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限制消费

作品:《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东宫。


    王泉兴高采烈的说了长安城现在的情况。


    特别是富通钱庄的场景。


    虽然没有亲眼看见,可能够想象出来那个画面。


    毕竟大唐钱庄已经发生过,足足三四日,这才让百姓们取走了两千多万贯银钱。


    这下富通钱庄可不好过。


    他完全没有了大唐钱庄那种场景的紧张。


    李承乾听了之后微微厚唇。


    意料之中的事情,并没有多开心。


    接下来就看富通钱庄如何选择了。


    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李承乾突然想了起来:“突厥那边的羊毛夏日肯定卖不了那么多,告诉商队那边,控制一下采买的量。”


    王泉一愣。


    这不是才和突厥交易了几笔吗?


    怎么突然要减少量了?


    “太子殿下,这夏日用不了那么多,可再过几月就进入冬季了,何不大肆收购,以备不时之需?”


    哪怕再不懂商贾,王泉跟在李承乾身边也知道,有些货物需要提前存量。


    临时缺就麻烦了。


    李承乾眼中寒芒闪过:“突厥今年冬季肯定会难过,如果我们交易过多岂不是资敌?”


    “让突厥人颔首一段好日子,让突厥百姓知道大唐的好便足够了。慢慢减少需要的量,突厥可用的资源也会减少,你觉得那些贵族会将仅限的资源给他们的牧民吗?”


    “这…….”王泉傻眼了。


    过上了好日子,谁还想过回贫穷的日子。


    王泉思索一番,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殿下,按照如此说来,让突厥牧民知道大唐的好,冬季资源匮乏,岂不是更加卖力的来劫掠大唐?”


    这不是给突厥人更大的动力吗?


    不知道是不是被突厥每年的劫掠弄怕了,王泉第一个想法便是边疆的百姓又要遭殃了。


    李承乾却笑了笑:“为什么不是突厥牧民更向往大唐,融入大唐?”


    “啊?”王泉脑子不够用了。


    融入大唐?


    太子殿下是想彻底将突厥纳入大唐的版图吗?


    这想法也太大胆了吧?


    虽然大唐战无不胜,可隋朝鼎盛时期比大唐强盛的多,都没有灭了突厥。


    李承乾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李道宗为何还未回长安?难道你还看不懂父皇的心思?”


    对呀。


    去岁李道宗去抵御突厥,至今未归。


    想通关键,王泉连忙拱手道:“太子殿下英明。”


    “呵呵。”李承乾呵呵一笑。


    对于这种拍马屁虽然在后世很让人讨厌,可也同样让人身心愉悦。


    ……


    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批阅奏折的时候,张阿难也将富通钱庄的事情说了一遍。


    心中同样有些激动。


    “陛下,富通钱庄这次动静比大唐钱庄更甚,按照百骑司调查来的信息,恐怕很难解决此次的问题。”


    李世民眉头紧皱,没想到李承乾如此按耐不住,这就动手了。


    原本他还心想着要拿捏一下呢。


    顿时,李世民脸上有些不悦。


    张阿难偷偷看了眼久久不语的李世民,心中一个咯噔。


    难道是太子殿下惹陛下生气了?


    想到当时太子殿下和陛下说此事时候的计划,也觉得太子殿下有些心急了。


    不过张阿难想了想还是提了嘴:“陛下,此事太子殿下打了富通钱庄一个措手不及,眼下富通钱庄已经在长安城到处追债,弄的欠债百姓苦不堪言,卖宅院的卖宅院,更是有准备卖妻女的情况。”


    李世民听见这些,眉头锁的更紧了。


    知道富通钱庄放贷出去上千万贯,可这牵涉的人也太多了。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恐怕会弄的民不聊生。


    “去,将太子叫来。”


    “喏。”张阿难低着头应了声,悄悄退走让人去请李承乾了。


    不一会儿功夫。


    李承乾面容平静的走入了甘露殿。


    这种情况,他也是预料过。发生如此大事,李世民身为皇帝总要出面。


    就看李世民何时找他了。


    新型的银行模式,一旦出现问题,绝对会引起动荡。


    富通钱庄覆盖面还不大,不然的话一旦出问题,整个大唐都会动荡。


    五姓七望也是没脑子,不计后果。


    不然,一般人可不敢随意弄钱庄。


    李承乾走入甘露殿之时,发现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三人,还有一个不认识的人,四人早早的等在了旁边。


    倒也不意外。


    “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这才抬头,看向了李承乾抿着唇道:“起来吧。”


    听不出喜怒。


    待李承乾站起身,李世民这才问道:“太子,富通钱庄一事,朕不是说过切莫着急,为何一日之间传扬的长安城人尽皆知?”


    周围五个人也是看向了李承乾,等待着回答。


    如今长安城一千大乱。


    东市被取银钱的百姓堵的水泄不通,在东市做生意的商贾气的要死。


    之前被大唐钱庄搞一次,现在富通钱庄又搞一次。


    简直不让他们做生意。


    而富通钱庄的人和捉钱令史全长安城的抓人还债。


    一时间县衙的衙役和武侯都不敢有动作。


    如何动作?


    抓欠债的?


    没到还款时间。


    抓追债的?


    人家有契约,大唐律法欠银不还是可以告官的。


    弄的衙役和武侯们拿双方都没办法。


    金吾卫更是不可能去维持治安。


    李承乾想到了这种情况,毕竟大唐钱庄如此的时候,并未闹出如此大的动静。


    摊了摊手,李承乾无赖的说道:“儿臣也不知,或许是坊间百姓也有聪慧之人,一传十,十传百的就传开了。”


    “毕竟银钱对于百姓而言,比命还重要,发生这种情况,只能说是富通钱庄经营不善。”


    在场的人直接傻眼了。


    李世民也没想到,李承乾甩锅甩的这么干净。


    可眼下长安城如此之乱,肯定要解决。


    眼前四人都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李世民只能深吸一口气道:“那你说说,有何办法能够快速解决此事,长安城如此混乱下去,定搅的民不聊生。”


    其实李世民恐怕已经想到了。


    李承乾也想到了。


    这是五姓七望出的一招。


    那便是搅乱长安城,逼得李世民这个皇帝不安生,出面解决此事。


    李承乾佯装事态紧急,皱眉思索的样子。


    看着几人也是紧张了起来。


    “太子殿下。”房玄龄第一个站出来拱手道:“目前长安城108坊,每处都有富通钱庄要债之人,已经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


    “钱庄的构想是太子殿下想出来的,肯定有解决之法。如若太子殿下无解决之法,朝廷只能下令封停钱庄,这样能快速的平息此事。”


    这话,他也和李世民说过。


    可李世民没回应。


    如今再提,李世民依旧没有回应,完全将压力给到了李承乾。


    李承乾翻了一个白眼,这老头坏得很。


    竟然威胁他这个十岁的娃娃。


    对着房玄龄一拱手,李承乾直接回怼道:“既然刑国公如此做,那么自然有办法解决百姓存在钱庄的银钱。”


    “富通钱庄眼下要兑付给百姓的银钱缺口因在一千万贯左右,不知刑国公这一千万贯由谁来出?”


    “这……”房玄龄瞬间语塞了。


    他也只是想逼一下太子,不料太子不上套。


    这个办法房玄龄自然知道行不通。


    关了钱庄,总要磨平账目。不磨平项目,恐怕百姓要闹起来。


    一个李承乾不认识的官员瞬间站出来,拱手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国库一百万贯都拿不出来,更加别说千万贯了。”


    李世民抿着唇,挥挥手:“戴胄,你不必一惊一乍的,此事朕清楚。”


    有些头疼。


    一谈到钱,户部的人总会跳出来哭穷。


    李承乾也是意外的看了眼戴胄,没想到这人便是未来的大理寺卿。


    自从民部改名户部以后,戴胄便做了户部尚书。


    要到贞观六年以后才会调任大理寺卿的位置上。


    “谢陛下。”戴胄紧张的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感觉这一千万贯压在户部,会要了他命一般。


    李世民没好气的看了眼李承乾:“太子,有个解决办法便说出来,不必藏着掖着了。如没有太好的办法,朕只能按照刑国公所言,封了钱庄,给百姓一个交代。”


    闻言,李承乾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没想到李世民也如此说。


    抿了抿唇,李承乾这才拱手道:“父皇,法子是有,就看父皇和大臣们想要哪种结果了。”


    哪种结果?


    瞬间在场之人均对视一眼,不理解李承乾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也不卖关子,直接了当的说道:“首先,那便是富通钱庄还要不要存在下去。”


    “身为钱庄,一味只想着利益,不考虑实际情况,导致了今日挤兑的发生。哪怕外面谣言满天飞,钱庄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这是很危险的。”


    “百姓将毕生积蓄交与钱庄,那是对朝廷的信任,对钱庄的信任,而没有抗风险能力的钱庄是在辜负百姓的信任,更是在挑战朝廷的权威。”


    “故而,儿臣今日还请父皇在商律之中增加一条,想开钱庄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地方衙门无权审批这种金融性的场所。批复标准,那便是开钱庄的东家有没有实力。列入钱庄给朝廷一百万贯的担保金,钱庄便能吸纳储户不得超过一千万贯的银钱。”


    “没有足够的保证金,钱庄出事就要朝廷为百姓负责,朝廷不是冤大头,不是世家商贾的敛财工具,还请父皇应允。”


    一番道理说下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三个大唐个顶个的聪明人纷纷颔首。


    至于戴胄也是两眼放光。


    一百万贯的押金,那是不是可以说,这钱进入户部。紧急的时候,调拨不出银钱,可以暂时挪用,来年税收上来可以补上?


    这就不需要户部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去酬了?


    如此想着,戴胄连忙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此法甚好,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一行都有规矩。从前商贾默认这些规矩,朝廷便可将这些规矩写进律法当中。”


    “臣附议。”


    房玄龄和杜如晦短暂的对视一眼后,也就同意了。


    觉得用律法约束,是最好的。


    魏征却站出来问道:“太子殿下,这一百万贯押金,可吸纳一千万贯,要是钱庄出事,剩下的九百万贯又该如何?”


    这个问题,让李世民和其余三人都期待的看向了李承乾。


    对呀,还有九百万贯呢?


    李承乾轻声一笑:“那自然是朝廷和东家商议着来。能拿出一百万贯,肯定家产丰厚。至于实在还不起,那只能清算资产。有朝廷户部牵头,让东家破产,所有债务归朝廷所有,朝廷支付剩余储户之存银。”


    “另外钱庄背后的东家恶意经营钱庄,严重的判刑无期,轻则判刑三年。全家不得高消费,禁止出入酒楼等地。”


    嘶!


    这都什么跟什么?


    家产充公,判刑也就算了。


    全家酒楼都不能去?


    这算什么?


    李承乾笑了笑:“这叫限制高消费,直到还清身上的债务为止。”


    一时间,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都觉得有些道理。


    没钱了还去酒楼吃喝,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欺瞒朝廷,欺瞒百姓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