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现在网络上有人污名化于谦?

作品:《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

    【对于现在网络上有人污名化于谦于少保主意怎么看呢?】


    ……


    看到这个标题出现,了解于谦的古人们恨不得上去把天幕给撕了。


    后世之人真的是吃饱了闲的没事儿干,于少保一生所图之事,不就是为了大明社稷江山永存吗?


    为什么还要黑他呢?


    他对大明社稷好,对老百姓也好,而且,在也先杀过来的时候,策动了京城保卫战。


    硬生生的把京城给保了下来。


    就这件事情,足够他成为英雄了。


    谁知道瓦剌留学生朱祁镇跟瓦剌也先是不是承诺了什么?


    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唐肃宗借兵回纥掠夺洛阳之事可还历历在目呢。


    假如我当时,于谦放弃抵抗,也先进入京城之后,


    会不会也如回纥一样,在京城内大肆搜掠三天呢?


    ……


    【于谦是公认的功盖千秋的民族英雄,都有人黑。


    而且是毫无逻辑的硬黑。】


    【伴随着的是朱祁镇这种垃圾货色,居然还在硬洗。


    这个说法不仅大行其道,而且簇拥者也有不少。】


    【这就让我想起了以前段时间,各种各样的那些挑起民族矛盾制造对立的话题。】


    【这些人为了博眼球,博流量真的是什么都敢说。】


    【大概在他们的价值观中是永远无法理解于少保这种真正的心中只有家国情怀,只有民族大义,不屑于参与权力斗争,一心只忠于国家的境界。】


    ……


    朱祁镇二次夺门之后,杀了于谦,这件事现在还没平息呢。


    就看到天幕上有人骂他是垃圾货色。


    气的他在皇宫里直跳脚。


    但是又对天幕无可奈何。


    到了现在。


    他也知道,天幕是通过一种光学现象,投射在天空当中的。


    而且。


    天幕上的人,就是距离他们几百年之后的后人。


    他们在读完这段历史之后,给出了自己中肯的评价。


    “难道,朕真有他们说的那么不堪吗?”


    所有人:“有,你有!”


    ……


    【在过去的封建王朝时代里,从不存在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那必然是存在的,而且也不在少数,


    这就是阴谋论,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


    【但是策划一场阴谋,他起码得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得有一个明确的受益方,


    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的阴谋。】


    【于谦是文官集团的代言人,在幕后操作着这一切。】


    【然后之所以拥立朱祁钰,那是因为朱祁钰好控制。】


    【朱祁钰基本上就是一个傀儡,至此,以于谦为首的一众文官开始掌权,景泰一场。一朝,于谦是不是权倾朝野了?】


    【所以朱祁镇就是被这帮文官给害了,瓦拉也先当年来勤王的,朱祁镇才能活下来,并且还要给他立庙,】


    【就这些言论而言,简直是不敢恭维,而且逻辑漏洞百出,到最后都不能自圆其说了。】


    ……


    还真有这种事儿?


    听完刚才天幕上奇怪的论调,就连清朝修明史的翰林们都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我靠!


    比我们这帮老家伙也还能黑啊!


    我们之所以修史修的慢,就是在想如何写这段历史,才能最大可能的黑一黑明朝。


    现在看来不用了。


    不管怎么写,后人们总有自己的想法。


    就连于谦于少保这种人,他们都敢拉出来质疑。


    还有什么东西是他们不敢质疑的呢?


    那我们现在处心积虑的黑明朝,还有何意义呢?


    后人们自己会黑的。


    ……


    【那咱们先说说这个土木堡之变,如果是阴谋的话,朱祁镇要求御驾亲征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极力的劝阻?


    直接同意上去不就好了吗?】


    【实在劝不动了,又不放心,还跟着一起去。


    这不是自己刨坑把自己埋了吗?】


    【当时的内阁首辅也跟着去,最后在临死前,他还劝英宗皇帝跟王振退兵。


    并说臣子死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说完就死了。】


    【同样死的文官,也有很多,如果说这事儿是文官的阴谋,


    那这已经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这是杀敌一千,自损两千啊。


    顺带还把自个老大给献祭了。】


    【就这气度,那大家就都应该佩服。】


    【事实上朱祁镇之所以要御驾亲征,就是在大太监王振的蛊惑之下,在一众勋贵武将的藐视之下,


    在朱祁镇心中,瓦剌这帮人,根本不算什么。】


    【自己的先祖们一个一个的都去打过,那我要是不去,是不是差点意思?】


    【但是朱祁镇这个人真的就是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公子哥。】


    【正统年间的前几场战争胜利,说真的,和他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


    【而且整个御驾亲征的过程,朱祁镇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就听王振的。】


    【王振这个大太监他完全不懂军事啊,带着大军就如同过家家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


    【最后到了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里的土木堡,


    然后人家就停下来了。】


    【原因居然是王振,还有1000多辆装着东西的车还没有到。


    要在这儿等车来了再一块儿走。】


    【这个过程任你谁劝说那都没有用,这才是造成最后悲剧的根本原因。】


    ……


    唉!


    真是悲哀呀!


    天幕下封建大家长以及老百姓们看到这里,总算是知道了前边说朱祁镇是大明战神的根本原因了。


    就是在调侃他。


    老朱现在看着天幕气的脸都绿了。


    早就想知道为什么后人们为什么把朱祁镇称作是大明战神的原因。


    原来在这儿呢。


    而且!


    土木堡之变这几个字,以前在天幕上好像也出现过。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早就说内臣、外戚不得干政,这孙子把这几句话忘得一干二净。


    果然是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


    不过话又说回来。


    对于朱祁镇只听王振话这件事情,事实上也情有可原。


    因为从他小时候开始,王振就一直陪在他身边。


    可以说整个皇宫之内,王振就是他最信任的人。


    其他大臣,哪怕是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


    那也只是对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皇帝而言,他们是陌生的。


    每个人的人性里,总有防守的一面,也总有对人敞开的一面。


    而朱祁镇对大臣们的姿态就是防守,对王振的姿态就是敞开。


    是他绝对信任的人。


    如果王振是一个军事奇才则罢,可是他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草包。


    喜欢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请大家收藏:()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