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孩子

作品:《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

    分局痕检的同志暂时还没要支援。


    赵建设站在门口指挥着刘勇他们几个做好隔离警戒线跟劝返的工作。


    都整差不多了,就干巴站着。


    头一次这么事无巨细的出现场,赵建设略微有些不适应队伍扩大后的工作。


    要按照之前的职责范围。


    现在就可以把案件移交了。


    付所摸出来盒三五,递了一根儿给赵建设。


    给了个不容拒绝的理由:“遮遮味儿。”


    俩人深吸一口,等里面的结果。


    付所看赵建设颇有种无处下嘴的感觉:“以前没办过大点儿的案子吧?”


    赵建设笑笑:“以前咱们所就俩事儿,一个户籍,一个治安。


    说白了就是些街坊邻居的小打小闹,或者小偷小摸,真有啥重大线索,一般都是移交。


    现在这么一整,还真有点儿不适应呢。”


    赵建设说的实诚,付所笑的真诚:“没事儿,时间长了就适应了。”


    赵建设心里犯嘀咕,这种事儿还是不适应的好。


    俩人一根儿接一根儿,都觉着时间过的挺漫长。


    其实也就过了三根儿烟的工夫。


    里面出来个白大褂:“来个人把里面俩门都撬了!”


    刘勇自己出马,跟两位所长请缨:“刚我跟在赵所后面瞄了一眼,吐都吐过了,就不换人了。”


    付所点点头,刘勇扛着撬棍就进去了。


    英雄也就英雄了五分钟。


    刘勇发挥完工具人的作用。


    又冲出来吐了一通酸水。


    跟着出来的一个同志,在附近商户那讨了杯热水,才挽回了刘勇半条命。


    付所轻声道:“里面还有情况?”


    刘勇喘匀了气,也轻声回道:“冰柜里面的肉被都清了出来,全烂了。冰柜里面躺着个女人,我匆匆扫了一眼,胸口还插着把刀。”


    赵建设跟付所对视一眼,心下一沉。


    出现了两个死者,这案件,要在分局挂号了。


    虽说只要是命案,分局肯定都会关注。


    可这是闹市区,死亡了两个人,外围群众也不是傻子,消息眼看就有扩散的趋势。


    要是最短时间内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估计这新上任的所长,哪儿处理不当就得受处分。


    痕检不会很快,一名白大褂先带着尸体回去送去法医处。


    剩下俩人还在屋里作业。


    付所估算下时间,跟赵建设交代:“我来之前跟王所交代了,先了解下拉面馆两口子的基本信息。


    这样,你带着这位光头大哥回去,再给我叫来两个人,同时开始对老板两口子人际关系进行全面排查。


    重点排查往前半个月左右的情况。


    这边我跟刘勇他们仨人先守着。


    有事儿我给你们打电话。”


    说完晃了晃从腰包里掏出来的手机。


    赵建设一听排查,这活儿熟悉。


    于是头一点,转身骑走了一辆摩托车。


    围观的群众,从拉面馆里被陆续抬出来两个担架后,已经散的七七八八了。


    时近黄昏,逢魔时刻。


    王志强跟杨指导听完赵建设的转述后,看着夕阳映到桌上的余晖,脑子里不约而同的闪现出这个念头。


    仨人片刻不敢耽误,当场分工。


    杨指导员跟赵建设沟通:“我去跟那位大哥聊聊,兴许大家视角不一样,能有点儿新发现呢。


    你跟王所招呼着看辖区内怎么排查吧。”


    杨指导话说的谦虚,可语气颇为自信,想来应该有几分不俗之处。


    赵建设跟王志强也是熟练工,仨人就这么三两分钟一合计。


    各自带着一波人手开始工作。


    这拉面馆的两口子,老家也不远,平日里坐城乡公共汽车,也就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电话打到老家派出所,不出意外的一无所获。


    至于嫌疑最大的,目前仍旧是隐身状态的老板本人,根本没回老家。


    而且老板的父母自述的没接到过儿子任何信息这事儿,听一听也就算了。


    新组建的双喜路派出所,在这一刻起,开始在磨合中运转了起来。


    后厨唯一的大厨孙胖子,挠了挠头发,把定好的第二天上班,默默的提前到了今天晚上。


    那啥,虽然缺东少西的,可米面粮油是齐活了的。


    趁着菜市场还没关门。


    孙胖子骑着买菜的三轮车跑了趟菜市场。


    买了块儿五花肉、一把葱、还有十来根儿黄瓜。


    新厨房今儿晚上开始冒烟儿了。


    等闻到后面厨房飘出来的酱香味儿时,王志强才反应过来,忘了跟家里说不回去吃饭了。


    不对,看这样子,估计今天晚上够呛能回家。


    赶紧抓起桌上的电话跟家里只会一声。


    赵建设大冬天的跑了一身汗,抓起桌上的温水灌了一气:“你看你,上班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养成习惯。


    我跟你嫂子都说好了,要是超出了平时下班点儿能有半个小时,而且我还不往家打电话,那就不用做我的饭了。


    肯定是因为啥事儿临时要加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志强正翻着所里人从各处汇总过来的信息,听他说的话直摇头:“没用,家里有个孩子呢。


    我不打电话,她就觉着我没说不回去,就是要回去吃饭。


    这电话不是打给家里人的,是打给笑笑的!”


    赵建设撇撇嘴,自己孩子都上大学了,实在是不能理解一个女儿奴的想法。


    一言至此,赵建设脑中闪过一道亮光:“志强,这两口子孩子呢?”


    王志强也被点醒了。


    拉面馆的老板两口子,差不多三十岁上下了。


    这个年龄,只要不是要不了孩子,那绝对已经生育过了。


    甚至有的两个都有可能。


    怎么就从来没见过两口气提孩子的事儿呢?


    虽然一时想不起来这点儿有什么用。


    可王志强还是过去跟杨指导员提了这个方向。


    杨指导员这会儿正在食堂,看着光头大哥呼噜面条儿。


    还没等她发话,光头大哥一抹嘴:“哎呦,舒坦,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吃上公家饭。


    同志啊,这事儿我知道。


    他们两口子没孩子!


    不知道是男的原因还是女的原因,反正我认识的这么几年就没见老板娘怀孕过。”


    杨指导员微笑:“大哥您这思想还挺先进,居然没有武断的认为,不怀孕就是女方的原因。”


    大哥举着碗乐呵呵的回:“领导,您看您说的,我不明白,有明白的人啊。


    我儿子跟我说的。


    我一琢磨还挺有道理。


    那种地种子不发芽,有的是因为盐碱地,也有可能是种子不好啊。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面,我能再来一碗不?”


    喜欢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请大家收藏:()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