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岳飞第四次从军!宗泽亡故第一次北伐夭折!

作品:《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

    “这黄潜善,眼看着人家宗泽在家门口跟金人拼命,居然死守不出,也特么的是个人才。”


    “还有这赵构,我也是服了,这调兵遣将,人岳飞打得好好的,他给调到了黄潜善下面,搞屁啊!”


    “大无语事件,要是这个时候把岳飞派上去,哪还有什么靖康之变啊!”


    “黄潜善就是个投降派你们不知道吗?后来南迁的建议就是他提出来的。”


    “哎?不对,我咋感觉赵构这个时候就有点不怀好意了啊,刚刚那个行军路线,也太迂回了吧?”


    “自信点,把感觉去了?这明明就是故意的好么?”


    “赵恒也是瞎了眼了,居然把兵马大元帅交到了赵构的手上。”


    “不然交给谁?交给别人他也一样不放心,要知道,宋朝可是武将建立的王朝,为了避免国家动荡,那可是相当重文轻武的。”


    “自作孽了啊,估计赵恒也没有想到,赵构会跟他玩这一手。”


    “我大概知道林凡为什么不带霍去病来看这一段了,这种层面的勾心斗角,比霍去病所面临的还要更深一层,这是皇权的归属问题,对霍去病来说有点超纲了,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你一说这个我就想起来霍去病没几年好活了啊,哎……本来如果有他在,汉朝的辉煌是可以延续的啊。”


    “别提了,想起李广利那恶心的玩意我就一肚子的火!真的是整整恶心了我两期节目啊。”


    “这就受不了啦?接下来还有让你恶心的呢!宋高宗赵构这帮人,可全都是一帮自私自利的人啊,第二期辛弃疾的时候,咱们就已经大致感受过了。”


    正说话间。


    屏幕中的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份。


    五月初一。


    康王赵构于应天府即位。


    史称宋高宗,改元建炎。


    此时的应天府,要啥啥没有。


    于是,赵构便采纳了黄潜善的建议,预备迁都。


    听闻这个消息。


    时年只有25岁的岳飞亲笔写下了一封谏言: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


    “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


    “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


    “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然而。


    回应他的,却是“小臣越职,非所宜言”这个八个字批语。


    不仅如此。


    他还被革除了军职以及军籍,并被逐出军营。


    三次从军。


    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离开。


    但岳飞却并没有就此放弃。


    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


    也就是同年八月。


    岳飞选择孤身渡河北上,来到了当时的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


    经过河北西路招抚使干办公事赵九龄推荐,会见了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张所。


    张所是个白脸壮汉,见到岳飞,顿时大感惊奇道:


    “天下居然还有尔等义士?屡挫屡战,竟第四次投军?”


    岳飞拱手拜见道:


    “为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不敢享受安逸,更不敢有丝毫退却!”


    张所闻言顿时点头赞许,接着问道:“可有武艺傍身?”


    岳飞当即取下账内弓箭,转身朝外,左右手各发一箭!


    两支箭失先后射出,却不分前后的同时命中百步外的一根桅杆。


    且因为射中同一处,巨大的冲击力甚至当场将这根手臂粗细的桅杆射断!


    “好箭法!”张所见状顿时一赞,接着又问道:


    “可曾习过兵法?擅长马战还是步战?”


    岳飞自信的笑道:“马战步战均十分娴熟,所读兵法以孙子吴子的为主。”


    “哈哈哈!好好好!”张所大笑点头,上前用力拍了拍岳飞的肩膀,然后对他说道:


    “你且在我帐前先待一段时日,我再考校你一番。”


    如此过了一段时日过后。


    张所破格提拔岳飞,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


    后又将他擢升为统领。


    最后又升统制。


    并分派他到名将王彦麾下听令。


    而此时的赵构正一边向金人乞和。


    一边开始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


    首先是主战派的宰相李纲被罢免。


    接着便是张所,被黄潜善告发,而遭贬谪,发配岭南。


    然后,死在了贬途之上。


    张所一死。


    之前被他派出去的王彦部队便成为了一支彻彻底底的孤军。


    王彦唯恐有失全军覆没,所以十分谨慎。


    但岳飞却有些坐不住了。


    直接就找上了王彦,气盛的道:


    “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


    说罢。


    岳飞便率领部下,不顾军令,冲出了军营,并且须臾之间便攻占新乡县。


    当时的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军是宋军主力。


    于是调集各路人马,向着新乡汇聚而来,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时的王、岳二人,麾下仅只有七千人。


    在被金军包围之后。


    为了不被全歼,只能硬着头皮突围。


    期间战事危机,还有数位裨将带兵而逃。


    岳飞也与王彦在抗金策略上的意见不同而选择了离开。


    随后。


    王彦转战几十里,入共城(今河南辉县)西山,并派遣心腹联络两河豪杰,结成联盟,共同抗金。


    此时的金人恼恨王彦阴魂不散,重金悬赏其首级。


    王彦为预防发生意外,只好在夜里经常换地方睡觉。


    其部下为他抗金的赤忱所感动,纷纷在面上刺下“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


    “八字军”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两河义军纷纷响应,傅选、孟德、焦文通等都来归附,队伍扩大到十几万人。


    而这边。


    岳飞则率领部下在太行山区一带转战。


    其间不仅多次袭击过往金军,而且生擒了金将拓跋耶乌,刺死了敌酋黑风大王。


    另一边。


    在李纲被罢相后,开封府留守宗泽,就成为了当时抗金的中心人物。


    此时。


    宋朝北方民间已经有大量百姓自发组成了抗金武装。


    宗泽派人联络并了这些人,时称百万之师。


    岳飞在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率领麾下将士从一线退下,南下东京开封府。


    再次拜访宗泽,愿归顺其统辖。


    宗泽爱惜岳飞才干,便没有惩罚岳飞的违纪行为,并把他留在营中听候差遣。


    建炎元年十二月


    金军再次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汜水关。


    宗泽派岳飞为踏白使,让他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


    岳飞超额完成任务。


    并在汜水关一带击败来犯金军。


    被任命为统领。


    不久提拔为统制。


    建炎二年(1128年)春


    金军分三路进击开封府。


    双方展开拉锯战。


    这一日。


    宗泽召见岳飞,并把一份军略图递到了岳飞手中:


    “尔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


    岳飞闻言,当即恭敬的回道:“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宗泽顿时点头评价道:


    “善!你能明白这一点,已是殊为不易!来日,必是一代名将!”


    岳飞谦虚的回道:“不如将军,将军坐镇东京,虽四面受敌,却仍有余裕,城中百姓甚至还能张灯结彩!此等壮举,飞不如也。”


    宗泽笑着摇头道:“我能如此轻松,不过是因为天气相助,故金人的攻势不够激烈罢了,待到天热,你且看着,金人必退。”


    岳飞认真的点了点头:“论对金人习性的了解,飞且有的学了。”


    宗泽顿时大笑的拍了拍岳飞的肩膀:“哈哈哈!你这小子!”


    许是为了印证宗泽的判断。


    四月以后,天气开始逐渐炎热,金军果然陆陆续续开始撤退。


    然而宗泽却没有就此松懈。


    而是直接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了北伐事宜。


    不久之后。


    王彦和当时五马山的首领马扩,来到东京。


    宗泽和王、马二人,以及当时的诸位义军首领,详细的商讨并制定了北伐计划。


    同年六月。


    宗泽上书恢复北方大计的奏章,共计二十四次。


    但却始终没有得到赵构的支持。


    本就已经年近古稀的宗泽,在无奈和焦灼的双重煎熬下。


    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


    临终前,他仍在那高呼着:


    “过河!过河!过河!”


    而这一幕,全都被站立一旁的岳飞看在了眼中。


    他死死的咬紧的牙关,纵使嘴角有鲜血涌出,也不曾松开。


    宗泽死后,杜充继任。


    置宗泽生前的计划于不顾。


    宋朝的第一次北伐。


    夭折。


    喜欢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请大家收藏:()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