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司马迁有问,四杰黯然,林凡解围

作品:《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

    “噗!这杨炯!”


    “我还以为他刚刚一副自告奋勇的样子,是要第一个来呢!”


    “这也太滑头了啊!”


    “哈哈哈,豆比青年欢乐多啊!”


    观众们被杨炯给逗乐了,而初唐四杰的其他三人却在此时陷入了沉思。


    随后,王勃便直接看向林凡道:“林生,有劳了。”


    林凡笑着咧嘴:“子安,请!”


    王勃点头,稍稍沉吟,随后便开口颂道: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听到第一句,林凡便愣住了。


    根据历史记载,这首诗是王勃回到长安后赠给友人的。


    却没想到原来是此刻作出。


    这一首可是千古名篇啊……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正感慨间,那边王勃已经念到了第二句,林凡不敢怠慢,赶忙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落笔。


    也是在这时,王勃念出了那两句后世闻名遐迩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诗颂完,在场的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一时之间,竟只剩下鸟叫虫鸣传来。


    好半晌,司马子长才率先开口赞道:


    “好一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简直意境高绝!”


    “好诗!好诗!如此意境,纵使是离别也已无须再伤感!”


    “好!好哇!”


    一旁的骆宾王也跟着摇头笑道:


    “王朝散郎,你这首诗一作,我等还如何开口啊。”


    “先生万勿再如此称呼学生。”王勃连忙拱手,接着更谦虚道:“至于区区拙,又作何足挂齿。”


    “子安此言谬矣!你这首诗若也算作拙作,那天下还有什么才能称得上是好诗?”卢照邻也跟着笑道,随后,他转头看向一旁如同被雷劈中一般的杨炯笑道:


    “令明,你说是吧?”


    杨炯回神,却依旧有些恍惚的道:“确如先生所说,《檄英王鸡》文如此华篇,这皇子修撰还是当得挺称职的。”


    听到他的话,在场众人顿时一愣,接着便哄堂大笑了起来。


    杨炯眨了眨眼睛,也不知道大家到底在笑啥,一脸的迷茫。


    还是司马子长看出了他的窘迫,开口询问道:


    “既然令明提起,我有一事好奇得紧,你们三位,难不成也能看出《檄英王鸡》当中,子安所要表达的深意?”


    骆宾王笑着回道:“先生问的,可是那皇室喜好斗鸡对百姓的影响?”


    卢照邻点头,而杨炯也跟着开口道:“先生有所不知,子安作诗,立意向来高绝,这在我大唐都是有名的,他岂会只作一篇普通檄文批斗英王,只要稍加琢磨,便能知其深意。”


    司马子长闻言,眉头顿时皱起,接着问道:


    “我观当今陛下也非那蠢钝愚昧之人,难不成他会不知?”


    听到这话,初唐四杰神情顿时一黯,一时无言,最后,还是王勃自己开口替李治辩解道:


    “陛下日理万机,一篇檄文如何会过多在意,纵使知晓,也应是有皇家的考量。”


    “考量?”司马子长顿时一声嗤笑,接着便怒骂道:


    “何种考量才会将子安这等有志之士贬谪?如此不思进取,有眼无珠,如何当得帝王?”


    见司马子长如此愤懑,说得又是这等大不敬之词,初唐四杰顿时齐齐低下了头,除却杨炯之外的三人眼中更是有阵阵黯然涌现。


    而司马子长却还在那感慨道:


    “身处盛世,一身才学却报国无门,这是何等的悲哀!”


    这话一说,就连最为散漫的杨炯也眼中露出了一抹深思。


    一旁的林凡见状,顿时出来打圆场道:


    “子长,你醉了,还是稍事休息,如今尚早,我这啊,正好有事要劳烦他们四个。”


    司马子长闻言,顿时晃了晃脑袋,看到四人脸上的神情,眼中露出一抹懊恼,接着便伏案趴了下来。


    林凡笑着对其他四人拱手道:“诸位,林某有一事相求。”


    卢照邻笑着抬起头来道:“林生,你说便是。”


    林凡点头道:“因时隔久远,所以四位的诗作,后世多有缺失,林某厚颜,想请四位看在今日这薄酒的份上,将你们以往所作诗篇誊写一份,赠予在下。”


    “这有何难?”骆宾王顿时朗声一笑,接着便仰起脖子喝了一大口酒,豪迈的道:


    “我等既然不能为大唐效死力,那便为后世留点佳句!”


    “如此,才不枉一身所学!才不算虚度了一生!”


    “取纸笔来!”


    林凡咧嘴一笑,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先生,请!话说回来,后世可是将先生的《咏鹅》当做孩童启蒙的必学篇章呢。”


    卢照邻来到骆宾王身旁,打趣的道:“对对对,这可是咱们骆临海七岁时作的呢!既然传于后世,那你便别写了!”


    骆宾王顿时老脸一红,咬着牙道:“要你管啊!我偏要把这首写下来!”


    为卢照邻也准备好文房四宝后,林凡看向了王勃和杨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勃点头笑笑,到林凡这边领了笔墨纸砚,走去了一旁,而杨炯则大眼瞪小眼的看着林凡问道:


    “林生,我感觉你在针对我。”


    林凡忍不住笑道:“令明何出此言啊?”


    杨炯有些不高兴的道:“我们四人,虽然被人并称为初唐四杰,但我的诗词却最少,如是临时所作,又恐污了后人眼睛,若是能给我一些时日,倒是能多作几首。”


    林凡点头道:“那我就晚点再来寻你一趟,如何?”


    “当真?”杨炯闻言,顿时就兴奋了,眼中冒出阵阵斗志,接着便拿过桌上的文房四宝,去一旁另找了一张石桌,在那书写了起来。


    原地,司马子长微微侧过头,看向林凡说道:


    “林生,多谢解围。”


    林凡摇了摇头:“子长所说,也是事实,只是他四人,也确实坎坷了一些。”


    “唉。”司马子长轻叹的道:“林生,我华夏可有鞭策帝王的典籍传世?”


    林凡笑着点头道:


    “有《春秋》、《尚书》,还有《太史公书》,以及后世的《资治通鉴》等,而这其中,又以《太史公书》为最,所谓观史四层,便是此书作者所提出。”


    “有便好……有便好啊……只可惜,那帝王家未必会通读,如此盛世,却有英才遗失,国之不幸,天下之不幸啊……”司马子长许是不胜酒力,一边感慨一边闭上了双眼。


    这一次,却是真的睡着了。


    林凡笑着取出一条毯子往他身上一盖。


    随后。


    便加快了时间流速。


    时间一晃,从早上,来到了傍晚。


    日头西斜,映照在汗流浃背的初唐四杰身上。


    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喜欢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请大家收藏:()书藏古今,我打造节目对话诸圣先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