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明路

作品:《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

    老蒋不在,所以赵建设还不知道孩子住院这一茬。


    只能王志强冲到一线,总不能来个人就让所长接待。


    花大姐自觉也没提过分的要求,就是说孩子遭罪了,医药费得免了,能给点补偿更好。


    不知道的还以为多通情达理呢。


    王志强饿着肚子微笑服务群众:“大姐,您知道孩子是去偷窃的时候人赃俱获吧?”


    这话花大姐特别不爱听:“孩子拿点儿废料,怎么能叫偷呢?”


    赵建设被这说法给逗乐了。


    感情找个年龄小点儿的,就可以看上啥都零元购了?


    王志强只能重复下蒋哥的话:“大姐,咱家要是这种态度,就正经让法院判吧,所里是没办法说和了。”


    要不说劳动人民想法多。


    花大姐眼珠子一转:“那要真不行,高低得把医药费给免了,我家可出不起这个钱。”


    这话倒是真的,周所昨天去走访了一圈。


    花大姐丈夫原也是玻璃厂的老人,前些年工伤,人掉到熔炼炉里没了。


    尸骨无存的那种。


    孩子又太小。所以工作被小叔子给占了。


    厂里关照,给花大姐整了份遗属补助。


    那能有多少呢,顶天是个够吃。


    养个孩子又不是养个猫猫狗狗,吃饱就行了。


    所以花大姐经常的去打点儿零工补贴家用,平日里也就顾不上孩子的教育了。


    听说孩子成绩还不错,今年上初三,眼看着明年就要考学了。不是家里实在缺钱,估计也想不到这种招儿。


    周所觉着可惜,想拉娘俩一把。


    只不过这个态度不行,真这么面对厂保卫处,估计矛盾还能激化点儿。


    把王志强拉一边,自己上阵。


    态度还是客客气气的:“大姐,我是咱们所新来的所长,我姓周,你这个事儿我基本也算全程参与了,你要是真想了事,咱们就好好沟通,要是还这个态度,那我们真就帮不了忙了。”


    要不说领导说话管事儿。


    花大姐正色道:“那周所您给拿个主意,我就是憋了口气,凭啥屎盆子都扣到我儿子脑袋上,我不是说这事儿孩子干的对,可没听说俩人犯事儿,就盯着一个人处理的。”


    周所也是促狭,小声的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说完了跟花大姐叮嘱了句:“这话,出了派出所的门我可不认。”


    花大姐一言难尽的看着周所长。


    真是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啊,这所长,真有两把刷子。


    所长要不提醒,她顶天能想到去厂长家里哭。可所长能出这主意,她就更惊奇了。


    花大姐告辞走人,王志强继续煮面。


    赵建设好奇,凑到周所眼前问:“啥馊主意跟我说说呗。”


    这话问的还相当不见外。


    周所也稀罕这份亲近,故作不耐:“去去,不稀得跟你说。”


    俩人笑闹了两句,才扯回正文。


    周所意味深长的说道:“我让花大姐去找市妇联,实话实说,请妇联帮忙找个法律援助。”


    赵建设没听太明白,这跟花大姐想减免费用的诉求八竿子打不着啊。


    要不说站的位置高,能想到的法子也不一样呢。


    只要有话语权的第三方介入,那这个事儿立马就能盘活,更慌的其实是厂里,这场官司他能打赢,可这场舆论战那是铁定要输。。


    这个事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不对的地方。


    先说对错,肯定是花大姐的儿子邹贵生不对。


    偷东西,不管为了啥也不是个正确选择。


    可爹妈还在厂里工作的孩子屁事儿没有,罪责全扔到邹贵生一个人头上。


    摆明了就是在欺负孤儿寡母。


    而且这事儿还不能深究,你说一个非厂内子弟的孩子是怎么进去的仓储区。


    肯定是有人带着才进去的,没有内鬼哪儿引来的家贼。


    即便真论起来,这事儿的大头也不能让邹贵生给扛了。


    说点儿法律观念淡薄的话,俩半大孩子能在保卫科一群大老爷们眼皮子底下偷点儿废料,还偷三回。


    只能说明仓储不盘货,保卫处管理松懈。


    这会儿恼羞成怒非整出来个典型,也是柿子捡软的捏了。


    至于花大姐最初的强硬,也很正常,没听说哪个寡母是靠与人为善养大孩子的。


    特别是市井里摸爬滚打,早都给自己穿上一层厚厚的铠甲,眼泪这玩意儿,场合不对的话,轻易不能使。


    哭多了不得喝水,喝自来水还得要钱呢。


    赵建设总觉着这新所长的格局有点不一样,还没多想,王志强的面条就出锅了。


    熟悉的阳春面,拌了点儿王志强的偷拿的他媳妇的新宠--一罐紫菜肉松,里面还有白芝麻粒,拌面条香喷喷的。


    这可是他爸王建国做的非卖品,据说是紫菜还得烤了揉碎太费劲了。


    放了基本的油盐,再吝啬的给俩人分别挖一勺肉松,然后撒上营养不良的小葱花。


    卖相瞬间就上来了。


    放到后世的日料店里,当个招牌也不亏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顿迟来的午饭呼噜完,老蒋跟张大姐才到点儿上班。


    一进院子就看见赵建设在刷锅,赞叹道:“可以啊,又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中午。”


    赵建设顾不上跟他斗嘴,招招手:“老蒋,等我会儿,我收拾完跟你说个事儿。”


    赶紧把锅里残水控干净,里面再装上一摞空碗送回老地方。


    老蒋倚在杂货间门口看他忙活,这小屋里面太阴冷,像进了冰箱,赵建设放完赶紧就窜了出来。


    俩人站在一层办公室外面的廊道上说话。


    赵建设一五一十的把周所中午的做法给说了出来。


    老蒋沉思了下,点点头:“咱这所长,整这一出还挺高明。”


    赵建设问号脸。


    老蒋掰手指头算:“眼下阳历都快元旦了,年底了,市妇联接这么一活儿,当事人又是遗属,又是未成年,妇幼全都对上了。


    加上里面肉眼可见的猫腻,干好了,今年妇联少说也能上个洛城日报。


    标题就叫:单身母亲的倾诉--拿什么拯救你,我误入歧途的孩子。”


    老蒋把赵建设说的一愣一愣的。


    王志强瞅着俩人老不进屋,还在门口手舞足蹈的,就捧着杯子出来看个热闹。


    大办公室门又没关,听见最后一句话,王志强在俩人背后笑的咯咯咯咯的,不过还好没喝水,避免事态进一步蔓延。


    老蒋正发挥到兴头上,被王志强个憨货给打断了。


    招呼着赵建设:“赶紧进屋吧,光竖着耳朵听闲话了。”


    王志强做个鬼脸,一溜烟的也跟着进屋。


    就剩下赵建设,热闹都走了,自己还冻了两桶清水鼻涕。


    打个喷嚏,也赶紧进去,嘴里嘀咕了句:“这操蛋天气。”


    喜欢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请大家收藏:()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