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为什么穷人乍富,比富人更无情?

作品:《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我说的是为何穷人乍富,比富人更无情?】


    大秦位面。


    嬴政转身看向一旁的李斯,沉声问道:“是这样吗?”


    李斯也是一头雾水。


    他挠了挠头,回答道:“陛下,这已经牵扯到了人性的问题。


    臣愚钝,参透不了其中的奥秘。”


    嬴政闻言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此刻!


    他的目光从其他大臣身上扫过去,想问一问他们关于人性的东西。


    却发现,众大臣像课堂上的学生,都是低着头,害怕被点名。


    叹息了一声。


    就把目光对准了天幕。


    ……


    三国位面。


    曹操冷笑一声。


    对身边人说道:“穷人以前没有那么多钱,突然有了财富。


    腰杆子硬起来了。


    立马就会想到以前有些人对他冷嘲热讽。


    肯定要拿钱砸到那人的脸上啊?


    哈哈哈……孤说的对不对?”


    荀彧捋了捋胡子,笑道:“丞相言之有理。


    陡然而富的心态,必定是炸裂的,有些人还承受不了突然而来的财富。


    当场暴毙的也有。”


    曹操只经历过劫后余生,想想陡然而富那种情况应该跟这种情况差不多吧,也就没有继续深究。


    想看看天幕究竟是怎么说的。


    ……


    【为什么穷人乍富以后,往往比富人更加无情。】


    【因为越是没有享受过财富的人,越是把财富看的无比珍贵。


    越是不愿意跟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


    【通俗点说就是穷怕了。】


    【所以骨子里都带着护食的本能意识。】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华夏历史的开国皇帝群体中找到答案。】


    【凡是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对待共同创业的功臣一向都非常苛刻。】


    【如汉高祖和明太祖,尤其是明太祖,可以说真的完美体现了什么叫做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


    看到天幕说到了他。


    朱元璋瞪着眼珠子盯着天幕,看了老半天才幽幽的说了一句话。


    “妹子,咱真的是这样?”


    “不是因为那些功臣们蛮横骄纵,咱才砍了他们的头吗?”


    对于这一点。


    马秀英也对天幕的说法不是很认同。


    因为跟随老朱打下天下的骄兵悍将们,在获得相应地位之后,就骄横跋扈,一副大明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样子。


    这让已经登上九五高位的朱皇帝,如何能省心?


    如何能放心?


    更何况,像是蓝玉等人的年龄,都比较小。


    老朱去世之后他们正当年,老朱的后人继位,能不能压制住他们这些叔叔们,都很难说。


    所以!


    老朱作为九五之尊,杀掉他们,无可厚非。


    “重八。”


    “站在兄弟的角度而言,你做的确实有些过分。”


    “但是站在帝王的角度,站在千古基业的角度来说,你做的完全没毛病。”


    “他们那些人,我哪一个不了解?”


    “在你面前他们都不怵,那以后标儿能压得住他们吗?”


    朱元璋听到马皇后说的这些话之后,心情好了很多。


    他作为帝王来说,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


    马皇后说什么很重要。


    ……


    【华夏历朝历代的皇帝,不管是开国的还是亡国的。


    不管是仁君、暴君、还是明君、昏君,你都找不到一个对待手下开国功臣,比洪武皇帝更残忍的人了。】


    【他几乎把功臣集团的所有人,都当成贼寇和不死不休的仇敌来斩草除根。】


    【一点往日的情分都不讲,就算是刘邦,虽然也杀了韩信、英布、彭越,带队跟他在沛县一起起家的老哥们儿。


    却始终不忍下手。】


    【事实证明刘邦是对的,他死后吕雉乱政,没有萧何、曹参、周勃这帮沛县老兄弟力挽狂澜。


    恐怕汉室江山也要二而亡了。】


    ……


    刘邦看到这里撇撇嘴。


    “朕本来也没有打算对老兄弟们下手啊!


    这天幕怎么回事?


    就是要硬把我跟老兄弟们的感情打散吗?”


    “杀英布,杀彭越,杀韩信,不是因为他们造反吗?”


    “他们要是好好的,那朕杀他们干什么?”


    “切!”


    在前面的视频当中,他已经了解到明太祖之后,老四抢了他侄儿的皇位。


    要是老朱在朱标死之后没有对他那些老兄弟们下手。


    他朱棣敢起兵造反吗?


    目光短浅啊!


    ……


    【而明太祖他把跟自己一起打江山的老兄弟,差不多都杀绝了。】


    【30多位开国元勋,在她死之前还活着的,只剩下4个人。】


    【这也导致他指定的继承人建文帝无人可用。】


    【被燕王朱棣轻易就篡了位。】


    ……


    朱元璋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如果当时不是为了给朱允炆上位排除异己的话,老四朱棣也不敢起兵抢皇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现在!


    摆在老朱面前的好像是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不杀吧?


    好像朱永文压制不住他们,要是他们起兵造反,大明朝的皇位恐怕是要易主了。


    杀了的后果,他在天幕上已经看到了。


    就是老四朱棣起兵抢了朱允炆的皇位,再不济,大明江山还在姓朱的人手里。


    想到这里。


    他的眼中露出一抹凶光,没办法,咱们老兄弟们既然一起起兵造反,那咱走的时候,你们也得一起跟着咱。


    ……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一声,洪武皇帝杀功臣是害怕将来这些功臣造反。】


    【是为他的子孙后代考虑,我觉得完全站不住脚。】


    【且不说太子朱标在世时,已经是30多岁的中年人了。】


    【就是建文帝继位的时候,都20出头了。】


    【情况完全不能跟东汉末年那些儿皇帝相比。】


    【并且,明朝一建国,就恢复了自南北朝时期废弃的藩王分封制。


    大明一半的实力都掌握在朱姓藩王手中。】


    【这种情况下,有哪个大臣有那么大的能力,可以轻而易举的造了朱家的反呢?】


    【可能还有人认为明太祖杀这些功臣,是为天下百姓考虑。


    因为这些大臣都腐化了。】


    【他们鱼肉百姓已经成了国家的蛀虫,这一点我仍然不认同。】


    喜欢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请大家收藏:()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