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相送!

作品:《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魏征和李靖离开东宫的时候满脸都是带着震惊。


    征服大海四个字,好像深深印刻在了他们的心底。


    之前李靖听说李承乾要对突厥用兵,还满心激动。


    可征服大海,可比出征突厥更令人兴奋。


    如果成功了,必定青史留名啊。


    一个是突厥,一个是大海,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魏征,你说某能不能跟太子殿下说一声,某也去岭南,训练海军?”李靖想了想,感觉征服大海怎么也比出征突厥有意思。


    而且成功征服大海,一不会让陛下猜忌,二能够千古留名。


    怎么算都划算。


    这可是千年以来都没有人能够完成的事情。


    几年都走不完的大海,要是让他完成了,这得是多大的壮举。


    魏征从震惊中回神,不善的看了眼李靖。


    “太子殿下不是让代国公去打听突厥一事了吗?岭南之事就别掺合了,老夫还要在岭南等着代国公的捷报呢。”


    说着,他便大踏步离开了。


    哼!


    想抢功劳,做梦。


    李靖不敢置信的看着魏征的背影,又看了眼身后的东宫大门,最终叹息一声,双手负背的走向了自己的马车。


    几日后。


    三省下发了魏征去岭南的圣旨,李承乾还专门相送。


    “老师,给你安排了百名护卫,此去岭南路途遥远。学生已经安排了运粮的商船一路护送老师抵达江南,届时从江南再前往岭南。”


    粮道是从林邑运往岭南,再从岭南经过海运到达江南。


    江南作为中转站,在用小一些的货船经内河运往长安。


    如果从陆运,最少需要半年时间,而且路途之中粮食消耗也不小。


    走水路要快许多。


    从林邑运粮到长安最多也就三月,消耗也小。


    魏征内心微微感动,看了眼身后的长安城叹息一声:“老夫此去数年不得归,还望太子殿下万事小心。”


    “嗯,老师,学生一定谨记。师母在长安,学生定会看护,老师就放心处理岭南和林邑之事。”李承乾点点头。


    古代人均寿命五六十。


    魏征也四十好几了,还要奔波去岭南之地,有时候李承乾都不忍心。


    可为了大唐,为了以后的计划,不得不如此安排。


    现在能够信任的两个人,李靖已经计划着让他出征突厥,这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最主要突厥之战,少不了李靖。


    魏征又要去岭南。


    一下子朝堂少了两大助力。


    老臣派的一些人,不是不能用,就是……年纪最小的都五十好几了,再让人家出远门办事,有些不尽人意了。


    魏征跟李承乾说了两句,便和夫人裴寂,长子魏叔玉告别。


    站在身后的李承乾最看不得这种分别的一幕,撇过了头。


    待魏征上了马车前往码头。


    李承乾这才对公孙达道:“你去送老师上船,另外将岭南和林邑那边的情况告诉老师,当初我们就在那里的势力,也交给老师。”


    “是。”公孙达领命,也是跟着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消失在视线内。李承乾这才对裴氏道:“师母请放心,岭南此趟很安全,孤会安排老师一路坐船抵达岭南的。”


    “谢过太子殿下了。”裴氏对着李承乾行了一礼。


    她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要是坐马车赶路,先不说路途遥远,就途中山匪横行,运气不好碰上说不准就丢了性命。


    水路则不同,一路上速度快不说,也没有山匪的危险。


    何况还有太子殿下安排的百名护卫,一路上肯定安全不少。


    李承乾连忙上前扶起了裴氏:“师母无需行此大礼,老师本就是为孤办事,安全孤肯定会负责。”


    “不过师母在长安要多注意,孤会安排护卫时刻在魏府周围,这样也好让老师在岭南能安心办事。”


    “最多三年,孤便会让老师回来。”


    裴氏愣了愣,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安排人保护魏府。


    可身为河东裴氏旁支之女,也猜测到了什么。


    魏征去的地方是林邑和岭南,世家大族虎视眈眈的地方。以他为人刚正不阿的态度,肯定会惹怒世家,收拾不了魏征,说不定会迁怒于妻儿。


    想通关键,裴氏又是一礼:“感谢太子殿下。”


    送走了裴氏和魏叔玉。


    身后的王泉这才疑惑的问道:“太子殿下,世家不至于对魏大夫的家人下手吧?”


    刚才李承乾的意思,分明是保护裴氏和魏叔玉。


    难道就因为魏征去了岭南,世家如此丧心病狂?


    李承乾抿唇摇头:“谁知道呢,想要让魏师安心办事,家人孤肯定要护住。”


    “回去后,调三十人守护魏府四周,每日换一批,一定要保障安全。最好是让人发现,也好震慑宵小。”


    魏征在朝中得罪的人不少。


    如今他不在长安,想要下手的人恐怕不会少。


    一旦被有人心撺掇,后果不堪设想。


    不如直接公开,他太子力保魏征家人,以余震慑。


    “喏。”王泉颔首,随后想到了什么道:“太子殿下,今日出宫之前,工坊那边传消息来,花露神水制成了。”


    “成了?”李承乾差点都忘记了。


    没想到,这就成功了?


    王泉点头,想到李承乾所说的功效,他巴不得马上拿来用。


    要不是前来送魏征这个太子老师,他早就去工坊了。


    身为总管内侍,我要给主子安排好事情。


    不是打听到什么就传递什么,也要分清楚轻重缓急,慢慢提醒主子一件一件事来做。


    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再去询问主子。


    古代的内侍、太监可不好干,特别是这种陪在大人物身边的总管内侍,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提醒什么都是需要把握分寸的。


    不然惹得主子不高兴,说不定脑袋什么时候就会掉了。


    得不偿失。


    “殿下,今日出门,后面工坊便来传话了。可殿下要送魏大夫,所以我才没提。”王泉意思也很明显。


    李承乾自然明白。


    从小到大接触这些内侍,也知道他们有时候为难之处。


    有时候翻白眼,那也是压不住内心的情绪罢了。


    毕竟这身体才十岁。


    “那还等什么,走,现在就回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