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打仗的时候最忌讳的有多个决策者

作品:《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

    【我们作为后来人,这已经不是史可法一人之力所能扭转的乾坤了。】


    【在反观南明的投降派,背弃国家的汉奸,当然人人得而诛之。 】


    【在仔细阅读南明,我们就会发现,怎么好像但凡有点能力和作为的人,大部分都成为了满清的汉八旗。】


    【而且恰恰就是这些投降派,打南明自己人打的最厉害。】


    【为满清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为何本应该是复国火种的这些明朝能臣,却成为了刺向南明最锋利的一把利剑呢?】


    ……


    啪——


    朱棣一拍桌子,大声怒吼道:“朕草,朕也想知道。”


    “难道那个时候的皇权,已经弱到连命令都发不出去的程度了吗?”


    作为明朝开创盛世的帝王,朱棣根本想象不到,这个皇帝在没有权力之后,这个国家将会变得多么可怕。


    而这条视频上所说的所有事情,好像就是因为朝廷一直在内斗,


    导致有心报国的人被排斥在外,投降派一个个伸着脖子等待满清给自己最后一刀。


    硬生生的把这些报国之士排挤出权力中心,导致报国无门。


    为求活命,只能跑到对面。


    如此一来,


    每当攻破城池之后,穷人见面分外眼红,那杀起人来可不就是没底线了吗?


    说到底。


    能怪他们吗?


    ……


    【明朝投降派里最有名的,最有能力杀南明杀的最厉害的绝对是洪承畴了。】


    【在明朝他是五省总督,崇祯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把李自成的农民军打的四处逃窜。】


    【被视为明朝打败满清的希望,到了清朝这边之后,他又是殚精竭虑,出谋划策,黄太极死后,是他立足进取中原,打到江南之时,


    是他杀害大量抗清人士,清军受到障碍是他出面靠自己的威望,劝下了郑芝龙、孙可望等一众将领。】


    【在满清被农民军挫了锐气,开始犹豫要不要和南明讲和的时候,


    也是他主张一定要打到底。】


    【不要为一时的实力而放弃,如此有判断,有能力,有威信的人。


    明朝怎么就留不住呢?】


    【因为他被遍地的猪队友,硬生生逼得看清了现实。


    想象一下,你是明朝主帅,其实无论是军备粮草,还是兵马人数,你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因为在人家的主场,你没法很快的制胜。】


    【那只要慢慢磨,摸清了对方的路数,也不是没有赢的机会。】


    【但前线的接连败仗,已经足以让你焦头烂额了。


    结果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陛下,三天一小催,五天一大喊,让你赶紧打决战。】


    【别再烧他的银子了,那些和你同朝为官的文人们,


    没想着怎么逼你赶紧决战。】


    【并从这场战斗中,捞点儿功绩,点缀自己的乌纱帽。】


    【很自然的,这一仗败的很惨,你被困在山上几个月之后,


    被对方俘虏了。】


    【他们特意为你打扫好了住处,把饿成皮包骨头的你接出来。


    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来劝你。】


    【对方的皇帝,亲自为你披上了自己的貂裘。】


    【这一刻你终于清醒的认识到,这场失败或许早就注定了。


    或许眼前发生的一切,才是天命所归。】


    【此刻的你会选择变节吗?】


    【……】


    ……


    “他变了,如果是朕,朕也变了。”


    朱棣捶了捶面前的案几,叹了一口气。


    “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把军权给了别人。


    那就要绝对信任这个将军。”


    “如果有人在大明生死存亡之际,还要对军事部署指手画脚。


    那么……必败而已。”


    朱棣一生五次亲征漠北,对于战争部署熟悉的很。


    一旦开战。


    军队里就只能有一个说话算数的。


    否则!


    政令不通。


    军队疲于应付各种指令,人心涣散,此仗必败。


    而洪承畴是一员大将,自然对战场形势熟悉的很。


    那个时候,天下本就已经大乱,就连农民军为了民族大义都在吊砖枪口对付满清。


    那就说明,满清的实力很强。


    如果双方能形成拉锯战,最后对峙起来,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局面。


    在新局面之下,必定可以寻得破敌良策。


    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


    怪不得刚才在天幕上的弹幕中,朱棣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网友们说他每当看到南明史,就会气的咬牙切齿。


    所有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定义南明的地位。


    从来都没有把大明朝的存亡当成是己任。


    只有洪承畴是,可惜还被这些文官集团给卖了。


    ……


    【说完南明这边,我们再来看看满清,这个最终的赢家。】


    【他们真的是投降派眼里的天命所归吗?】


    【诚然,南明没有的东西,好像满勤这边都具备。】


    【而且还做的非常好。】


    【南明的死战派目光短浅,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


    丝毫不关心自己做出的决定,对后世产生怎样的影响。】


    【满清是步步为营,长远战略才是他们制胜的关键。】


    【南明的投降派源于内斗严重,看重自身利益的人。


    就容易产生变节。】


    【满清则是君臣一心,内部极其和谐稳定。】


    【最重要的是,满清吸纳了汉人的地主阶级。


    对当时的民族矛盾之上,加了一层阶级矛盾。】


    【致使南明复国更加困难。】


    【入关之后,满清就没有着急接着打,直接和汉族士绅交好,官话看重权势,满清就让明朝的官员继续在满清做官。】


    【地主看重利益,满清就让地主继续拥有土地。】


    【文人看重礼节,满清就厚葬崇祯,不仅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认可,


    甚至还让南明的官员,产生了和平共处的想法。】


    【但满清绝不是很多影视剧,甚至某些专家学者塑造的那种虚心、谦卑的形象。】


    【被吸纳的也仅仅只有地主阶级罢了。】


    【官员,地主和文人,对他们来说是奴,普通百姓在他们眼里,这是彻底的异族。】


    【要征服、必先屠杀】


    喜欢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请大家收藏:()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