚的道路。
也有不少人朝着学校赶去,今晚的校园也是很热闹的。
少女四个也朝着学校走去。
一边走,一边聊着中秋节相关的事情。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冬雪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说了出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对于冬雪的话,夏火表示不服。
“上次我就说中秋就是秋天的中间嘛,你为什么又要反对呢?”
“因为你只说了这么一点,根本就不全面。”
“都差不多啦!”
“没有差不多。”
“……”
夏火语塞。
所以说那么较真干嘛呢?
夏火暗自嘀咕。
对此,冬雪是懒得和她一般见识的。
几个少女继续往前走去。
很快的,就走到了学校。
今晚的学校,灯火通明。
学生们也纷纷来到了这里,不挂男生女生,都穿着传统服饰。
不知道的人来到这里,恐怕还会以为自己穿越回古代了呢。
也有不少学生,摆着一个个的小摊子,卖着一些小灯笼,孔明灯之类的。
而在运动场那边,有着一排排的灯。
那是猜灯谜的地方。
中秋节一样有猜灯谜的习俗来着,虽然比不上元宵节。
“不如我们过去看看吧!”
夏火开口提议。
于是一行人就朝着那边走了过去。
已经有不少的学生在这里猜灯谜玩儿了。
夏火拉着冬雪跑到了没有人的一个地方,看了看,发现正好是古诗类的灯谜。
“我看看,‘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打一成语……咩?”
夏火看向了冬雪。
但冬雪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帮她解答,而是装作没听见。
这时候春雨和秋月也走了过来。
看了看,秋月也表示不明白,她对古诗词什么的,不是很了解。
而春雨倒是看出来了。
“这应该是‘绝处逢生’吧。”
“是么?”
夏火对此感到怀疑。
翻开答案看了看,发现果然是这样。
于是又把答案给重新盖上了。
“那么这个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是猜成语。”尛說Φ紋網
“无与伦比。”
这一次的冬雪快速回答。
开玩笑,这方面她才是专家。
她一开口,夏火不用翻答案,都知道是对的。
于是又开始下一个。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猜成语。”
“出乎意料。”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见如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来之不易。”
“……”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冬雪都轻松回答上来了,连考虑都不用考虑的。
对此,夏火感觉有点憋屈。
“学习成绩好了不起啊?哪儿有你这样的?还让不让人猜了?!”
“你自己还不是年级前三!”
“我……”
夏火再次感到憋屈。
于是一头扑进了春雨怀里,嚎啕大哭。
“春雨亲!冬雪亲欺负我!”
“乖乖,不哭哦!”
春雨摸着夏火的脑袋安慰道。
“额……”
对此冬雪感觉有点无语。
秋月则是欲言又止。
那个位置明明是她的。
而夏火似乎又恢复过来了,离开春雨的怀抱转身看向冬雪,脸上毫无泪痕。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房间日。”
“嗯?”
“诶?”
春雨和秋月都愣住了。
然而冬雪依旧是反应神速。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
“明朝奔明月,明月几时明?”
“……”
于是夏火再次无语憋屈。
而冬雪则是用手上的小扇子半遮颜面,似乎露出了笑容。
说起来她似乎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露出笑容的。
“就算是对对子,你也应该用一些我没见过的来出对,这些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对子你还拿出来显眼,怎么可能难得住我呢?”
“没见过的?”
夏火想了想,随即指着天上的圆月说道。
“身陨广寒宫。”
“魂断奈何桥。”
“吴刚伐桂几时休?”
“嫦娥望夫何时圆?”
“冬雪我爱你。”
“夏火你去死。”
“唔唔……”
于是夏火再次抱着春雨痛哭起来。
“冬雪亲,太过分了!”
“乖乖,不哭哈!”
春雨带着一脸温柔的笑容安慰着。
冬雪则是半闭着眼睛的表情。
“所以说不懂玩就不要玩儿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